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2016年3月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发生后上海市黄浦区儿童家长对疫苗的信任度和接种行为变化。方法于2016年4~6月通过上海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10家社区医院随机抽取2 100名家长,进行疫苗信任度和接种行为影响的匿名电话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997份,有效应答率为95.10%。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前后,家长对第一类疫苗的信任度分别为99.75%、97.80%(χ2=31.43,P<0.001);对第二类疫苗的信任度分别为98.80%、65.00%(χ2=769.48,P<0.001);认为第二类疫苗安全的比例分别为56.69%、38.76%(χ2=141.45,P<0.001)。案件发生后家长对第二类疫苗会为儿童按时接种、暂不接种、不接种、犹豫不定的比例分别为61.84%、11.62%、2.75%、23.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儿童年龄越小,家长对疫苗的信任度越低。2016年4~6月黄浦区第二类疫苗总接种剂次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2.86%。结论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导致儿童家长对疫苗的信任度下降,对第二类疫苗不愿意接种或接种犹豫。需及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疫苗信任度和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