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对中小学生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现代教学讲究的是让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乐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地理学科的知识广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幽默带入地理学科的授课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语言 幽默 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在教学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将教育的核心转向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会学习,快乐学习,因此,老师在地理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语言的幽默,就显得十分重要。地理学科的内容广泛,不仅研究地理环境,而且还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集自然,人文,地理于一体,知识面广博,老师将语言幽默带进课堂,不仅能够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更加快乐且有效的学习,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地理教学中语言幽默的特征
1.语言幽默要与教学的内容,目的相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幽默时,要紧扣教学的内容,不能偏离教学目的,合理利用时间,不能东拉西扯,将教学内容,目的抛之脑后。教师要清楚,语言幽默的运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要与教学内容和目的做充分联系。
2.语言幽默的运用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老师的授课对象是学生,在将语言幽默带进课堂时,就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程度,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幽默。对于初中学生的地理教学,由于学生还不能够理解较深层次的教学幽默,就要以学生的思维及他们的情感体验作为基础,制定他们可以接受理解的教学计划,若老师考虑不到这一点,那么幽默教学的方法也会失去其意义和价值,学生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运用幽默教学时,还要坚持适度的严责原则。幽默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和谐的情感关系,体现在融洽的课堂氛围,若没有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和情调,那么语言幽默教学也难以起到其该有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分寸的把握,适当修饰自己的语言,坚持适度严责,这样就不会脱离教学内容和目标,使幽默教学的价值充分体现。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语言幽默教学的途径和意义
1.在对学生进行暗示时,改变对提示语的暗示方向,使学生原本的期望突然落空,产生幽默效果。比如老师在讲授火山地震时,可以引用“日本在地震的预报中耗时六七年,耗费三十多亿,最后得出结论,准确的预报地震——”,学生对结果充满好奇,“是不可能的”,结果出人意料,学生捧腹大笑,达到了很好的幽默教学,使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同时也让学生很好的认识到了预报地震的难度。
2.故意错用字词,成语。如在讲述地球半径时,可以先对学生发问,“现在形容一个人狂妄自大常常怎么说?”“不知天高地厚”,随后老师可以再讲述道,“大气层的厚度是两千到三千米,地球半径为6371米,现在我们就知道天高地厚啦”,这样的语言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知识点。
3.对学习情景进行巧妙的设计,可以将之前的情景还原,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在感到新奇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欲,在讲述知识时,适当举例,比如人类大肆砍杀树木,鸟类失去了栖息地,设置这样的一个情景,就容易让学生记住保护树木和森林的重要性。
4.对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在地理教学中,能够直接运用于幽默教学的素材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并对其进行构思。太平洋真的太平吗,里海是个海吗,多运用这种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扬趣味化的记忆,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例如在讲解民工流动时,就可以引用“农村包围城市”“孔雀东南飞”等名词并加以幽默的讲解,就会使学生的情绪一下活跃起来,在学生的心理,思维活动上同样产生效应。
6.老师在语言上要巧妙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反语等,幽默的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的学习疲劳,增强记忆,更容易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此外,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也要制造幽默,若学生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引用季风对降水的影响来比喻,若是季风也这样迟到早退的话会怎么样呢?这样比直接批评学生产生的效果要好的多即对学生进行了应有的教育,又使课堂秩序得到调整,课堂氛围友善。
7.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机智。幽默教学具有突变性,要求老师的头脑一定要敏锐,不断创造灵感,为课堂授课制造幽默,长年累月,便可运用自如。
总之,简单来说,要想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就必须要快乐的教学,若教师将自己愉悦的情感带入课堂,充分运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构建起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自身品味,充分发挥语言幽默的强大效力。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语言 幽默 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在教学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将教育的核心转向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会学习,快乐学习,因此,老师在地理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语言的幽默,就显得十分重要。地理学科的内容广泛,不仅研究地理环境,而且还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集自然,人文,地理于一体,知识面广博,老师将语言幽默带进课堂,不仅能够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更加快乐且有效的学习,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地理教学中语言幽默的特征
1.语言幽默要与教学的内容,目的相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幽默时,要紧扣教学的内容,不能偏离教学目的,合理利用时间,不能东拉西扯,将教学内容,目的抛之脑后。教师要清楚,语言幽默的运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要与教学内容和目的做充分联系。
2.语言幽默的运用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老师的授课对象是学生,在将语言幽默带进课堂时,就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程度,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幽默。对于初中学生的地理教学,由于学生还不能够理解较深层次的教学幽默,就要以学生的思维及他们的情感体验作为基础,制定他们可以接受理解的教学计划,若老师考虑不到这一点,那么幽默教学的方法也会失去其意义和价值,学生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运用幽默教学时,还要坚持适度的严责原则。幽默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和谐的情感关系,体现在融洽的课堂氛围,若没有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和情调,那么语言幽默教学也难以起到其该有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分寸的把握,适当修饰自己的语言,坚持适度严责,这样就不会脱离教学内容和目标,使幽默教学的价值充分体现。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语言幽默教学的途径和意义
1.在对学生进行暗示时,改变对提示语的暗示方向,使学生原本的期望突然落空,产生幽默效果。比如老师在讲授火山地震时,可以引用“日本在地震的预报中耗时六七年,耗费三十多亿,最后得出结论,准确的预报地震——”,学生对结果充满好奇,“是不可能的”,结果出人意料,学生捧腹大笑,达到了很好的幽默教学,使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同时也让学生很好的认识到了预报地震的难度。
2.故意错用字词,成语。如在讲述地球半径时,可以先对学生发问,“现在形容一个人狂妄自大常常怎么说?”“不知天高地厚”,随后老师可以再讲述道,“大气层的厚度是两千到三千米,地球半径为6371米,现在我们就知道天高地厚啦”,这样的语言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知识点。
3.对学习情景进行巧妙的设计,可以将之前的情景还原,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在感到新奇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欲,在讲述知识时,适当举例,比如人类大肆砍杀树木,鸟类失去了栖息地,设置这样的一个情景,就容易让学生记住保护树木和森林的重要性。
4.对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在地理教学中,能够直接运用于幽默教学的素材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并对其进行构思。太平洋真的太平吗,里海是个海吗,多运用这种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扬趣味化的记忆,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例如在讲解民工流动时,就可以引用“农村包围城市”“孔雀东南飞”等名词并加以幽默的讲解,就会使学生的情绪一下活跃起来,在学生的心理,思维活动上同样产生效应。
6.老师在语言上要巧妙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反语等,幽默的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的学习疲劳,增强记忆,更容易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此外,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也要制造幽默,若学生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引用季风对降水的影响来比喻,若是季风也这样迟到早退的话会怎么样呢?这样比直接批评学生产生的效果要好的多即对学生进行了应有的教育,又使课堂秩序得到调整,课堂氛围友善。
7.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机智。幽默教学具有突变性,要求老师的头脑一定要敏锐,不断创造灵感,为课堂授课制造幽默,长年累月,便可运用自如。
总之,简单来说,要想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就必须要快乐的教学,若教师将自己愉悦的情感带入课堂,充分运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构建起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自身品味,充分发挥语言幽默的强大效力。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