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与犹疑:建国后十七年经典化文学批评群体的身份认同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后十七年,周扬、邵荃麟、林默涵、张光年等文化官员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实践者,通过文艺批评掌控着文艺观念与创作的方向.该文学批评群体的特征表现在批评话语的权威性、文学阅读与接受的格式化以及文学批评方式的体制化.在建国前后的身份转型中,这一批评群体既有接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询唤"而自动驯化的主动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精神焦虑.结合具体历史情境给予"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可以揭示他们在驯化与犹疑之间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危机.
其他文献
表现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大量主观幻觉或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真实生活。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主义的情节构建、语言特色和审美
本文通过考证惠士奇督学广东六年,在培养人才、增广学额、旌表化俗等方面的政绩,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以惠士奇为代表的中央文化,将岭南地方文化正统化的努力,使惠士奇及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族在清康熙年间担任过六十多年的江宁织造一职,而且兼任过巡盐,承办过铜觔等经济要务。本文主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等人给康熙帝上的奏折中,分析
《八旗文经》是八旗文章的总集,承载着“文以经国”“重振风雅乡邦”的文学价值.实现《八旗文经》所蕴涵的多层次的文学价值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被后来的满族作家群所传承
鲍廷博将《金楼子》刻入《知不足斋丛书》,组织吴骞、朱文藻等人对《金楼子》进行校勘整理,甚至亲自整理。其校勘成果又被《百子全书》本、龙溪精舍校刊本和《丛书集成》本所
通过对电影《钢琴别恋》场景的深入解读,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深沉细腻的审美意识,凸显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精神的独立与坚守.影片画面干净利索,不假修饰却异常精致.古典式的唯美沉
近代中国,外敌入侵,清廷腐败,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中士阶层尚侠、颂侠,身体力行。士阶层倡导游侠精神对形成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拯救民族危亡不仅靠侠肝义胆,更要有强
本文从文学与音乐的关系、提高文学修养有助于更加准确的理解歌曲的内涵、歌唱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深厚的文学修养有利于歌唱者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与情绪、声乐
《儒林外史》中对风景描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却是首屈一指,其对淡墨笔法描摹自然山水、恬淡诗意田园风光、笔记南京名胜风景描绘中,无不体现吴敬梓隐逸安顿人生的小说创作主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解读民间年画中的吉祥语言符号,感知年画作品的内涵和寓意,体验年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百姓用年画来表达祈福纳祥的理想追求,使人们在欣赏年画艺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