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言传,树人不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有效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施课改过程中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认为以下两方面是比较可行的。
  一、正人先正己,增强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成语“爱屋及乌”即是此意。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呢?
  1.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平等宽松的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性,先要认真地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对直爽开朗、不拘小节、课堂上大胆发言的同学,我们要着力表扬,当然也要明白无误地点出他(她)存在的问题;对倔强刚毅、勇于吃苦、喜欢质疑的同学,尤其需要多加鼓励,从而树立良好的学风;对脸皮薄、沉默寡言、自信心不足的同学,一定要点拨精当,不能因答错一题而横加指责,要找出其身上的闪光点,让其确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自负傲慢、不求甚解、夸夸其谈的学生,要在承认其“勇气可嘉”的同时,抓住其不足之处,着力剖析,以不可置疑的事实让其知道“人外有人,学无止境”的道理,从而使其确立更高的目标……
  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爱护学生:当学生的作文中流露出对家庭亲情的渴求时,老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了解其家庭的变故;当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时,老师要尽力给予必要的帮助,并鼓励他……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主要需要“爱与受尊重的需要”满足以后,人就会迸发出强劲的动力去自我实现,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实力、能力等,就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当教师的爱心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时,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尊重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激发起求知欲和上进心,就会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就会按照老师的“旨意”去思考、生活,教学效果也必定会事半功倍。
  2.燃烧自己的激情热情真情,架接情感交流的桥梁。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的激情能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个情感丰富的教师,他与学生的亲和力就强。对此我有切身体会,曾几次在讲台上,讲到动情处,泪水夺眶而出,全班同学一阵寂然,平时在他们眼中坚强到近乎冷血的我竟然还有柔情似水的一面,真情的流露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无情未必真豪杰,我始终坚信:如果一个教师对生活、对事业、对学生充满热爱,他就会用自己的热情、激情、真情撞击学生的心灵,就会以一颗真诚之心、细致之心、平和之心、忍耐之心对待学生,就会转变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偏激失信的态度,努力克服讽刺、蔑视、挖苦、抱怨、打击和不讲平等、不讲民主等有损教师人格魅力的不良言行。
  3.塑造师表品格和综合素质,做到学高身正铸师魂。
  教师的人格魅力要有高尚的师表品格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作底蕴。高尚的师德品格包涵无私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严谨的生活作风、熟练的教育技巧。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一定要率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能随便旷课,要有集体主义精神,我本人绝不因私事旷课,我十几年如一日,全身心扑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师魂”。
  二、发挥学科优势,灵活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选用的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其内容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影响涵盖了思想品德、理想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多个方面。因此,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那么,教学中通过哪些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1.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中。
  在组织教学、新课导入、诵读指导、引入高潮、结束课文等教学环节上适时插播相关影音剪辑资料,吸引和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净化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于潜移默化之中。我在教授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时,利用课前先播放流行歌曲林俊杰的《曹操》,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一曲终了,恰好上课。这时,我再用歌词导入新课: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国英雄曹操的代表作《短歌行》。学习新课前,我们先弄清一个问题:曹操是一位英雄吗?
  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接着我指出,评价曹操要把历史上的曹操和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区别开来,曹操自己的作品是了解其人的较为可信的资料。如此导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价人物,帮助学生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正确的英雄观。
  2.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环节。高考《考试说明》在作文的“基础等级”中有一条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可见文章的思想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思想内容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不同的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当然,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化,要使作文思想健康,就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
  多年来,我针对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提供了一些作文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并使他们从中受到应有的教益。如就学生自立意识差的实际,我拟了这样一则材料:清朝著名诗人,书画家郑板桥临终前让儿子给他蒸馒头吃,等儿子通过向人请教蒸好馒头端到他床前时,他已咽气了。他给儿子留下了这样几句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算不上是好汉。”由此让学生受到应有的自立教育。同时作文批改与讲评很重要,需要语文教师好好探究,这也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一个广大天地。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熏陶。
  除了课内教材的传授外,高中语文教学还涉及课外阅读。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很难想象没有阅读学生能学好语文。教师应尽量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提供优秀的课外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
  具體到我个人,我是一直紧抓摘抄的,每周规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三张摘抄,摘抄内容适当作要求,如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摘抄正面积极向上的事例。通过检查学生的摘抄本,我发现了许多好例子。如:“给我们自己加满‘水’,使我们负重,这样才不会跌倒”,强调了人生的责任感;“夏衍的临终遗言”,表现出“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一个给珍珠剔除斑点的人”让学生们学会“宽容与珍惜”,等等。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对高中生实施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老师如果具有较大的人格魅力,自然就会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再加上语文学科本身的优势,配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渗透教育,学生自然就会“信其道,仿其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在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我认为树人其实也不难。
其他文献
春,阳光明媚,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绚丽多姿。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交替,我们迎来了春天,迎来了苏教版语文一下的一组与“春天”有关的课文。其实,春天是最平常的,就是这最平常的春天,在苏教版的语文书中,它的价值在哪里?对于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教?这些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对“春天”价值的认识  (一)各年段的“春天”  在苏教版的课本中,低、中、高年段都安排着与“春天”有关的课文。低年段有《春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初中的体育课上,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孩子的身体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转变体育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合作中激活思维和心智,从根本上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对老师的基本
摘 要: 自1999年扩招以来,国内综合性大学办艺术类专业的热情不断高涨,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比例也不断提高。由于艺术类学费的高昂,导致艺术类学生欠费问题尤其突出。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大学生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欠费问题呈现特殊性。本文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的欠费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以期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艺术类学生
摘 要: 本文以目的规律和目的考察理论为基础,结合三个平面理论及其“语用→语义→语法”的逻辑顺序,对争议最大的连动句肯定方认为最典型的四句连动句,进行析句目的实现程度的考察,结果表明:四句所谓最典型的“取消不了”的连动句,其实全都属于由偏正式短语作谓语的主谓句。连动句的析句方法则往往导致对句子原意的曲解和误解,妨碍了语意的正确理解和正确表达,明显违背语用语义实践的客观事实,与“有益于帮助正确理解和
摘 要: 江苏省南通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的试点地区。历史学科的中考改革是南通市中考改革的缩影,虽然从列为中考科目至今只有六年,有争议、有缺憾,但渐趋成熟。中考还将继续,课改也将继续,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让历史中考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  关键词: 历史学科 中考 课改  中考是初中阶段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赏析出色词句,理解文本内容。想象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练习培养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以文本为依据,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再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种方法。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想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研究中职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贯彻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文章阐述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观察生活为基础,把阅读、写作、评改相结合”这一套作文教学方法,并阐述了具体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 中职作文教学 积累 阅读 写作 评改    语文教学就是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它们之间既各有其专门训练,又互
摘 要: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本文从湘南学院药学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出发,就如何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 科研导师制 药学专业本科生 湖南学院 经验总结  1.药学专业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医药工业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殊行业。目前,虽然我
摘 要: 随着高考英语的改革,题材趋于开放性,不仅能反映出考生的语言水平,而且能反映其灵活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知识面广泛程度等。同时,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考生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努力使开放部分“熠熠生辉”。  关键词: 英语书面表达 高考范文 “开放部分”    英语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写一篇100词左右的书面材料,旨在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006年书面表达字数增加到12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更多的基础知识,而学生课堂获取或巩固基础知识的多少,对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基础知识 作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问题,是当前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我校实行“循环高效课堂模式”以来,我们在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