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与理想更贴近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fu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个新闻策划,都承载着我的记忆;每一篇稿件采写都打开我认识的窗口……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一路风雨,一路欢歌。
   关键词:新闻;理想;贴近
   一、《大道黔行》收获的路上
   2015年12月31日,贵州在西部九省区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
   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怎样重重记录这一笔,是我们的重头戏。我作为此次专题报道策划者之一,接到此项任务时,又欣喜又期待:多彩贵州网领导在部署之初就要求,要浓墨重彩地进行报道,不能做成一般的新闻作品,要全景式地呈现波澜壮阔的现代立体交通网。
   简单的新闻拼接顯然达不到这个要求。我们思考,高速路未通之前,如果我们从贵阳去毕节采访单边乘车需要十几个小时,都是在山路上颠簸。高速公路的开通,打开通道、连接内外、脱贫致富,其实是世世代代贵州人跨越时空的夙愿。谈前后的变化,我们就必须抵近采访现场,我们走到一个又一个的公路建设和一座又一座桥梁架设现场,看贵州的高速公路的壮观,切身体会贵州速度。历时一月,我们结合一路走来的感悟和思考,大开脑洞,最终得益于团队丰厚的采访积淀,得益于团队的思想碰撞——推出专题报道《大道黔行》,题记《轻车已过万重山》引发了网友共鸣,收获了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当时的辛苦在如今想来,化成了收获满满,那些奋斗的故事,早已融人我的骨血,成为我对职业的动力。
   我想,这就是新闻人,在奔波的路上充满着收获的喜悦。
   二、《脱贫攻坚“连环计”》不负的理想
   2018年12月28日傍晚,当多彩贵州网终审发布《脱贫攻坚“连环计”》时,我们几位主创人员终于长舒一口气。
   这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采写周期最长、耗费心血最多、投人感情最深的一次报道:历时一年时间,多彩贵州网记者深入贫困地区,采访驻村干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家庭几十个。《一场凝聚智慧与力量的“大迁徙”》报道让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一场200万人规模的“大迁徙”,在贵州各地的县城、小镇、村庄发生着。
   漫长的采编过程,我们既震惊于脱贫攻坚之难,又被一线扶贫干部们练就“十八般武艺”坚守、冲锋和牺牲所感动。其间的收获和意义,远远超越一个重点策划报道、一个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
   用“脚”挖掘出的生动故事,如何讲好?面对大量采写的报道,我们吃透政策,把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的实际相结合,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审视思考采访所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我们的思路逐渐清晰,“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办法,有方法。”“‘五步工作法’要一环紧扣一环,缺一不可。”在这两句话的指导下,主题开掘也越来越深入——创作了《脱贫攻坚“连环计”》,推出脱贫攻坚12个连环计。
   三、《还看今朝》采访的点滴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觉得在这样一个时刻需要更好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10月3日,我们推出了专题报道《还看今朝》。
   前不久,我们前往黎平县三龙村——侗族大歌发源地。在烈日当空的一天里,我们奔赴3个采访点,见到了3位当年参与、见证侗族大歌申遗的传承人。我们历时十个小时,拾级而上,步步艰辛,终于,在断壁残垣中采访到贵州考古学界的“网红”、世界遗产守护者李飞。近日,我们在贵阳老街贵乌路上采访到了39年雕刻时间的钟表匠人刘文昆。采访到的每一位人物的背后都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我们通过报道向网友传达了文化传承和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每每相聚而坐,我们总是在心中感恩:感谢新闻工作,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们相识着,幸福着……
   我们,初心依然,信念依旧。
   打开记录,只愿不负新闻之光……
   (作者单位:多彩贵州网)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的发展推进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传播媒体也变得多样化和科技化,这就对当前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采写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采访方式与写作技巧,这样才能够推进新闻的发展,让新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本文对融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采写;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新媒体的蓬
恶性黑素瘤(mallgnant melanoma,MM),简称恶黑,是一种具有攻击性、治疗难度很大的恶性黑素细胞肿瘤,已成为一种威胁人们健康的恶性疾患。紫外线的照射、浅肤色、发育不良痣综合征及家族史等状况,为发生MM的高危因素。遗传学及环境对MM发生的影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避免紫外线[UV]照射、监视高危人群有助于降低MM的发病率,对原发性病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对引流淋巴区的淋巴结进行活检,有
足部高压电击伤及严重创伤常致深部组织损伤,引起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我院自1999年3月~2008年2月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23例(26只足)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9例,年龄18~42岁。其中,烧伤后瘢痕12例,高压电击伤7例,车祸创伤4例。部位:足背17例(19只足)、足背及踝部6例(7只足)。修复方法:中厚皮移植5例;足背局部皮瓣4例;交腿皮瓣修复5
目的:总结笔者在过去7年中实施老年性上睑松弛及睑袋整形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9年6月~2006年7月,我们对98例年龄65~91岁因上睑松弛及睑袋要求行整形手术者,一并实施老年性上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实施强化教育对低血糖症发生频率的影响。方法:将153例DM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78例和普通教育组75例。普通教育组只进行普通DM健康教育,强化教育组
1 病例介绍    某男,32岁,已婚,有一男孩。因右侧乳头肥大于2005年8月就诊本院,要求手术。问诊获悉患者自幼年起睡眠时需手摸捏右侧乳头才能入睡,久之右侧乳头明显增大。成年后仍无法克制自己,至右乳头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患者感此严重影响外观。查体:一般情况好,男性第二性征正常,左乳头正常,右乳头直径1.2cm,高1.5cm,质地較硬,表面光滑,挤压无分泌物,乳晕正常。
作为往昔的主流媒体人,在面对当下媒体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等也会令相关从业人员有点应接不暇。我们绝不能逃避,继续走老路,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去学
目的:用美容外科技术和方法治疗交通事故所致的颜面部软组织损伤。方法:根据伤情,针对性的对36例颜面部交通事故软组织损伤患者行急诊清创处理及美容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成功
摘要:本文研究以人工智能支持的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智慧校园2.0,分析智慧校园社交网络的若干新业态,并指出突出若干优势的发展途径:教育人际互动大数据、泛在智慧教学应用场景、云网融合的教育生态载体、互动创新的核心价值。在实际规划实践中可以从中找准一到两个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将智慧校园带入“社交核心”时代。  关键词:智慧校园;新媒体;社交网络;人工智能  一、智慧校园发展的核心转移  新时期以来,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