高中物理有必要引入摩擦角概念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67716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衡问题中,我常会遇到共点力平衡求极值一类的问题,众多参考资料中介绍的方法大多为应用三角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若引入摩擦角的概念,可以很好地将多力平衡简化为三力汇交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简化极值的求解过程,避开了繁琐的数学三角函数公式,降低了对数学能力的要求,此处运用摩擦角的物理方法优于三角公式的应用.笔者在给学生介绍这种方法是这样引入的:
  摩擦角指的是:物体在受到摩擦力情况下,物体的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Ff=μFN,支持面的支持力FN的方向固定不变,我们将支持力与摩擦力合成为接触面对物体的作用力F(也叫全反力)(以下讲到的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或轨道对物体的作用力都为此力),则支持面的作用力F与支持力FN的方向成tan-1μ角(如图1所示),而这个角就称之为摩擦角.由摩擦公式:Ff=μFN,得μ=FfFN=tan,摩擦角=tan-1μ.
  摩擦力与支持面的支持力是成对出现的,引入摩擦角后,可以将这对力合成一个力,在物体的平衡态受力分析中很大程度上起到问题简化的效果.尤其是在物体在四个力作用下保持动态平衡的问题中,引入摩擦角后就可以简化成我们熟悉的三力平衡问题(如:三个力中有一个力确定,即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确定,这个力的大小和第三个力的大小、方向变化情况待定).
  例1一物体质量为m,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求拉力的最小值.
  解析本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根据平衡条件利用数学建模得到F=F(θ)后再求极值,另一种是引入全反力(摩擦角)化四力平衡为三力平衡根据矢量三角形直观快速地求解.
  方法一设当拉力F与斜面有成一定角度α时,拉力F最小.建立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x:Fcosα=mgsinθ f
  y:mgcosθ=Fsinα N
  f=μN
  解得F=μcosθ sinθcosα μsinαmg.
  若要使F最小,只要使cosα μsinα的值最大即可,
  cosα μsinα=1 μ2(11 μ2cosα μ1 μ2sinα).
  令sin=11 μ2,则cos=μ1 μ2,tan=1μ,
  cosα μsinα=1 μ2(sincosα cossinα)
  =1 μ2sin( α).
  当 α=π2时(其中=tan-11μ),cosα μsinα取最大值1 μ2.
  此时F最小值Fmin=μcosθ sinθ1 μ2mg.
  方法二(引入摩擦角)如图3所示,摩擦角=tan-1μ,由平衡条件,作力的矢量三角形,其中:竖直向下有向线段为重力,斜向左上方有向线段为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虚线有向线段为拉力.显然:当拉力F垂直于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时,拉力F最小,即
  Fmin=mgcos(θ )=sinθ μcosθ1 μ2mg.
  例2(2013年华约自主招生·3题)明理同学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力量较大,最多能提起m=50 kg的物体.一重物放置在倾角θ=15°的粗糙斜坡上,重物与斜坡间的摩擦因数为μ=33≈0.58.试求该同学向上拉动的重物质量M的最大值?
  解析该同学最大拉力由平衡条件得F=mg,(引入摩擦角)摩擦角=tan-1μ=30°,
  由平衡条件得作力的矢量三角形
  Mg=Fsin(θ )l,M=502 kg.
  例3如图5所示,MN、PQ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导轨,通电导体棒ab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已知导体棒质量m=1 kg,长l=2.0 m,通过的电流I=5.0 A,方向如图所示,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若使导体棒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要求轨道内所加与导体棒ab垂直的匀强磁场最小,则磁场的方向与轨道平面的夹角是(g=10 m/s2)
  A.30°B.45°C.60°D.90°
  解析(引入摩擦角)如图6所示的从b端看过去的平面图中,摩擦角=tan-1μ=30°,当导体棒受到安培力FA与轨道对ab的作用力垂直时最小,而磁场与安培力FA垂直,故磁场与导轨夹角θ=60°,选C.
  例4(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一模·9题)如图7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圆弧轨道ABC,竖直放置时A与圆心等高,B为最低点.现将一物块从A处无初速度释放,恰好能运动到C静止.下列方案中可能使物块返回到A点的是
  A.给物块一个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初速度
  B.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一段时间后再撤去
  C.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使物块缓慢回到A点
  D.用始终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力使物块缓慢回到A点
  解析此题对于正确答案A、D的判断相对容易,对于B选项可以考虑施加竖直向下的力等效于物体质量变大,也容易排除,而对于C选项的甑别若引入摩擦角,则容易找出力水平向左时物块在轨道上自锁的位置,如图8所示,物块在C点受力如图,摩擦角为θ,物块从A处无初速度释放,恰好能运动到C静止,物块受到全反力(轨道对物体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OC与竖直方向成θ.则当物块滑到左侧,当全反力(轨道对物体的作用力)水平向右时(即与F共线),物块无法再向上移动,故无法回到A点,选项C错误.
  以上几例中,对比两种方法,引入摩擦角显然要简单容易的多.因此,高中有必要掌握摩擦角的应用,尤其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三角函数公式时,此类问题已频繁出现,如果引入摩擦角用动态三角形的方法找出极值点,这样比用三角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对数学能力要求有所降低.
其他文献
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认知因素、情性因素两者的相互调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果.基于这种认识,本人尝试在物理课堂构造四环教学法,使各个方面在动态组合形式下具有高度和谐性,从而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1四环教学法的过程要实现四环导学,要求老师既要认真钻
山东省初中课改全面推行,处于物理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在推进新课改之际,物理教育观念该如何改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想学,乐学.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只有积极应对物理新课改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物理新课改的实施.1更新教育观念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要求物理教师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逐步适应去如何理解新教材、如
◆大写字母地盘  1.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2.国家、城市、乡镇、语言、某国人等专有名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如:  China中国Beijing 北京 English 英语Japanese 日本人  3.姓和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如:  Jim Green 吉姆格林 Liu Hua 刘华  4.表示称呼的首字母要大写。如:  Mr Smi
期刊
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现状: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物理课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可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没有标准的实验室,实验设施差,仪器陈旧老化,严重短缺,很多实验实验室都没有现成的器材,很多农村老师以没有足够的现成实验仪器为借口,使实验教学一而再,再而三的打了折扣.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潮的
●字母大家园  Ⅰ.奥运“入场式”  请按英语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列国家参加奥运会入场式的先后顺序。  FranceEngland JapanAmerica China  ItalyGermanyBrazilHolland Denmark  1.____ 2.____3.____4.____ 5.____   6.____ 7.____ 8.____ 9.____10.____  Ⅱ.排除异己  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79页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阐述是这样的: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教学中对这条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解是见仁见智,尤其是对于其中弹力做功的理解更是一头雾水,莫衷一是.本文拟从中学物理教师应有的高度相对系统地阐述一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解,并尝试打通力、电界限,以期对能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1为什么要在“系统内”考查
对于“同课异构”的概念大家已经较为熟识,即指同学科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系列教学活动.然而“课堂观察”这一概念,虽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但究竟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有哪些内容?该如何进行?可能了解的不多,笔者便是如此.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前,关于“课堂观察”只知道有许多课堂观察表,观察者们要在教师(被观察者)授课的过程中完成这些观察表,通过对观察表信
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能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评价标准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教学的课堂也就要求教师利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引导学生的思维尽可能的动起来,自主的发现问题,大胆的提出问题,快乐地探究问题,幸福的收获成果,取得进步.因此“高效
笔者认为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补充练习B组第四题的答案值得商榷.本题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给出具体物理情景,导致该题的答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现在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下:  原题某商场安装的智能化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顾客受到
时下谈论教育,有一个很有点击率的话题,即不少人认为:教师的讲已过时了.更有人在学习了“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先进教学经验后,深有感触,写就的论文甚至给物理“不同课型”的具体讲授作出了时间安排:如新授课讲多少时间,实验课讲多少时间(建议是“最好为0”),复习课多少时间……不知各位同仁作何解,笔者看了以后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关于以上观点,严育洪先生在其《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一书中曾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