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技术
过去,癌症检查方法单一,大多数癌症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现在,临床发现的早期癌症患者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重视防癌筛查有关,也与近30年来癌症早诊技术不断进步有关。
早期发现癌症并积极治疗,是攻克癌症的关键。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检查方法层出不穷,使癌症早发现成为可能。
内镜与影像:提早发现“异物”
在癌症引起症状前,采用X线、CT以及内镜等手段,可使癌症的早发现成为可能。乳腺钼靶检查可以使乳腺癌早发现0.5~4年,美国癌症协会推荐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该检查;大于55岁、大量吸烟人群(吸烟年数×每天包数≥30)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单纯行X线胸片筛查的人群死亡率降低20%;40岁以上人群进行胃镜筛查,可早期发现胃癌,提高生存率。
传统影像学检查仅能对肿物的大小与形态进行判断,无法准确判断其性质。如今,专家利用恶性肿瘤代谢旺盛这一特点,广泛应用标记放射性核素显像的PET或PET/CT判断肿物的性质、寻找转移灶等。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分子影像学可在细胞、分子与基因层面对肿瘤进行识别。相信在未来的数年内,特异性高亲和力的靶向探针、制作精良的生物信号扩大系统以及敏感快速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将成为分子影像技术发展的关键,其在CT、MRI与B超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细胞生物学:寻找肿瘤蛛丝马迹
随着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一些抗原、酶、激素、受体、糖蛋白会发生变化,专家通过检测血液中这些物质含量的多少来判断肿瘤是否存在或发展,这些物质就是肿瘤标志物。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包括AFP与肝癌、CA125与卵巢癌、CA199与胰腺癌、CEA与结直肠癌以及PSA与前列腺癌等。然而,目前仍没有完美的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或降低不能完全代表肿瘤的存在与否。未来,随着基因组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提高,我们期待新标志物的出现及更好的联合预测方法。
目前认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血液内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肿瘤细胞,检测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可以为癌症的早发现提供确凿的证据。目前已有众多方法被逐渐使用,如基于抗原抗体的磁性分离法、基于细胞形态的密度梯度离心法,以及基于肿瘤大小的物理分离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检测灵敏度的不断改进,检测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必将在癌症早期发现中一展身手。
基因检测:从治疗到预防
现有的研究发现,各种癌症或多或少都与遗传因素相关,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对癌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在基因层面找到部分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对正常人则可以预测日后罹患某种癌症的可能性,并提早进行针对性干预。目前已发现多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如BRCA1及BRCA2突变患者日后患乳腺癌概率升高;CDH1突变是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的重要病因等。然而,由于特定癌症与哪些基因存在关联尚未被充分证明,且基因检测费用高昂,故这项技术应用于整体人群的筛查还需时日,而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已经有应用于临床的报道。
科技进步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更有效的新技术,也为癌症的早发现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为了早期发现癌症,仅仅依靠科技是不够的,良好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一方面体现在健康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癌症早期症状的识别,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使用,再明显的疾病征兆也无法使患者主动就医。癌症早发现将无从谈起。
过去,癌症检查方法单一,大多数癌症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现在,临床发现的早期癌症患者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重视防癌筛查有关,也与近30年来癌症早诊技术不断进步有关。
早期发现癌症并积极治疗,是攻克癌症的关键。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检查方法层出不穷,使癌症早发现成为可能。
内镜与影像:提早发现“异物”
在癌症引起症状前,采用X线、CT以及内镜等手段,可使癌症的早发现成为可能。乳腺钼靶检查可以使乳腺癌早发现0.5~4年,美国癌症协会推荐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该检查;大于55岁、大量吸烟人群(吸烟年数×每天包数≥30)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单纯行X线胸片筛查的人群死亡率降低20%;40岁以上人群进行胃镜筛查,可早期发现胃癌,提高生存率。
传统影像学检查仅能对肿物的大小与形态进行判断,无法准确判断其性质。如今,专家利用恶性肿瘤代谢旺盛这一特点,广泛应用标记放射性核素显像的PET或PET/CT判断肿物的性质、寻找转移灶等。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分子影像学可在细胞、分子与基因层面对肿瘤进行识别。相信在未来的数年内,特异性高亲和力的靶向探针、制作精良的生物信号扩大系统以及敏感快速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将成为分子影像技术发展的关键,其在CT、MRI与B超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细胞生物学:寻找肿瘤蛛丝马迹
随着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一些抗原、酶、激素、受体、糖蛋白会发生变化,专家通过检测血液中这些物质含量的多少来判断肿瘤是否存在或发展,这些物质就是肿瘤标志物。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包括AFP与肝癌、CA125与卵巢癌、CA199与胰腺癌、CEA与结直肠癌以及PSA与前列腺癌等。然而,目前仍没有完美的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或降低不能完全代表肿瘤的存在与否。未来,随着基因组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提高,我们期待新标志物的出现及更好的联合预测方法。
目前认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血液内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肿瘤细胞,检测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可以为癌症的早发现提供确凿的证据。目前已有众多方法被逐渐使用,如基于抗原抗体的磁性分离法、基于细胞形态的密度梯度离心法,以及基于肿瘤大小的物理分离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检测灵敏度的不断改进,检测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必将在癌症早期发现中一展身手。
基因检测:从治疗到预防
现有的研究发现,各种癌症或多或少都与遗传因素相关,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对癌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在基因层面找到部分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对正常人则可以预测日后罹患某种癌症的可能性,并提早进行针对性干预。目前已发现多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如BRCA1及BRCA2突变患者日后患乳腺癌概率升高;CDH1突变是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的重要病因等。然而,由于特定癌症与哪些基因存在关联尚未被充分证明,且基因检测费用高昂,故这项技术应用于整体人群的筛查还需时日,而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已经有应用于临床的报道。
科技进步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更有效的新技术,也为癌症的早发现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为了早期发现癌症,仅仅依靠科技是不够的,良好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一方面体现在健康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癌症早期症状的识别,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使用,再明显的疾病征兆也无法使患者主动就医。癌症早发现将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