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和放牧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z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10a放牧强度(不放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试验平台,于2012年和2013年在荒漠草原生长季(5?10月),设计放牧嵌套灌水的控制试验,以不灌水和不放牧为对照,研究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净生态系统呼吸速率(ecosystem respiration,RE)和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gross ecosystem exchange,GEE)对不同水分条件(灌水、非灌水)和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其他文献
目的: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恒牙初期正常牙合睁部形态以及发育状况进行测量分析,为维吾尔族提供正常腭部形态参考指标。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恒牙初期正常牙牙
以湖北省武汉市紫云英、秸秆还田及不同化肥施用量的12个田间试验为基础,结合添加2%和4%紫云英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紫云英种植还田(MV)、水稻秸秆还田(S)和化肥减施(40%~100%NPK)对水稻土表层土壤(0~20 cm)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紫云英与秸秆不还田与不施肥的对照(CK)处理,紫云英、秸秆还田下施用40%~100%化肥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颗粒有机碳的含量
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于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勘查与监测数据需要进行三维分析处理。本文在讨论分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生成、空间分析等功能的基础上,以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实现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和地质制图功能,最后指出了三维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有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