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宫颈癌56例临床诊疗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锥切术后宫颈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后诊断宫颈癌的患者56例的临床诊疗情况,并与阴道镜下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比较。

结果

(1)56例锥切术后确诊的宫颈癌中,Ⅰa1期39例,Ⅰa2期2例,Ⅰb1期15例。与术前阴道镜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比较,诊断不一致46例(82.1%);(2)39例Ⅰa1期宫颈癌患者中,23例接受了再次手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宫颈仍然有病灶残余12例(52.2%),残余病灶分别为CIN15例、CINⅡ3例、CINⅢ3例;16例未行再次手术患者,随访未发现异常;(3)Ⅰa2期、Ⅰb1期患者均行2次手术,8例予术前化疗,其中Ⅰa2期1例,Ⅰb1期7例。

结论

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锥切后诊断宫颈癌的临床处理,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变程度、切缘状态、生育要求等制定个体化、综合考虑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以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为基础原液,外掺硫酸钠、滑石粉、成膜助剂和消泡剂等材料,试配高分子聚合物混凝土表面增强剂,通过混凝土回弹强度试验分析了不同外加剂掺量对C30混凝土结构表面强度的影响,最终确定高分子聚合物混凝土表面增强剂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外加剂的掺入可有效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且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固含量为10%,硫酸钠、滑石粉、成膜助剂及消泡剂的掺量分别为3%、3%、0.6%及0.6%时,高分子聚合物对混凝土表面强度的增强效果最优,配比为最佳.
法治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立足课堂,通过情境活动模拟、真实生活链接、求异思维碰撞、时事热点探讨、课后活动拓展等课堂策略研究,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