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捐款报母校,“北大屠夫”肉案写春秋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春节前夕,陆步轩的一条抖音视频获得50多万点赞,并唤醒了许多人对他的记忆。北大毕业的陆步轩曾被逼入生活绝境:工作无着落、妻子离他而去。无奈之下,他选择“庙堂无作为,肉案写春秋”——开个小铺卖猪肉!由此成为轰动全国的“北大屠夫”,乃至反面教材。但如今,这位被嘲讽多年的“猪肉佬”变身为成功企业家。更有传闻称他向母校捐款9亿,这是真的吗?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从天之骄子,到“北大第一个卖猪肉的”
  日前,抖音上出现一位特殊的“网红”。他戴着眼镜,身材微微发福,笑容憨厚朴实,只在18秒的短视频中随意说了段话,就引来51万点赞。只因为他是陆步轩,曾经饱受争议的“北大屠夫”!
  1966年,陆步轩出生在陕西长安县农村。母亲早逝,生活维艰。对陆步轩来说,上学就是为了能改变自己的“穷”命。
  陆步轩好强,第一年高考他就考上了西安师专,通知书刚拿到手却被他撕了。因为家里有个亲戚在国防科技大学读书,对方的父亲总是对陆步轩老爹炫耀,他不服,立志要考个更好的大学。
  又是一年苦读。1985年,陆步轩考进北大中文系,乡亲们都说他是文曲星下凡。陆步轩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形容到北京时的心情,但这种骄傲很快被“自卑”取代了。北大的同学有不少来自城市,见识和眼界都比他广,大家在宿舍“卧谈会”上讨论哲学、音乐、艺术史,陆步轩根本搭不上话。大学四年,陆步轩一直在“追赶”别人,过的是宿舍、饭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别的同学偶尔会翘课,就借陆步轩的课堂笔记来看。那时的他除了上课,最喜欢泡图书馆和听各种讲座,和同学们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出了象牙塔一定大有作为!
  然而大学毕业后,陆步轩并没有如愿留在北京。到了毕业分配时,他的派遣证是开到西安市人事局,参加二次分配。这意味着,学生的个人能力退居次要地位,把家庭背景、社会交往推到了前台。陆家几代务农,自然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凭他自己闯。
  原本又有一次去中学教书的机会,胸怀壮志的陆步轩再次放弃了,结果被阴差阳错分到快破产的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上午去报道,他下午就走了。
  最终,陆步轩以临時工的身份在计经委落脚,没有编制。当时社会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他却进入计划经济体制,但那时他已经没得选了。
  此后,陆步轩晚上就睡在单位门房里,白天的工作是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就这么过了3年,始终不得志,薪酬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久后,陆步轩“下海”了。他学着做过装修,找人借钱挖过金矿,开过小卖部,但没有一行能做得下去,还欠了一屁股债。陆步轩回忆说:“我把牛养成了羊,把羊养成了鸡,越来越瘦。”
  妻子嫌他无能,和陆步轩离了婚,那是他最消沉的一段时光,大病一场后,成天借酒浇愁。他不准朋友们再提北大,觉得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在自己身上就像一个笑话!
  后来经人介绍,陆步轩认识了第二任妻子,不久女儿降生。为了生存养家,1999年,他在妻子的建议下租个门面,卖起了猪肉。前面的肉铺占了一半面积,一家三口在剩下的10平米空间生活。
  做猪肉生意门槛低,周转快,对于走投无路的陆步轩而言,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他心里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杀猪卖肉是“残害生命”的勾当,陆步轩一度灵魂不安。白天挂在档口里的猪肉,夜里会变成一个个尸体入了他的梦。
  肉摊上血水横流,腥气刺鼻,苍蝇乱飞,但为了糊口,陆步轩只能咬牙强忍着种种不适,用他握笔的手高高举起跺肉刀……在嘲笑中前行,“憋屈屠夫”成公司副董
  陆步轩给肉铺取名为“眼镜肉店”,但除了鼻梁上架着的那副近视镜,他在生活中极力与北京大学、知识分子等刺眼的词撇清关系,从北大带回的8箱书,陆步轩再没翻过。每次到“眼镜肉店”旁边卖书报的老头那儿,他也只买烟酒,从不买报纸。陆步轩怕给北大丢脸,对外一直装文盲。
  陆步轩每天黎明就得起床,屠宰场一送货,过秤、付款、分割猪肉,往往要忙到下午才能吃上当天的第一口饭。频繁与刀和肉打交道,他那双天之骄子的手常年沾满猪油,旧痕新伤遍布,行头也成了短裤、拖鞋的“屠夫标配”。
  当老父亲从乡亲们口中听说此事,气得找上门来,爷俩儿对坐着闷了一口酒,对面的父亲就流下了眼泪。陆步轩告诉父亲:“我做的是良心生意,不害人。”老父亲心里明白,儿子没分配到理想的工作,一家三口也要生活下去,最后就叹息着走了。
  “眼镜肉店”做的是熟人生意,陆步轩卖的肉好,价格便宜。又因为曾接受北大精神的熏陶,他从不干缺斤短两之事,于是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年营收过万,还开起了分店。那会儿,中国一个猪肉档平均每天能卖1.2头猪肉,而陆步轩的猪肉档能卖12头,甚至有同行眼红他生意好,气他抢生意,还找人揍过他。但陆步轩终究靠着卖猪肉奔小康了,他还完债,还买了车和房。
  不过,这段卖猪肉的日子,却被陆步轩用一个“熬”字概括。即便靠着卖猪肉收入不菲,他也没想过要一辈子干这行,他当时想着,等到积累够了就去做点别的。陆步轩坦陈,那时的自己心里始终有体制情结。
  2003年,有媒体记者偶然发现了陆步轩北大毕业的惊人身份,就提出要采访他。陆步轩下意识想躲,却没躲掉。紧接着,一则《北大毕业生“沦落”街头卖猪肉》的新闻报道,就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人说:“北大毕业还不是照样卖猪肉?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开始有人喊陆步轩“北大屠夫”,这四个字,像钢针一样刺痛他的心。
  名声大噪的陆步轩,引起了社会关于人才环境和用人机制的讨论。随后当地政府把他安排进地方档案馆修地方志,陆步轩把肉铺交给妻子打理,终于成为了一名有编制的人。
  此后5年,他几乎没休过节假日,在办公室里放了张床,写累了倒头就睡。在修志工作中,他是单位的绝对主力,先后完成了三本书。陆步轩说:“既然做一行,就要力求做好。”   2008年5月,陆步轩经校友介绍认识了北大师兄陈生。对方比陆步轩高几届,在机关工作几年后选择出来创业,先做饮料企业,随后又成立土猪品牌,规模越做越大。
  陈生认为他的陆师弟不一般,当自己品牌的一个档口每天只能卖出一两头猪时,陆步轩的档口可以卖到12头!于是陈生邀请陆步轩去广州,两个同样出自北大的“猪肉佬”相谈甚欢,并一拍即合提出联合创办“屠夫学校”。
  就这样,继北大才子、卖肉佬、公务员的身份之后,年过不惑的陆步轩从体制内走出,南下广州加入师兄创立的土猪品牌,成为公司副董事长,重新“操刀”卖猪肉。他带给陈生的“见面礼”,是花4个月写的《猪肉营销学》讲义,到广州后,陆步轩首先拿着这本讲义走进“屠夫学校”当老师。
  多年前,陈生的公司需要大步发展时急缺人,用员工的话说,当时只要不是猴基本上都能进公司。陆步轩到广州后却向师兄提出,要招高学历人才。因此,他们“十万年薪招聘研究生卖猪肉”“常年招聘大学生卖猪肉”的新闻,一度还被炒得沸沸扬扬。
  但鲜有人知,年轻人来到公司后,都得先进屠夫学校闭关40多天,磨练一番。无论将来进写字楼还是在档口,都得从最基础的猪肉知识学起。凌晨3点起床,砍木棍、搬砖头、分割猪肉,许多人第一次摸到刚宰完的猪,被气味恶心得直吐。培训结束,所有人每天都必须得下档口,找出问题,提意见。
  陆步轩既是屠夫学校的名誉校长,也是名师。从2009年至今,公司大部分档口的员工,都听过他讲的课。“现在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可以批量、标准化培养,不再只能依靠拜师学徒。”陆步轩说,最初那批找进来的年轻人,后来都成了公司的中坚力量。让人生“翻盘”,读书无用论是最大的谎言
  陆步轩觉得自己在猪肉知识方面,至少算得上半个专家。“很多专家对猪肉的了解不过是镜花水月,大多数都在玩概念。我虽然不比专家专业,但与他们相比多了实践经验。”
  到广州后,陆步轩真正重操切肉刀的机会并不多,只有偶尔几次新店开业做活动,他才会站在档口亲自卖猪肉。但陆步轩对自己手起刀落间的把握,仍足够自信,“客人想要什么部位的肉,我每一刀下去不差毫厘,三斤以内的肉不用秤,凭感觉就能把重量切的很精准。”
  同样都是杀猪卖肉,陆步轩远比一般的“猪肉佬”更有知识文化。一头猪身上一共有几根肋骨?他把这个问题抛给做了许多年的老屠夫,许多人答不上来。陆步轩卖猪肉,也爱琢磨,他研究市场上的注水猪肉,跑去屠宰场,翻书找资料,发现往往有些猪肉并非注水,而是很多瘦肉型猪在屠宰时引发了应激反应,导致猪肉发白、松软没弹性,通常被称为“PSE猪肉”,也就是“水猪肉”。接着他就想出了应对办法,公司里的猪肉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大大降低。
  陆步轩对质量把关极其严苛,他到公司下属的猪肉档口巡察时,如果发现猪肉有问题,会立马叫上屠宰场负责人,凌晨从广州最南边跑去最北边的屠宰场,亲自盯生猪变成肉的全过程。“加工方向、天气温度变化,都会对猪肉产生影响。”
  北大毕业生的身份曾经像一把枷锁,困住陆步轩十几年。2013年,他和陈生一起受邀回北大演讲。开场时,陆步轩直言“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但这次媒体宽容了很多,毕竟此时的陆步轩,已经把猪肉卖出了大名堂。除了写教材,他还创作了轰动一时的自传《屠夫看世界》。
  事實上,北大老校长许智宏早就回应过“陆步轩现象”:“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并没有什么不好。从事细微工作,并不影响这个人有崇高的理想。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是一样的。”
  2016年4月19日,北京老国展4号馆的农展会上,陆步轩把新书《北大屠夫》的签赠设在了公司的展台里,一边是黑猪肉农产品,一边是陆步轩的新书,这样的“奇观”吸引了不少人。不久后,陈生的土猪品牌进军电商,在发布会上,陆步轩以公司副董身份的发言,引得现场掌声雷动。媒体记者感叹:“真是行行出状元!”
  陆步轩承认,他在电商、经营等很多方面,并不如一些公司高层。但在很多时候,他可以从猪肉本身出发提意见。陆步轩扮演的,往往是那个敢发出另一种声音的人。比如2018年,他提出要在社区生鲜店里设置卤水窗口,土生土长的广东人陈生表示反对,怕广东人吃不惯口味重的卤水。陆步轩却坚持说,只要品牌做出好的味道,习惯是可以慢慢养成的!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陆步轩总是强调自己浪得虚名。但他被广泛报道后,每年到了高考前,总有西安当地的考生家长为了图个好彩头,特意去他家的“眼镜肉店”买肉,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要的就是“北大状元肉”。即便这几年在广州,陆步轩一有空回西安,也总有家长拉上他讨教经验,请他喝上几杯。如今的酒里,对于陆步轩来说,已然再也没有苦闷。
  来到广州这些年,陆步轩早已经把当地大大小小的菜市场跑了个遍。眼下,公司的社区生鲜店,正在以一天一家新店的速度扩张。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8点不到,司机开车接他出门,随后两人兵分两路,司机为生鲜店寻觅店面,陆步轩就巡视各个门店和档口,从肉的质量到货物的摆放、生鲜价格,事无巨细。每天晚上,他家楼下的生鲜店关门前打折促销,人手不够,陆步轩还会到店里帮忙,没有一点公司副董的架子。
  2018年,师兄和陆步轩的公司年销售额达18亿!2019年,猪肉价格的空前暴涨,在公司持有一定股份的陆步轩,已经是亿万富翁,但他和家人一直行事低调,生活俭朴。这些年,陆步轩和师兄还向母校北大捐款上亿。但对于今年网上热传的“北大屠夫向母校捐款9亿”,陆步轩摇头否认:“我自己现在还没有那么多财富。”
  “庙堂无作为,肉案写春秋”。昔日以卖肉为耻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如今已经能挺直腰杆宣称自己就是个“猪肉佬”——不光把物美价廉的放心肉送到千家万户,还在屠夫学校培养出一批批行业精英,并和大家一起将公司发展壮大,他这个“卖猪肉的”,注定要在母校和中国商业史的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历几十年的跌宕起伏后,已经让自卑人生成功“翻盘”的陆步轩说:“北大教给我的是知识和思维方式,正是凭借于此,我才能够在猪肉行业做到顶尖。如果没有这个教育背景,我今天可能还是个小肉贩。所以,读书无用论才是最大的谎言!”
  编辑/征 贞
其他文献
目前,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帖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各大网络论坛。很多人都感叹,有的人一出生就有好的父母好的家庭环境,有的人却什么都没有,只能拼自己。山东青岛的安军原本过着安稳的生活,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却因为拿优秀儿子挑衅他的土豪同学,最终竟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拿孩子做筹码寻回尊严  2018年9月的一天,安军去学校开高一学生家长会时,碰到了做建材生意的老同学赵涛,没想到两人的儿子竟是同桌。在给
期刊
一说到“软饭男”,大多数女性都会对其嗤之以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个家庭里,靠女人提供物质生活,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男人被别人说他靠女人,吃软饭,也会觉得抬不起头来。但在牙买加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现象。2017年,来自广东深圳的秦孜钰受命到牙买加分公司就职,在牙买加生活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当地女性竟然普遍喜欢“软饭男”……不介意女强男弱  2017年8月,我遵循公司的调派,来到了民风热情的牙买加。公司
期刊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这样的哲学问题,让墨西哥人回答再适合不过。  在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等国家游历时,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土著后裔,哪些是殖民者后代。  但在墨西哥,你无法辨认当地人祖籍何方。几乎所有的墨西哥人皮肤都是偏黑或偏黄的,骨架偏小,鼻梁却多半高挺,头发也是卷卷的,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偶尔也会夹杂着几句听不懂的土语。  据统计,墨西哥印欧混血人种约占90%,印第安人约占10%,也就
期刊
一个伟大的品牌总是能屹立不倒,提起来名字就如雷贯耳,而伟大品牌除了品牌的设计和工艺的精湛,更重要的是品牌背后的美好故事,可以说一段浪漫的故事可以铸就一个伟大品牌的诞生。而经过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的故事内涵和传奇性就是品牌不断增长的价值。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段旷世绝恋铸就的伟大品牌——卡地亚。才华美女  1847年,29岁的罗斯·弗兰科斯·卡地亚接手了师傅皮卡特的珠宝店,他以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L和C
期刊
加西亚·马尔克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于198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生之中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而这两部作品都与一个人密切相关,那就是与他携手半个多世纪的妻子梅赛德斯,他们甚至一起经历过一场霍乱瘟疫。  年少的结合   1880年至1930年,哥伦比亚发生霍乱瘟疫,而马尔克斯就是在这期间出生的,尽管他出生的1927年霍乱已经在逐渐消失了。但冥冥之中,马尔
期刊
韩国人金基元有个秘密,一个同住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27岁的他没有告訴他们,自己曾经是“炒币”大军的一员,买入又卖出过数量庞大的加密货币;他也没有分享自己鼎盛时期的好运,那时候,他每个月挥霍上百万韩元,甚至辞掉工作,四处借钱,扩大投资。   他本来计划买一套房子。   然而,如今的金基元颓唐地坐在《纽约时报》的记者面前,略显凌乱的头发藏住了黯淡无光的眼睛。他依然对父母保守着秘密,只是,那已经从一
期刊
特瑞莎又来了,卡蕾想躲进房里,假装不在家已经来不及了。她知道,特瑞莎是来找她的丈夫迈克尔的。   果然,特瑞莎一进门就使劲往里瞅:“他在家吗?”“噢,他不在。”卡蕾连连摆摆。特瑞莎不禁皱起眉头,在客厅来回踱步,担忧地说:“卡蕾,我的儿子迈克尔为什么老是不在家?你如实告诉我,他是不是出事了?”卡蕾大吃一惊,嘴唇蠕动着。特瑞莎一把抓住卡蕾的手,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她要卡蕾亲口告诉她,她能承受一切打击。
期刊
2019年12月,风靡了整整一年的“贝兹娃娃”仿妆大赛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说到贝兹娃娃,就不能不提到当年玩偶市场上和芭比娃娃的一场商战。  风靡世界近60年的玩偶中,“芭比娃娃”一直稳坐老大地位。“贝兹娃娃”作为玩具品牌后起之秀,自2004年起,销售额度节节攀升,目前已经占据全球玩具市场份额的40%,严重威胁到芭比娃娃的销售份额。在玩偶市场,这是50年来唯一对芭比娃娃构成威胁的玩偶。多年来,这
期刊
2019年12月30日,正值跨年之际,一位汽车界传奇人物“神秘”逃出位于日本戒备森严的寓所,成功抵达黎巴嫩的新闻震惊了世界!卡罗·戈恩,前任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董事长,全日本最有名的罪犯嫌疑人,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护照全被没收的情况下,躲过无数摄像机的监控,在戒备森严的警卫眼皮子底下穿过层层把关的日本海关,飞到了黎巴嫩,重获自由,只留下一大堆不明所以的日本人在发现后暴怒跳脚……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期刊
杰利是个聪明活泼,热爱科学的美国男孩,尤其对世界各地的古迹颇感兴趣。2019年夏季,他利用难得的假期跟随经商的父亲罗米一起来到了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岛。杰利夜探古堡,却撞到了令当地土著人谈之色变的“哭丧鬼”。那么哭丧鬼到底是怎样一种怪物呢?哭丧鬼的由来  杰利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高中生,特别喜欢探察古代世界历史文化,总是利用难得的假期去世界各地走一走,开阔眼界。  2018年暑期,杰利见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