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看了陈怀恩导演的《单车环岛日志》,曾经无数次幻想吹着太平洋的风骑行台湾的样子。2012年,当台湾吹起东北季风的时候,我们终于上路了。
我们一行四人,两男两女,从台北捷安特店租了山地自行车,沿着台湾海岸,顺时针方向骑行,计划经宜兰、花莲、台东、垦丁、屏东、高雄、台中,回到台北。
宜兰苏澳镇是苏花公路的起点,它用长长的坡道迎接我们的到来。中午炙热的太阳把路面晒得滚烫,疾驰而过的车辆掀起热浪,让人头昏脑胀。我们就像喝醉的蜗牛一样,左摇右晃爬上了苏花公路。
苏花公路的后半段靠海更近。海浪拍打着岩壁,能感受到路在震颤,有时甚至有浪花扑上路面。公路在山腰,路面不宽,爬坡的时候需要紧贴路肩,但有时还是会被后面驶来的大客车“挤进”排水沟。下坡速度快不能太靠边,拐弯处,越线行驶的车辆迎面而来,让人惊魂。过狭窄幽暗的隧道更像梦魇一样。会车时,需要提前把自行车搬到人行路肩上去,如果隧道不长,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快骑,把幽灵一样的卡车甩在身后。
很喜欢在海边休息,即使不累也会忍不住停下来,坐在安全的护栏上傻傻地望着大海,听着海浪的撞击声,呼吸着海风。
太鲁阁国家公园的清水断崖是苏花公路上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清水山坚决地立在太平洋前面,太平洋只能幽怨地一次次拍打着它的峭壁。苏花公路就像镶嵌在峭壁上,也像悬挂在海面上,车就行驶在山海之间。
下午抵达花莲新城乡,住进了曼波海滩边的民宿“花草集”。中午买柚子时认识了“花草集”的主人阿贵和农会理事长,受他们邀请来到这里。
晚上参加了“花莲柚子熟了”的社区活动,吃烤肉、聊天、唱闽南语歌。期间来了几个议员,说了些祝福的话,攒了攒民意,就赶其他场去了。柚子被摆在露天场地中间,列队成三角形,村民用纸套环去套,套中几个领走几个,套中最远的得柚子一箱。场地上还播放音乐,凡是能说出歌名并能唱上几句的,都可以领走有机紫薯一箱。还有一项活动是炒花生比赛。四口锅一字排开,花生在滚烫的盐粒中翻滚,香气飘散开来,引得大家口水直流。在场的人一一品尝四个组的成果,觉得哪组的最好吃就站到该组身后。我代表一组参赛,队友三人都民主地支持其他组去了,结果一组惨烈地排名第四。
关于之后的日程,阿贵老师建议我们,要在台湾东海岸多停留,骑到西海岸时间不够用时可以搭捷运回台北。
环岛第5天,到达台东,住阿美族人开的万路驿民宿。阿美族是台东原住民部落,Yina(阿妈)说,大陆的孩子从北京到台北,再从台北骑单车到了台东,很厉害,送给你们一个名字:Walu(意为英雄)。在这个以女性为尊的部落里,据说这是无比荣光的。
这一天恰逢中秋节,晚上我们受邀参加了阿美族的露天烤肉晚会,吃烤山猪肉、烤生蚝、啤酒煮蛤蛎,喝现摘的新鲜椰汁,一起唱祝酒歌。阿美族语用拉丁字母拼写,虽然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但那种节律感却让人无比快乐。同行的朋友用生涩的闽南语唱完伍佰的歌《世界第一等》,更是把笑声推到了最高潮。
阿美族大哥给我们示范了给部落长者敬酒的姿势。要从离长者很远的地方开始(长者地位越高离得越远),先用力一跺脚,跟着弯腰,持酒杯的手顺势向前向下伸直,手贴近地面,直到走近长者,酒杯抬起缓慢地画一弧线,将满满的祝福送给长者。
阿妈告诉我们,每年的5月,这里的海边都能看到成群的飞鱼,7月的丰年祭更是热闹非凡,嘱咐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再来。离开部落时,自行车驮包里装满他们送的椰子,沉甸甸的。
环岛第7天,转入屏东县道199线,奔恒春半岛方向而去。路的右侧是中央山脉余脉,夕阳勾勒出热带植物桫椤婆娑的身影。我们一边欣赏一边沿路下行,不远就到了屏东县牡丹乡东源村。
东源村附近的谷地里,白色野姜花开得正繁,散发出栀子般的花香。我们在花海中的木栈道上漫步时,遇上了台湾的保育工作者。这个团队正在做静水域栖地调查,因为是同行,大伙很聊得来。听说东源村北面的东源湖附近有台湾特有的濒危植物水社柳族群(杨柳科柳属的一种柳树),研究柳属的我无比兴奋,顾不上天已渐黑,请求他们带我去看一看。
没多会儿到了东源湖湖边,抬头望去,只见湖的另一头是成片的水社柳林。沿人行步道走去,接近水社柳林天已麻黑,但粗壮的树干仍然看得清楚,可见这个族群有些年岁了。面对这个台湾最大的水社柳野外族群,心里充满感动又有些伤感,不知其他地方的族群如何了。队友已经先去前面的民宿入住,不能参加台湾同行晚上的昆虫和两栖动物调查,只能继续上路了。
再穿过东源村时,天已黑尽。要赶20公里的夜路,得更换车头灯电池。去路边店铺买时才发现身上钱不够,但老板还是把电池卖给了我,还问我要不要留下来吃晚饭——店前门廊的小桌上已摆满了各种海鲜。我谢绝了,继续前行。路边正用晚餐的村民纷纷热情地邀请我一起吃饭,我大声地答谢着,一路向南骑去。
山路弯道多,又没有路灯,时常会被穿行马路的小猫吓一跳。当前方出现明亮的绿光时,我减缓了速度,关上了车头灯。绿光有节奏地闪亮着,是萤火虫!一个台湾朋友曾告诉我,台湾的中海拔还能见到萤火虫,没想到真的如此幸运。今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以前萤火虫出没的地方都没能遇见它们,我真心地期望只是错过了时间。萤火虫不时地闪现在路的两边,在这漆黑的独行夜里,像灯塔一样明亮温暖。
一边骑行一边数萤火虫,很快路右边的里程指示牌告诉我,快到预订的民宿了。转过一个弯,就看见一明一暗的灯朝着我闪烁,那是队友的车头灯,他们已经在民宿门口等了我很久了。感动得想给每个人一个拥抱,可是大家都累瘫了。用当地远近闻名的大山羊肉填饱了肚子后,住进了屏东县四重溪田园民宿。
第二天去美丽的垦丁。垦丁的海是令人想畅游的碧蓝,鹅銮鼻的灯塔是云朵的柔白。这里是台湾的最南端,太平洋的风吹出的尽是时尚与繁华。
在垦丁稍作停留后,便北上屏东、高雄了。两位坚强勇敢的姑娘说:骑完吧!离台北只有400多公里了,毕竟,环岛可能只此一次。
跟东海岸质朴的原生态美比起来,西岸则是现代化的。一路的槟榔西施跟地里的槟榔一样高挑,一样多。
第12天傍晚,我们随着机车飞驰的队伍回到台北,结束了全程1100公里的环岛游。霓虹灯中闪烁的各种繁体字总让人产生时空错觉,环岛像一场梦,在夜里开始,夜里结束。
一路下来错过了花东纵谷,错过了阿里山,错过了日月潭,错过了台北101大楼,错过了台湾博物馆……但我始终记得,太平洋在左手边,还有太平洋的风带来的胡德夫的歌:太平洋的风徐徐吹来,吹过我所有的全部。吹过了多少人的脸颊,才吹上了我的。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
我们一行四人,两男两女,从台北捷安特店租了山地自行车,沿着台湾海岸,顺时针方向骑行,计划经宜兰、花莲、台东、垦丁、屏东、高雄、台中,回到台北。
宜兰苏澳镇是苏花公路的起点,它用长长的坡道迎接我们的到来。中午炙热的太阳把路面晒得滚烫,疾驰而过的车辆掀起热浪,让人头昏脑胀。我们就像喝醉的蜗牛一样,左摇右晃爬上了苏花公路。
苏花公路的后半段靠海更近。海浪拍打着岩壁,能感受到路在震颤,有时甚至有浪花扑上路面。公路在山腰,路面不宽,爬坡的时候需要紧贴路肩,但有时还是会被后面驶来的大客车“挤进”排水沟。下坡速度快不能太靠边,拐弯处,越线行驶的车辆迎面而来,让人惊魂。过狭窄幽暗的隧道更像梦魇一样。会车时,需要提前把自行车搬到人行路肩上去,如果隧道不长,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快骑,把幽灵一样的卡车甩在身后。
很喜欢在海边休息,即使不累也会忍不住停下来,坐在安全的护栏上傻傻地望着大海,听着海浪的撞击声,呼吸着海风。
太鲁阁国家公园的清水断崖是苏花公路上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清水山坚决地立在太平洋前面,太平洋只能幽怨地一次次拍打着它的峭壁。苏花公路就像镶嵌在峭壁上,也像悬挂在海面上,车就行驶在山海之间。
下午抵达花莲新城乡,住进了曼波海滩边的民宿“花草集”。中午买柚子时认识了“花草集”的主人阿贵和农会理事长,受他们邀请来到这里。
晚上参加了“花莲柚子熟了”的社区活动,吃烤肉、聊天、唱闽南语歌。期间来了几个议员,说了些祝福的话,攒了攒民意,就赶其他场去了。柚子被摆在露天场地中间,列队成三角形,村民用纸套环去套,套中几个领走几个,套中最远的得柚子一箱。场地上还播放音乐,凡是能说出歌名并能唱上几句的,都可以领走有机紫薯一箱。还有一项活动是炒花生比赛。四口锅一字排开,花生在滚烫的盐粒中翻滚,香气飘散开来,引得大家口水直流。在场的人一一品尝四个组的成果,觉得哪组的最好吃就站到该组身后。我代表一组参赛,队友三人都民主地支持其他组去了,结果一组惨烈地排名第四。
关于之后的日程,阿贵老师建议我们,要在台湾东海岸多停留,骑到西海岸时间不够用时可以搭捷运回台北。
环岛第5天,到达台东,住阿美族人开的万路驿民宿。阿美族是台东原住民部落,Yina(阿妈)说,大陆的孩子从北京到台北,再从台北骑单车到了台东,很厉害,送给你们一个名字:Walu(意为英雄)。在这个以女性为尊的部落里,据说这是无比荣光的。
这一天恰逢中秋节,晚上我们受邀参加了阿美族的露天烤肉晚会,吃烤山猪肉、烤生蚝、啤酒煮蛤蛎,喝现摘的新鲜椰汁,一起唱祝酒歌。阿美族语用拉丁字母拼写,虽然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但那种节律感却让人无比快乐。同行的朋友用生涩的闽南语唱完伍佰的歌《世界第一等》,更是把笑声推到了最高潮。
阿美族大哥给我们示范了给部落长者敬酒的姿势。要从离长者很远的地方开始(长者地位越高离得越远),先用力一跺脚,跟着弯腰,持酒杯的手顺势向前向下伸直,手贴近地面,直到走近长者,酒杯抬起缓慢地画一弧线,将满满的祝福送给长者。
阿妈告诉我们,每年的5月,这里的海边都能看到成群的飞鱼,7月的丰年祭更是热闹非凡,嘱咐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再来。离开部落时,自行车驮包里装满他们送的椰子,沉甸甸的。
环岛第7天,转入屏东县道199线,奔恒春半岛方向而去。路的右侧是中央山脉余脉,夕阳勾勒出热带植物桫椤婆娑的身影。我们一边欣赏一边沿路下行,不远就到了屏东县牡丹乡东源村。
东源村附近的谷地里,白色野姜花开得正繁,散发出栀子般的花香。我们在花海中的木栈道上漫步时,遇上了台湾的保育工作者。这个团队正在做静水域栖地调查,因为是同行,大伙很聊得来。听说东源村北面的东源湖附近有台湾特有的濒危植物水社柳族群(杨柳科柳属的一种柳树),研究柳属的我无比兴奋,顾不上天已渐黑,请求他们带我去看一看。
没多会儿到了东源湖湖边,抬头望去,只见湖的另一头是成片的水社柳林。沿人行步道走去,接近水社柳林天已麻黑,但粗壮的树干仍然看得清楚,可见这个族群有些年岁了。面对这个台湾最大的水社柳野外族群,心里充满感动又有些伤感,不知其他地方的族群如何了。队友已经先去前面的民宿入住,不能参加台湾同行晚上的昆虫和两栖动物调查,只能继续上路了。
再穿过东源村时,天已黑尽。要赶20公里的夜路,得更换车头灯电池。去路边店铺买时才发现身上钱不够,但老板还是把电池卖给了我,还问我要不要留下来吃晚饭——店前门廊的小桌上已摆满了各种海鲜。我谢绝了,继续前行。路边正用晚餐的村民纷纷热情地邀请我一起吃饭,我大声地答谢着,一路向南骑去。
山路弯道多,又没有路灯,时常会被穿行马路的小猫吓一跳。当前方出现明亮的绿光时,我减缓了速度,关上了车头灯。绿光有节奏地闪亮着,是萤火虫!一个台湾朋友曾告诉我,台湾的中海拔还能见到萤火虫,没想到真的如此幸运。今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以前萤火虫出没的地方都没能遇见它们,我真心地期望只是错过了时间。萤火虫不时地闪现在路的两边,在这漆黑的独行夜里,像灯塔一样明亮温暖。
一边骑行一边数萤火虫,很快路右边的里程指示牌告诉我,快到预订的民宿了。转过一个弯,就看见一明一暗的灯朝着我闪烁,那是队友的车头灯,他们已经在民宿门口等了我很久了。感动得想给每个人一个拥抱,可是大家都累瘫了。用当地远近闻名的大山羊肉填饱了肚子后,住进了屏东县四重溪田园民宿。
第二天去美丽的垦丁。垦丁的海是令人想畅游的碧蓝,鹅銮鼻的灯塔是云朵的柔白。这里是台湾的最南端,太平洋的风吹出的尽是时尚与繁华。
在垦丁稍作停留后,便北上屏东、高雄了。两位坚强勇敢的姑娘说:骑完吧!离台北只有400多公里了,毕竟,环岛可能只此一次。
跟东海岸质朴的原生态美比起来,西岸则是现代化的。一路的槟榔西施跟地里的槟榔一样高挑,一样多。
第12天傍晚,我们随着机车飞驰的队伍回到台北,结束了全程1100公里的环岛游。霓虹灯中闪烁的各种繁体字总让人产生时空错觉,环岛像一场梦,在夜里开始,夜里结束。
一路下来错过了花东纵谷,错过了阿里山,错过了日月潭,错过了台北101大楼,错过了台湾博物馆……但我始终记得,太平洋在左手边,还有太平洋的风带来的胡德夫的歌:太平洋的风徐徐吹来,吹过我所有的全部。吹过了多少人的脸颊,才吹上了我的。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