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遗传物质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端螺旋体可引起人、兽共患疾病——钩端螺旋体病,其基本结构由圆柱形菌体、鞭毛和外膜组成。经血清型分类法将该体分为24个血清群2印多种血清型。该体由大、小两个染色体组成,基因组共约5000kb,推测含4768个基因。结构基因编码的鞭毛蛋白、溶血素、脂蛋白、脂多糖等可作为毒力因子,在钩端螺旋体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Leptospira can cause human and animal comorbid diseases - leptospirosi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ylindrical bacteria, flagella and adventitia. The serotype classification of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24 serogroups 2 printed a variety of serotypes. The body consists of large and small two chromosomes, the genome of about 5000kb, presumably contains 4768 genes. Structural genes encoding flagellin, hemolysin, lipoprotein, lipopolysaccharide and other virulence factors can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pathogenicity of Leptospira.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T1、T2、 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原发肿瘤位置、年龄、病理等,分析了276例临床T1、T2 N0M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意义.结果 临床T1 N0M0.腋淋巴结转移率低于T2 N0M0乳腺癌患者(P=0.027),乳腺中央区与外下象限乳腺癌发生腋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肿瘤(P=0.004);乳腺外侧象限肿瘤腋窝下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具有较高致残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病理改变为慢性炎症、增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的诊断、治疗和愈后.方法 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大兴区人民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995年6月~2006年6月共12例OBC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OBC共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2.7岁,均单侧发病,绝经前4例,绝经后8例;左侧病变1O例,右侧病变2例,占同期诊治各型乳腺癌患者0.5%(12/2385);12例
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现主要介绍神经肌肉电刺激在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讨论各种经皮和肌内刺激方法在临床上的功效 ,并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对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分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期刊
通过对学前教育师资的人数、学历水平、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及各级各类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现状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学前教育师资供需存在的问题,从两个不同层面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