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想要这张魔力小卡么?在我们班,只要你努力就能得到,集齐10张还能兑换你想要的奖品哦!来,随我们一起来参加“快乐行动”吧!
制作篇
要实施这套方案,首先要准备一些代币。由于涉及到每个孩子,而且得卡点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一些特殊的代币,既要独一无二,又要有其自身的含义。市场上买不到符合心意的卡片,只能自己制作,我在网上买了一些可爱的图章,把各色的卡纸裁剪成2.5cm见方的卡片,在不同颜色的小卡上敲上不同图案的印章,这样,卡片就被赋予了特殊的“魔力”,我还给这张“魔力小卡”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陕乐贴”。我给蓝色的小卡敲上小书本的印章奖励给积极阅读的孩子:给绿色的小卡敲上小蜜蜂的印章奖励给学习上优秀的孩子;给红色的小卡敲上爱心的印章奖励给做了好事的孩子……
规则篇
我把我的想法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都想试一试。于是,我们就如何展开活动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在讨论中我提醒大家,尽量照顾到所有的同学,得分点尽量涉及到凌们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讨论我们一致通过如下方案:
一、奖励制度:
1、课堂中表现出色,如朗读、回答等,由教师当场给予奖励,一般一次奖励一张。
2、为了顾及更多孩子,我们把批改作业方式更加细化,批改分为书写分和正确率分,任意一项达到A级即可领取一张,如果两项都为A,即可得到两张。
3、在各学科竞赛中获胜的孩子获得相应奖励。(班级三等奖一张,二等奖两张、一等奖三张,校级、区级递增。)
4、与本学期“争章活动”相结合。本学期孩子们主要要争取“勤读章”和“科技章”,认真晨读的孩子可以获得一张;阅读一本课外书籍,并写好读后感,奖励两张;在学校“科技月”表现出色的孩子给予奖励。
5、与少先队三项竞赛相结合。认真完成每天值日工作,监督其他孩子戴好红领巾挂上校牌,当日不扣分即可奖励一张。
6、在各类活动中获奖也可予以奖励,奖励方法参照学科竞赛奖励。
7、好人好事(一般一次一张)。
有其他的奖励项目再具体讨论,以上的每一项适用于各个学科,在实施前与各任课教师达成约定,以形成更多的合力,更快更好地达成活动的目的。
二、兑换制度:
1、凡累积满10张“快乐贴”可换取五角星一颗或者铅笔一支,或额外借阅书籍一本。
2、凡累积满20张“快乐贴”可换取五角星两颗或者水笔一支,或额外借阅书籍两本。
3、凡累积满30张“快乐贴”可换取五角星三颗或者笔记本一本,或额外借阅书籍三本。
(在教室张贴一张竞赛表,供每位孩子粘贴五角星。)
实践篇
奖励制度获得全体孩子认可之后我们便开始实施。在开始的第一周,我邀请五位威信较高的孩子做我的助手,负责孩子日常学习的管理监督与“快乐贴”的发放和记录。第一周是孩子熟悉活动和活动磨合的一周,活动的成败决定在这一周,所以在第一周里,奖励要大方,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快乐贴,只有这样,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也只有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活动才会充满活力,才能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第一天,孩子们认真地执行计划。课堂上,当我给第一个认真回答问题的孩子一张快乐贴时,其余的孩子立即投来羡慕的眼神,接下来课堂中林立的小手多了起来,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孩子们在书写时,我一再提醒他们得到A就可以得到“快乐贴”,孩子们的神情比以前更认真了,一笔一画地书写着每一个汉字。完成约定的任务后取得相应的“快乐贴”,得到“快乐贴”的孩子兴奋不已,有些还向另外的孩子炫耀着。
在开始有孩子集齐10张“快乐贴”向我兑换的时候,我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肯定,让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因为我知道“连续性”是形成习惯的基础,如果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连续保持某个行为,那么三个星期后该行为将逐渐成为习惯。
就这样,第一周在忙碌中度过,许多孩子品尝了兑换的喜悦。在第二周和第三周时我观察到孩子们有所松懈,所以在继续提醒他们的同时,我还和孩子们商量了一些“惩罚”制度,给他们一些紧迫感。我们知道行为的形成和改变都是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下实现的。
卡片由我这里发放给孩子,孩子集齐若干张后再返回给我,这一去一回孩子们收获了多少肯定啊?这样的效果可是平日个别表扬所达不到的。
收获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快乐行动”已经成了每日的必修课,而我也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晨读时,孩子们能在班干部带领下认真阅读,课间走廊上的“阳光书吧”里也挤满了我班的孩子们;值日生能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懒散的现象减少了,流动红旗也跟着来了;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孩子少了,举手发言的孩子多了;孩子们的作业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课余,孩子们经常围在五角星张贴墙边数着自己获得的成绩,他们稚嫩的脸上书写着努力过后的“丰收”,他们纯真的眼眸中透露着被肯定的喜悦。
反思篇
在“快乐行动”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在日后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由于涉及孩子较多,需要的代币较多,发放次数较多,一定要有一支公正、能力强的小干部队伍;2、给后进生取得代币的点较少,但是在后阶段的惩罚中罚掉的代币较多,如果他们手中没有了代币就失去了对活动的兴趣,因此针对这些孩子应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3、在制定兑换制度时还可以设计更多的兑换物,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大园中心小学)
编辑:冯 婷
制作篇
要实施这套方案,首先要准备一些代币。由于涉及到每个孩子,而且得卡点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一些特殊的代币,既要独一无二,又要有其自身的含义。市场上买不到符合心意的卡片,只能自己制作,我在网上买了一些可爱的图章,把各色的卡纸裁剪成2.5cm见方的卡片,在不同颜色的小卡上敲上不同图案的印章,这样,卡片就被赋予了特殊的“魔力”,我还给这张“魔力小卡”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陕乐贴”。我给蓝色的小卡敲上小书本的印章奖励给积极阅读的孩子:给绿色的小卡敲上小蜜蜂的印章奖励给学习上优秀的孩子;给红色的小卡敲上爱心的印章奖励给做了好事的孩子……
规则篇
我把我的想法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都想试一试。于是,我们就如何展开活动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在讨论中我提醒大家,尽量照顾到所有的同学,得分点尽量涉及到凌们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讨论我们一致通过如下方案:
一、奖励制度:
1、课堂中表现出色,如朗读、回答等,由教师当场给予奖励,一般一次奖励一张。
2、为了顾及更多孩子,我们把批改作业方式更加细化,批改分为书写分和正确率分,任意一项达到A级即可领取一张,如果两项都为A,即可得到两张。
3、在各学科竞赛中获胜的孩子获得相应奖励。(班级三等奖一张,二等奖两张、一等奖三张,校级、区级递增。)
4、与本学期“争章活动”相结合。本学期孩子们主要要争取“勤读章”和“科技章”,认真晨读的孩子可以获得一张;阅读一本课外书籍,并写好读后感,奖励两张;在学校“科技月”表现出色的孩子给予奖励。
5、与少先队三项竞赛相结合。认真完成每天值日工作,监督其他孩子戴好红领巾挂上校牌,当日不扣分即可奖励一张。
6、在各类活动中获奖也可予以奖励,奖励方法参照学科竞赛奖励。
7、好人好事(一般一次一张)。
有其他的奖励项目再具体讨论,以上的每一项适用于各个学科,在实施前与各任课教师达成约定,以形成更多的合力,更快更好地达成活动的目的。
二、兑换制度:
1、凡累积满10张“快乐贴”可换取五角星一颗或者铅笔一支,或额外借阅书籍一本。
2、凡累积满20张“快乐贴”可换取五角星两颗或者水笔一支,或额外借阅书籍两本。
3、凡累积满30张“快乐贴”可换取五角星三颗或者笔记本一本,或额外借阅书籍三本。
(在教室张贴一张竞赛表,供每位孩子粘贴五角星。)
实践篇
奖励制度获得全体孩子认可之后我们便开始实施。在开始的第一周,我邀请五位威信较高的孩子做我的助手,负责孩子日常学习的管理监督与“快乐贴”的发放和记录。第一周是孩子熟悉活动和活动磨合的一周,活动的成败决定在这一周,所以在第一周里,奖励要大方,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快乐贴,只有这样,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也只有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活动才会充满活力,才能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第一天,孩子们认真地执行计划。课堂上,当我给第一个认真回答问题的孩子一张快乐贴时,其余的孩子立即投来羡慕的眼神,接下来课堂中林立的小手多了起来,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孩子们在书写时,我一再提醒他们得到A就可以得到“快乐贴”,孩子们的神情比以前更认真了,一笔一画地书写着每一个汉字。完成约定的任务后取得相应的“快乐贴”,得到“快乐贴”的孩子兴奋不已,有些还向另外的孩子炫耀着。
在开始有孩子集齐10张“快乐贴”向我兑换的时候,我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肯定,让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因为我知道“连续性”是形成习惯的基础,如果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连续保持某个行为,那么三个星期后该行为将逐渐成为习惯。
就这样,第一周在忙碌中度过,许多孩子品尝了兑换的喜悦。在第二周和第三周时我观察到孩子们有所松懈,所以在继续提醒他们的同时,我还和孩子们商量了一些“惩罚”制度,给他们一些紧迫感。我们知道行为的形成和改变都是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下实现的。
卡片由我这里发放给孩子,孩子集齐若干张后再返回给我,这一去一回孩子们收获了多少肯定啊?这样的效果可是平日个别表扬所达不到的。
收获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快乐行动”已经成了每日的必修课,而我也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晨读时,孩子们能在班干部带领下认真阅读,课间走廊上的“阳光书吧”里也挤满了我班的孩子们;值日生能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懒散的现象减少了,流动红旗也跟着来了;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孩子少了,举手发言的孩子多了;孩子们的作业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课余,孩子们经常围在五角星张贴墙边数着自己获得的成绩,他们稚嫩的脸上书写着努力过后的“丰收”,他们纯真的眼眸中透露着被肯定的喜悦。
反思篇
在“快乐行动”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在日后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由于涉及孩子较多,需要的代币较多,发放次数较多,一定要有一支公正、能力强的小干部队伍;2、给后进生取得代币的点较少,但是在后阶段的惩罚中罚掉的代币较多,如果他们手中没有了代币就失去了对活动的兴趣,因此针对这些孩子应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3、在制定兑换制度时还可以设计更多的兑换物,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大园中心小学)
编辑:冯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