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上)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 30年代磺胺类药物、 40年代抗生素开始被陆续用于临床以来,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虽然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新一代的抗菌药物不断问世,但感染远未控制,这与致病菌的变迁,条件致病菌感染的上升,耐药菌株的增多,现代诊疗技术的开展,医源性感染的增多,危重患者生命的延长和免疫状态的改变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增强机体防御功能,严格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医院内尤其是监护室的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儿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161例,共中重症58例,采用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围产期窒息所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HIE)和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期危害最大的常见病,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1].而早期诊断并及时施以相应的治疗措施,对降
为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正常T细胞活化后所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RANTES)与哮喘临床表型的关系,选择不同发病状况的哮喘患儿45例,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