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从严从实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西宁市城中区组织工作坚持在落实中求创新,在突破中求发展,把认真二字贯彻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开创了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在从严治吏上有进展。认真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梳理跟踪整改完成103条四大班子及县级领导干部个人“不严不实”问题。通过理论轮训、智库培训、专业导学等形式,先后举办培训班10期12个班次,培训党政领导干部408人,进一步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先后动议调整干部6批次84人(次),选派8名干部到村(社)“蹲苗”培养。严格把握晋升职级干部条件,为全区55名干部落实了职级晋升。
  在“三基”建设上有成效。构建了“哑铃”状的“一区两心”党建工作新格局,打造了“服务在基层爱心汇福南”、“当好基层人·做好基层事·练好基本功”等11个党建品牌,成效显著。《“365”党代表工作室,搭起群情民意连心桥》在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案例奖。投资近5000万元,实施了5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和新建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采取“党校+学院+基地+现场”模式,对125名村(社区)新任“两委”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促进基层“当家人”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引才引智上有创新。组织开展“青年人才论坛”,其中“创客论坛”活动在社会化承办模式上做出了探索。着眼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提升,组织举办了首期城中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班。在教育系统探索开展“校长有约”、“主任有约”活动,搭建了专业技术人才间的交流学习平台。
  2016年,城中区为做好组织工作,围绕中心精准谋划、服务大局精准发力,确定了全区组织工作重点任务。
  把握一条主线,树立“从严治党”新常态。紧紧围绕全省“131”总体要求、全市“12315”总目标和全区新定位,立足主业,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这一主线,坚持从严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从严抓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从严抓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部门自身建设,为全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和实现中区新定位、谱写建设“幸福西宁”中区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一个主题,践行“两学一做”新要求。将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一主题作为党员教育的“龙头”工作来抓。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开展学习教育,坚持两手抓,防止“两张皮”。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听党的话,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行动上,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真正把“两学一做”抓在平常、融入日常。
  抓好两个重点任务,实现“选优配强、固本强基”新发展。一是集中精力做好换届工作。按照省、市、区委统一部署,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功能为重点,切实提高换届工作质量,把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贯穿始终,加强宣传教育、警示预防,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全力配合市上做好区级班子换届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好总寨镇换届工作。二是持续深化“三基”建设。按照省市区“三基”建设“四年上台阶”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政治和服务功能。从构建职责体系、推行项目化党建等方面打牢基层组织。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基础工作达标等方面强化基础工作。从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和开展党员干部培训等方面提升基本能力。
  强化四个基础支撑,开创“从严治吏、夯基筑垒、聚才引智、凝心聚力”新局面。一是突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执政骨干支撑。全面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机制和“三审二核二报”工作实施办法,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城中区干部考察员队伍,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和选人用人工作水平。从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加大“三超两乱”问题整改入手,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提醒函询诫勉和谈心谈话等制度措施。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诚信档案,注重领导干部“痕迹管理”,着力提升干部档案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强化基层基础支撑。进一步提升“南川党建核心示范区”功能,着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均衡发展。探索基地+企业+单位+学校+社区党组织共建的方式,逐步形成共同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党建新格局。实现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户的“双帮”全覆盖。争取建成龙泰、福禄巷南社区和泉尔湾塬现代农业示范园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探索“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村(社区)”的党员教育联动模式。完成4个社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续建工程,3个社区(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和1个村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布置工作。推广“指尖微管站”、街道党建网等典型做法,探索开创城中区“智慧党建”新常态。三是集聚人才资源,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注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针对不同领域、层次的人才精准施策,发挥人才作用。深入实施6个类别的人才工程,激发现有人才活力。积极对接省外专家资源,围绕全区生态文明、经济改革等重点发展领域,推进柔性引才工作。增强人才工作政策和环境吸引力,注重加强体制外人才的联系服务。完善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服务链条建设,优化基地基础服务功能,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四是坚持从严管理,强化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支撑。努力把组织部门打造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大力发扬“安专迷”精神,引导组工干部主动向党中央、省市区委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以增强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互联网+”等多元化的学习实践方式,切实提高组工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组工干部发展,以强化组工团队的协作意识和拼搏精神为目的,打造优秀组工文化品牌,提升“三个之家”的建设水平,不断激发组工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增强组织部门的向心力、凝聚力。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大通县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县脱贫摘帽”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体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努力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了一条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大通路径”。  抓组织领导,强机制保障。全县上下持续深入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市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改变生活,网络引领未来。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CNNIC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已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手机网民规模达5.94
<正>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是国家重要生态保护项目三江源保护工程的组织实施单位。近年来,省生态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