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 大型美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guang9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新中国公派青年美术家留学苏联60周年,中国美术馆于2013年3月1日隆重推出“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大型美术作品展,展览展出至3月28日。500多件美术作品汇聚一堂,600多件珍贵文献打开记忆——此次展览是20世纪50至60年代一代留苏美术家群体的第一次集中亮相,丰富的展览内容、新颖的展示设计为首都人民献上了这一席春天的视觉盛宴。
  共和国成立伊始,为发展美术事业,推动美术教育走向正规化,国家决定公派留学生赴苏联学习美术。从1953年到1961年,国家先后选派了7批品学兼优的美术留学生共33人。这些留学生分别是:第一批——李天祥、钱绍武、陈尊三、程永江;第二批——林岗、全山石、肖峰、齐牧东、周正、李春;第三批——罗工柳、邓澍、郭绍纲、徐明华、周本义、冀晓秋、王宝康、马运洪、李葆年、李玉兰(晨朋)、邵大箴、奚静之;第四批——伍必端、冯真、李骏、张华清、谭永泰;第五批——董祖诒、许志平;第六批——苏高礼、曹春生;第七批——王克庆、司徒兆光。这些留学生主要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油画、雕塑、舞台美术和美术史论专业。在留苏的那些日子里,一代青年学子与祖国共命运,肩负历史使命和事业重托,刻苦学习、认真研究、积极创作;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在自己的心底里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岁月。
  归国以后,这批艺术家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事业辛勤耕耘,成就卓著,影响深远,书写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壮美篇章。中国美术馆为该展专门组织了策划小组,用近一年时间策划和筹备展览,从策划思路、展览内容到展示设计等多方面都实现了创新。一代留苏美术家的代表、美术史论家邵大箴教授担任该展顾问。
  首先,展览以一代留苏美术家为研究对象,是目前为止对这一代留苏美术家的艺术成就最为全面的集中梳理和展示。展览通过深入挖掘这个群体的求学经历,整理和概括他们的各类艺术成果,再现了这个群体的学习、研究与创造。展览中,每一位美术家当年的素描、速写、油画人物、人体和风景写生资料以及创作稿构成不同的板块,让人领略到他们当年接受俄罗斯文化尤其是苏联美术教育和训练的规范:在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到严谨的结构和深入的刻划;在风景写生中,可以看到俄罗斯广袤的大自然和富有抒情诗意的色彩;在毕业创作中,可以看到他们活跃的创作思想,其中大量作品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展览中还有一批他们在苏联的著名艺术博物馆面对欧洲与俄罗斯绘画大师作品的临摹作业,其中临摹的既有提香、伦勃朗、雷诺阿、高更等人的大家名作,也有列宾、苏里科夫等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大师的经典手笔。
  其次,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手稿、实物文献,再现了一代美术家留学生涯的现场;让公众走进展厅之时,能够穿越历史的时空,去领会他们当年为艺术而燃烧的激情。展览从北京老火车站上的“走出国门”开始,通过“基础训练”、“写生实习”、“创作研究”、“感受经典”、“青春风采”等板块,将艺术作品与文献资料混编,让情境再现与历史线索叙事,重新打开了涅瓦河畔的青春记忆,展示了一代学子的求索之路,使人们立体地了解了他们学习、研究、创作的过程,真切地感受到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火热生活。当年留苏学生的学生证、借书证、课程表、课程笔记、读书笔记、油画箱以及他们省吃俭用购买的图书、画册、石膏像,一直到后来俄罗斯文化部授予他们的“普希金文化奖章”和母校颁发的“荣誉教授”证书等实物,记载了这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让整个展览充满了可以“视读”的细节。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发展形势面前,来举办这次“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美术作品展,有益于进一步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留苏的这个美术家群体对新中国美术事业的使命与贡献;有益于加强对新中国美术发展历史的研究,也能让广大公众欣赏和感受这一代美术家所创造的异彩华章。重温这段历史的精神实质,对促进当代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国家提倡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中国美术馆致力于以高水平展览服务社会,将彰显21世纪的中国文化精神。
  (图片提供/中国美术馆)
其他文献
将吸收式制冷系统用于远洋渔船的海产品冷冻保鲜是解决我国远洋渔船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了解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吸收器在船舶的颠簸摇摆状态下的性能变化是吸收式制冷系统能否用于渔船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并模拟了摇摆状态下管内降膜吸收过程中的液膜流动流场,为进一步研究摇摆状态下吸收器吸收性能的变化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本文首先研究了船舶在海洋中的运动,建立了船舶摇摆运动的简
针对目前中国大量使用的空调用室外体轴流风机,仍然存在着噪声高,效率低的缺点,该文力求在提高风机效率和降低风机噪声之两方面,能取得一些比较好的成果.该文根据目前在风机
气液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现代工业中,计算机及自动控制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导致工程中迫切需要对两相流动的流型转换及其内在机理过程分析的理论,由此建立其传递函数,
期刊
目前,中国研制并投入使用的各种卫星均仅以自己的蒙皮作为辐射器用,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已越来越感到辐射器面积过小,已不能满足卫星所需的散热要求.同时,针对各种后续卫星及
卷积算法为通用计算中的重要环节,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实现高效快速的卷积运算至关重要,卷积经常被用于模板匹配,边缘检测,图像滤波和图像定位等多方面领域。本文主要针对二
计算流体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通过数值求解复杂的流场模型,以获得各种条件下流动的数据和作用在扰流物体上的力、力矩、流动图像和热量等。以计算流体力学为学科基础的CFD
该文第一章对层板再生冷却热控制技术、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套内流动传热及复杂区域内不可压紊流CFD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作了详细综述,从中建立起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总体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检测设备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科学研究以及教学环节中。因此针对不同的从业人员,需要对脑电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EEG信号的分析、设备的故
本文论述了Windows NT系统下内燃机非稳态过程的燃烧数据采集,是对原有基于DOS和Windows 3.x及9.x数据采集系统的一次重大尝试与改进。鉴于Windows NT系统的强大功能和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