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租房,“省心”还是“闹心”?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租房平台,最近很热。
  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游人如织的地下通道里,人们走过巨幅的广告,上面的广告词是——“海量真房源,省心上**”。不仅是寸墙寸金的地铁广告,居民楼的电梯里、手机APP的首页广告……只要是年轻人、城市人、上班族关注的地方,网络租房平台广告都是出镜率最高的。
  资本追逐的地方,一定有政策背景。去年,在国家 “租售并举”政策和对房产市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从2017年底开始,租房市场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新的争夺之地。
  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先后宣布进入租房市场,原来传统的房产中介企业纷纷加大力度、开拓新的网络业务模式,大量新的互联网租房平台进入消费者视野……
  租房市场迎来互联网时代,但,这真的是一个更好的时代吗?

联手网络的“职业”的二房东


  2018年4月初,上海白领钱芳(化名)决定把自家一套位于虹口区的空闲房子出租。因为对网络平台并不熟悉,她本来只想走线下中介挂牌的老路子,不过,钱芳的丈夫决定试一试网上发布房源信息,于是将房源信息发布在一家同城信息平台上。
  原本只是一个“试试看”“可能会租得更快”的想法,没想到立即就迎来了狂风暴雨般的电话轰炸。发布信息仅仅一个小时后,钱芳丈夫接二连三接到要求看房的电话,有的人急切地表示马上就要上门看房。
  由于是周末,当天下午,钱芳就开始接待看房人。见过几个租客后,她对其中的陈某比较放心。钱芳希望将房租给自住的家庭,租金低一点也没有关系,主要是要求房客维护好房子,而这位陈某自称的情况,符合钱芳的要求。
  钱芳向《新民周刊》记者回忆说,陈某是中介带来的,自称小孩马上就要在附近的小学上一年级了,为了读书便利而来租房。“穿着还算比较整洁的中年男人,对社区附近很熟悉,周边有什么小孩的培训班也能说得清楚,我就相信了他。”钱芳与陈某签约,明确说明房子只租给陈某自家人住,不允许转租,这一点也在合同中写明。
  没想到过了二十多天,钱芳的老邻居陆续向她反映:房子里每一个房间窗外都晾晒了衣服,进进出出人很多,不像是一家人自住。她赶去查看,进门被吓了一跳:两三个青年男子赤膊在房子里,其中一个只穿着条内裤。再看看房子,原来三室一厅的房子被隔成了5个房间,饭厅也被隔成了卧室,每个房间都住了一到两个人。钱芳明白自己被坑了:陈某是个二房东,把她的房子分租出去。
  发现情况后,钱芳马上联系陈某和中介,要求租客搬离。陈某对于转租事实毫不回避,也承认违约,但以自己投入了资金为由拒绝搬离。“租客是通过几个网络租房平台来的,你现在让他们搬走,我得赔偿租房平台,我损失很大,我还给他们买了家具,开了网络,现在他们就走了的话,我收不回投入。”陈某说起自己的理由振振有词。
  在多次与之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为了早点解决问题,钱芳试着联系了陈某提供的与这些房客有关的网络租房平台。然而,沟通的经过让她更加心塞。

  “嗨住网”是陈某声称的找来租客的平台之一,然而该平台客服却称根据陈某的手机号找不到发布房源的记录,“这个号码与我们平台没有任何合作关系”。
  钱芳继续联系陈某声称发布房源的“蘑菇租房”,这次客服通过手机号查到了陈某在平台上的信息,能看到他手里有房源,但并没有钱芳的这套房子。客服表示,陈某如果是线下和租客签合同的话,平台就不知情了。
  钱芳进一步询问平台是否会处罚擅自转租的二房东,客服的回答是:房源入驻该平台要交一笔保证金,如果确认他发布不真实房源,要没收保证金。“我们只是第三方,他只是展示房源信息,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如果他不想展示了就可以退出平台,拿走保证金。”客服称,平台的客户经理会审核二房東的转租是不是得到业主的同意,但不是每个房源都查,只是随机抽查,“因为二房东太多了。”

擅自转租,变得更方便


  虽然维权依然没有实质进展,钱芳却从“蘑菇租房”这名客服口中得到一个信息:入驻该平台的最低条件是有30套以上的房源。这就意味着陈某不仅是二房东,还很可能是一个“专业”的二房东。
  这样的推断逐渐被后续的咨询结果坐实。通过“巴乐兔”住进钱芳房子的租客人数是最多的,客服接受钱芳的投诉后,反馈的结果与“蘑菇租房”一样:能查到陈某登记过房源,但其中并没有钱芳的房子。“也有可能是之前上过我们平台,但房子现在已经租出去了,平台上就查不到了。”客服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钱芳反复要求平台为自己维权,只得到客服“这种情况,你自己与二房东去交涉解决”的答复。
  三家网络租房平台的客服,妥妥地把规避风险的责任都还给了钱芳,这让她十分郁闷。
  为了收回自己的房子、清退陈某招进来的租客,钱芳找过居委会,也联系过警方,但两方都表示无法强制陈某和其他租客离开。她还曾拨打房管部门投诉电话,接线员表示,这些网络租房平台的实体一般注册为“网络信息”或者“网络科技”的公司,经营范围并不包括租房中介,因而也不在房管部门的管辖范围内。
  无奈,钱芳准备通过打官司处理此事,这时,自称是“巴乐兔”客户经理的人给打来电话,说陈某已经跟公司反映过整个过程,“这个房子他跟我们一年一签,租客也要住到一年才行的。现在你让他清退租客,他要赔租客的钱,肯定不愿意。”钱芳表示,是陈某违约在先。此时,客户经理语气一变:“上海这样的合租多的是,如果你要较真,我们也没有办法。要打官司的话,你基本上是打不赢的。”

  被互联网平台和无良二房东合伙“带进坑里”的,还有今年从上海某高校毕业的小艾(化名)。90后小艾平常各種消费都习惯在手机App操作,毕业之后的租房也不例外。2018年6月上旬,通过某租房App,她很快选中了一套三室一厅房子中的一间,现场看房时,房东跟她保证其他两间房将要入住的也是今年毕业的女大学生。
  和房东签约付款搬进出租房后,小艾发现了问题:隔壁的房间搬进至少三个人,而且怎么看也不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客厅被放进了一张床,而且还有做隔断的石膏板材料运进来……小艾向平台反映、向租住地的邻居打听,才知道原来她接触的是二房东,房东长年在国外,很可能并没授权二房东转租。
  小艾气愤地要求退租,但网络租房平台称,按合同约定,刚刚租下就退租,押金是要扣除一大部分的,平台让她去跟二房东协商。眼看离校日期在即,小艾无心纠缠,只好另寻住处,不仅押金损失大半,因为耽误了半个月时间,同等品质的房源租金又上涨了不少。“真是吃尽了哑巴亏。”她抱怨道。
左图:2017年年底,上海某小区门口广告位上的租房平台广告。

互联网合租,“标准化”外衣下的混乱


  二房东耍赖、无良网络平台甩锅,这样的陷阱似乎“防不胜防”,那么通过直接做合租业务的互联网平台租房,情况又如何呢?
  以“自如”为代表的合租网络平台,经营着把分散的房源从房东手里租下来,然后进行“标准化”简装后再转租的业务,但市场上的这种全新租房方式,仍然存在一些痛点。
  不少“自如”的租客吐槽说,房间内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视和一个工具盒。床和柜子还是房东留下来的,新旧程度和好用与否全看运气,有的房东把一些闲置物品堆在房间里占用空间。“买进来的新家具质量也不过硬,新空调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坏了。”去年硕士毕业,在“自如”租住了一年的小周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家具毕竟只影响使用体验,但房间空气却直接关系着租客的身体健康。2017年底,据媒体报道,北京“自如”旗下的多款房源存在甲醛超标情况,最严重的超标近10倍,导致多名租客身体不适,严重的需要住院就医。这些租客和小周的观察结论一致:“自如”把房间装修后就立即出租。
  另外,租客的租房事务基本都通过App完成,很难见到平台工作人员的面,有时这样的方式反而效率十分低下。小周在退租前一个月就致电“自如”管家告知,当时管家表示确认,结果临近到期时,管家才告诉她“退租必须租客本人在App里操作才可以”。不想再费力申诉,小周只好多交一个月的房租了事。
  违约成本为零,互联网帮了谁?
  小周的一名学长感叹说:8年前,他毕业租房时,互联网对于租房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当时遇到的情况多半是网上的信息号称是个人房源,打电话过去发现是中介;或者网上的图片文字与实际房源不符;以及网上的房源在现实中已经没有了,中介吸引租客联系上之后推荐其他的房源……“这都还只是把‘坑’挖在了实地看房之前,至少到了现场,多半能落实情况。”但是现在,二房东大行其道,有些租房平台实际是和二房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不但不严格监管后者,出现问题时还和后者一起“踢皮球”“唱双簧”。
  根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预判,到2027年,中国将形成71亿平方米的房屋租赁需求规模,而随着个人出租房源和租赁用地房源的较快发展,未来10年租赁房源的供应规模将翻一番。互联网中介显然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为了抢到更多的房源,获取更大的利益,平台对二房东违规操作开始纵容甚至与之合谋。现实的问题是,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目前针对“互联网租房”行业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哪些企业具备从事房屋租赁的资质,也没有规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问题,该如何解决,各方的权责该如何界定。因此,才会出现钱芳遭遇的“看上去似乎于情于法自己完全占据高地,实际上维权十分困难”的窘境。
  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平晟律师向《新民周刊》表示:网络租房平台企业以“房源数量太多,无法一一审核真实性”或者“我们对租房双方都不收任何费用”为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责任,都是站不住脚的;平台既然发布了相关信息,就有保证其真实准确的义务。
  “现实案例中,许多网络平台并不仅仅是信息平台,实际是促成或开展了租房业务的,那么如果不能审查信息,它们的主观恶意是比较明显的。”他建议,房东或者租客如果遇到无良网络平台,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一方面,平台若是“网络科技”“网络信息”公司,其开展租房中介业务则不具备资质;另一方面,对其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工商部门也会依法监管。以合同违约起诉二房东或者平台,则要注意从一开始就仔细阅读各种合同、条文,保留相关证据。
其他文献
紫藤花开,惠风送暖,路上撞见熟人,还穿着薄花呢西服,里面还有一件鸡心领羊毛衫,两颊通红,额头冒汗。“嗳,侬迭格人是不是在焐甜酒酿啊!”对方却要辩解一番:“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呢。”  “焐甜酒酿”是上海人的口头禅,用来嘲笑一个人不敏季节更迭,仍然厚衣在身。一个“焐”字,从技术角度概括了酒酿的成长史。我妈妈是持家的一把好手,以有限的几个铜子,能将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谷雨过后,看米缸里还有几把糯米,
上周,我办公室来了一位飞行员,轰六K的飞行员。  小伙子高大健硕,精神抖擞,黑色的T恤衫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块块爆出的大肌,十分威武。小伙子上海人,高中毕业投笔从戎,航校毕业后,进入中国空军最威猛的部队之一,驾驶轰六K,为祖国巡航在辽阔的海空之间。讲起飞向海空深处为国仗剑的故事,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轰六K是中国空军最著名战机之一,肩负战略战术双重任务,是作战机种当中航程最远、载弹量最大的战机。20
《DK大历史》的作者是大历史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我们人类的未来,138亿年的非凡旅程。书中以“看见”138亿年的生物为载体,由宏观到微观,用事实说话,理性考量,科学地记载了宇宙源起及万物由来,这就是《DK大历史》的科学与艺术双重魅力。除却严谨的文字外,该书还配以图谱信息视觉化处理等方式,倾力打造宇宙大历史的视觉盛宴,对人类了解宇宙,认识自然,理性认知世间万物并进行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的讲话,显示出我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决心。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作为始终承载着中央厚望和人民重托的城市,上海的一举一动格外引人关注。    2017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希望上海的同
1977年,“改革开放”前夕,中国迎来了轰动全国的一次高水准的画展——19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这是从法国的48个博物馆借来的88幅精品,可以说,几十年来没有那次画展曾经这样激动过中国的画家与美术兴趣者!上海双年展等当代艺术舞台日渐繁盛。  这次画展只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展出,四川、广东的很多美术工作者都赶到上海看展览,门票空前紧张,上海展览馆在开展没几天就划定:必须有省美术家协会以上的会员证才能购票,
当以色列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在畅销书《未来简史》《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中预言“AI(人工智能)将让大多数人失业”时,很多人开始思考:“我们要培养孩子怎样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AI时代不被淘汰?”6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汇丰国际教育论坛也许给出了一种答案——多维度成长能力。  在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
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龙头作用。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  这块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从此承载起非同寻常的国家使命。  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
真正意义上统一的蒙古帝国存续时间并不太长。在1260年后,蒙古帝国分裂为了元帝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四个部分,而这些分部也在随后的时间里慢慢衰落。  尽管如此,蒙古征服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蒙古征服打碎了此前经过千百年形成的欧亚大陆版图的秩序,造成了各民族和宗教势力的重新洗牌和融合,促成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流。蒙古帝国毫无疑问是征服的产物,却极力推行宗教宽容,倡导贸易,在大航
一款精彩的航海游戏,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气质、观念、价值判断,这些很难量化,也或许不一定能外化。但笔者的亲身经历是,年少时有幸接触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航海游戏,从此对浩瀚海洋心生无限向往;即使是20年后,笔者的闹钟铃声还是设置为它的开场音乐《Wind Ahead》。真实的航海梦想,就从虚拟的游戏启航。说不尽的《大航海时代》  要谈论航海游戏,那么就一定要说《大航海时代》,这几乎是航海游戏玩家圈子里
换个角度来看,增速放缓倒未必是件坏事。当热钱降温、疾风停止、被风吹高高的猪一个一个落地,才能看清楚哪些电影从业者是真正自带了一双翅膀。  转眼又到了年末,寒冷的冬季如约而至。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经历过2003年的“春天的故事”,经历过2004-2015年的“盛夏的果实”,也经历过2016年的“秋风叫人掉眼泪”,终于在2017年迎来了它的“大约在冬季”。大约在冬季  遥想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