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渗透途径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儿童写作,儿童写作应该定位在儿童的本位文学上,儿童的童真应该成为儿童写作的内在心理模式,想象力、创造力应该是儿童的重要追求目标。因此,应该培养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好习惯,从而为儿童今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儿童文学 渗透途径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阅读、儿童创作以及规范在儿童所能够理解的范围内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一直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在儿童发展的各种阶段中特别是小学阶段,能够发挥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性,逐渐成为儿童在写作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儿童时期的写作能力重点在于激发儿童写作的欲望与创造,使儿童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培养儿童阅读与积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从而更能表述儿童自己的真实感受,形成最终的写作目的。
  一、传统写作缺失以及对儿童写作的影响
  传统写作对儿童写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一,对儿童知识的灌输,轻视儿童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以写作知识为纲,看重系统性、逻辑性,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儿童内心思想活动与思维想象模式;其二,教师看中的是外在训练,轻视心理素质培养。在以往的教学手法是教师授课为主,依照不同的描述对象、文体类型与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进行教学。这种训练方式,对于以往写作模式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儿童的思维敏捷性、创造性与灵活性的写作活动而言,是注重外表忽视了儿童的内在心理素质,这种教学方式是存在缺陷的。
  二、儿童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通过阅读儿童文学提升写作
  儿童文学的开放与利用,对于提高儿童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儿童阅读儿童文学可以激发儿童用自身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在儿童写作指导中,如果只是以书本到书本,或者是以观察论观察,往往在写作上没有很高的进步。然而,将儿童文学引入到儿童写作教学中,激发儿童以自身的目光看待生活,那写作效果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稻草人》时,就怀着一颗童真的心,以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儿童的耳朵去聆听,以儿童的内心去体会生活,使童话梦想变为现实,从而勇于让儿童从梦想走向现实的生活来。鲁迅先生赞扬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是给我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这条道路也就是现实主义道路。然而,在阅读儿童文学中可以激发儿童写作的良好兴趣与写作基础,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好习惯,从而为儿童今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儿童写作能力
  知识积累是提高儿童写作的重要途径,然而,知识的由来是通过阅读与自身的所见所闻形成的,在儿童阅读儿童文学时不断的积累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改造以及重新整理,从而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写出儿童自身的想法以及对周边事物的见解。儿童脑中储存的经验、表象知识越多,就更容易产生想象空间,这对于儿童写作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儿童写作指导上,应该重视扩大儿童知识的范围、积累表象,为想象力的形成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儿童在写作上的能力。
  三、写作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渗透途径
  (一)提升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文学精神是人文情怀与创新精神,在儿童写作改革中应该着重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想象力在儿童写作中是很重要的。以儿童的角度来审视儿童写作,儿童写作应该定位在儿童的本位文学上,儿童的童真应该成为儿童写作的内在心理模式,想象力、创造力应该是儿童的重要追求目标。在儿童写作教学改革中,应该渗透儿童文学,使儿童写作回归有话可说、有情可写,从而使儿童真正的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二)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儿童写作能力
  对于儿童来说,从小培养儿童写作能力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帮助作用。教师应着重的培养儿童写作能力,其一,写作目的是表述儿童内心真实的感受,才能有话可写,教师应帮助儿童提高儿童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应培养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好习惯,知识的由来是通过阅读与自身的所见所闻形成的,在儿童阅读儿童文学时不断积累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改造以及重新整理,从而提升儿童的写作能力;其二,教师应培养儿童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写短小的日记,记录一天中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可以写更具深意的文章。
  (三)培养儿童阅读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写作教学意义非常重大,儿童的文学是艺术形式化的审美方式与优化儿童精神生命世界,形成人与人的内在形式上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审美观,来塑造儿童内在的基础性格。儿童文学能够弥补以往写作上的缺失,在课堂的理论知识引导下,树立起儿童写作改革的旗帜。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时,能够使儿童更加善良,强化儿童的审美意识,能够使儿童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写出来的作品更具有一定的灵性,能够增强儿童语言的构造能力,使儿童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更加与众不同。
  【結 语】
  综上所述,合理地开发儿童写作与儿童文学的资源运用,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就应该了解以往的儿童写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写作具有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儿童文学培养儿童写作教学。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好习惯,从而为儿童今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国.基于儿童文学的小学写作资源开发与利用【J】.教育导刊,2014(10)
  【2】赵月.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1)
  【3】谭旭东.论儿童文学的难度写作与独创意识【J】.南方文坛,2007(01)
其他文献
<正>在"研训教一体化"理念中,研究、培训、教学三者是在核心主题下各显功能而又相互关联的结构化整体。如何确立富有意义的教研主题,通过观察、分析、尝试、总结等多种手段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
幼儿求助事件是幼儿在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或是因为从众依赖而向他人发出的一种行为表现活动。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是幼儿求助的主要对象之一,教师不同的回应行为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所以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区别于西方绘画,和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艺术是文化思想的反应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着中国艺术,其中
解雇制度是世界各国劳动法最为重要的内容。解雇制度的不断发展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影响到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于解雇制度的研究与完善成为各个国家劳动立法的重要环节。我国劳动法在立法角度倾向于对劳动者的保护,具体到解雇制度中体现为对劳动者遭遇解雇后的救济以及对用人单位解雇权行使的限制,但由于立法规定的不完整和配套救济措施的不合理导致这种保护无法得到实际有效地执行,诸多问题和矛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有些时候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提倡教师间的合作无论对其个人进步还是学校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