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高效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走入教育领域,被教师应用作为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教学方式的丰富,其中包含几何画板、交互一体机等多种多媒体展示方式和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更有效的多媒体手段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形象化展示较为抽象的高中数学理论概念、几何图形,方便学生更有效的进行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通过多媒体构建更多为学生进行实操解题、知识点整理归纳的方式,通过生动化的展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实现学生高中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将从多媒体应用的实际意义、现状和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等多角度,探讨应用多媒体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化的方法和应用方向,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多媒体    教学策略
  引言:
  作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多媒体技术,其应用时间较长、应用方向较多,但由于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和所选择应用的教学环境、教学环节不同,在实际运用该教学手段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第一,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规划性,无法实现应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高中教学的重难点的目的。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希望将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涵盖和全面展示,忽略了对重点部分的表达和各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在讲述过程中通过对PPT的快速翻页加快教学进程,忽略了对学生思考时间的准备;部分教师制作的多媒体展示课件对展示的技术手段过于重视,导致花样繁多的展示手法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降低了学生对知识内容本身的关注,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甚至需要教师额外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秩序和课堂秩序的组织。
  第二,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忽视了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和引导,让学生跟随课件展示节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整理,不能实时关注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困惑点和疑难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课堂整体教学质量不佳,学生无法实现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降低了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部分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调动和培养,完全运用多媒体代替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观察演示结果时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实操能力的模拟,无法通过具体的实践应用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总结和个人学习技巧的提升,降低了学习的能动性,也直接影响了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展现。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观察和了解班级学习状况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展现状,及时发现问题,挖掘其背后原因,并针对具体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化应用。
  一、多媒体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内在因素,教师应该应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求角度出发,遵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将多媒体技术中图片、声音、动画、情景视频展示等多种优势与原有的数学理论知识、概念问题等进行有效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对具象知识和表象内容进行有效的观察、信息提取整理、内在联系的概括分析中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和自主探索,激发学习欲望,锻炼学习能力,调动学科思维。
  1.2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数学知识中的理论内容较多、抽象化内容较多,如果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表述和讲解难以使学生进行准确把握。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时,可以依照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以更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描绘,让学生观察生活常见物或生活现象,以学科思维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并通过动态性的展示,将抽象的几何图形、数学概念与生活场景相联系,让学生更好的突破知识重难点,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和网络,再遇到相应的问题时可以自动加入原有知识结构,实现举一反三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发展人才,教师应该依照时代背景进行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掌握传统理论知识,更可以活跃个人思维,运用发散思维、抽象思維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知识的优化、整合和再加工,在所提供的情境中创新知识的学习方式和应用方式。
  如利用多媒体将最新的知识、相关新闻信息、热点现象进行整理和运用,让学生用数学观点进行解析和探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并用多媒体形式自行进行解题方法的创新构建,并在实践中验证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优化创新学习方式。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现生活实际场景或物体,实现数学概念的具体化展示
  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讲解和应用方式的引导,意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构建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空间,通过观察表象问题实现对本质内容的准确获取,并通过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推导出正确的解题方式,培养科学的思维和发展观念,并实现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调动。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教师可以直观展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场景或身边的物体,让学生找到不同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相关内容,并试着推导本课的数学概念,教师再进行概念的讲授,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再遇到相关问题时也可以应用类似方法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将抽象化的概念以形象化的展示方式进行升华。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汽车、景观、建筑的平面展示形式,再依次展示其三维立体展示形式和可找寻到的模型构建图纸,丰富对其内部空间、外在形象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将类似的图形进行对比,找到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试着进行数学概念中心点和中心含义的推导,教师在学生完成初步知识体系的搭建之后,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具体知识点和知识内容,对照学生自我总结的部分进行相同点的升级和遗漏点的补充,实现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有效转变,帮助学生在具象化环境中实现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理解与掌握,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   2.2通过动态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学科是关于图形符号和数量符号的有效学习、信息的整理、同类问题的知识总结与归纳,在此过程中可以實现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提升和构建,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个人思维品质的提高,为后续学习能力进行有效铺垫。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化特点,将平面化的知识和文字化的内容进行立体展示和动态展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展示环节、展示过程,对比分析其中的变化部分和不同点,实现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讨论能力、假设问题解决方法、归纳信息中心含义并解决问题一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构建,利用多媒体实现知识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学科知识之间的互相应用,用动态展示的方式使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如引入化学学科知识中关于细胞分裂和衰变的内容,用动态图片实现对化学内容的具象化展示,让学生试着用数学学科思维观察其中的不同点和分裂过程,再引入本课关于指数函数的概念意义,请学生试着用基本的函数表达方式进行化学内容的展示。在学生第1次完成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继续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学生所构建的函数内容,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结果的错漏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学习效率,并二次进行实践,通过反复的实操,让学生在分析信息、整理信息过程中优化个人学习技巧,提升原有的知识结构。
  2.3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环节
  高中数学知识由于其理论化、抽象化更强,难免让学生产生畏难的学习情绪,消极的学习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教学氛围,还会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意愿,并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实现对知识更好的理解与应用,在学习成就感的带动下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整体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现“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不可能发生事件,通过趣味化和夸张的表现手法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去思考类似事件发生的几率大概是多少?必然发生、必然不会发生、可能发生也不可能发生的概念表述和内涵,在积极热烈的探讨中引导学生走入课堂环境,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带动下产生深入探讨知识的意愿,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生活现象、生活问题的解析。
  2.4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互动形式,实现教与学角色的转换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迫于学习压容易对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既不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安排,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
  而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多媒体交互机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课堂上的教师、学生角色的互换,鼓励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准备以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知识的简单讲述和整理,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课程安排,并通过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应用先进技术扩充个人知识结构、知识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更正确的使用网络新兴技术。
  例如,在教学“函数与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本课内容的基本梳理,并运用网络资源找到与应用函数方程进行解题的相关教学内容,在课上先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进行本课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在不同角度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形象化展示较为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将生活化情景带入教学课堂,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实现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开凯.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033):219-221,225.
  [2] 郭萍芬.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3, 000(009):86-87.
  [3] 董盼盼.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20(28):72-73.
  [4] 吴聪. 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 2017(29):202-202.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及更多业务的云化需求,政企客户对专线业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运营商需要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来应对,这需要提升网络智能化,并构建云网一体的能力,需要SRV6技术来代替传统的MPLS网络。  【关键词】 云网一体 SRV6 运营商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及SDN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全面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对于运营商而言,技术的不断演进就要求不断的对网络架构进行调整,从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对于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并且社会各界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特别是对于技术型人才有着较大的缺口。这就使得从事专业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越发的凸显出来。对于目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变革。本文以计算机教学为例,对如何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
【摘要】 处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与其他教学手段不同的是,这种教育需要大范围的推广,因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在法制课程与道德课程当中,初中生更应建设好个人精神、人格品质等,避免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一定的影响。现阶段这方面受到的关注也在不断地提升,在对学生展开德育教学相关重点课程时,更应该保证课程质量和教学成果。本
【摘要】 针对部分暂无手机网络信号区域语音通信需求,归纳了适用于局域环境下常用的语音通信系统,对该方面有应用需求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局域环境 集群通信 4G通信 Mesh自组网通信  引言:  我国陆域辽阔,海域广袤,目前仍然有部分戈壁荒漠或者偏远海岛绝迹人烟,甚至没有手机网络信号。在这种环境中开展短期科学考察、工程建设、矿产开发等活动,参与人员需要统一指挥、协调工作,然
【摘要】 在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现代化社会中,互联网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互联网+更是渗透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所有角落。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事业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对高中数学也要引入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效率,促进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 高中数学 改革措施  引言: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资
【摘要】 疫情期间,支教新模式逐渐浮出水面。全国各地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暑期支教同样如火如荼开展。往年,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团队到G市各乡镇开展暑期支教,为留守儿童带来了新知识与温暖。以支教模式,开展教育扶贫,促进当地教育发展。今年,他们探索新支教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支教模式融合,将线上网络教学资源与线下资源整合,有利推动支教模式创新发展。本文将以G市某团队线上线下支教双模式为例,探究线上线下双模式
【摘要】 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产生的全新教学方式,将其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能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确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本文在阐述任务驱动法内涵及教学作用的基础上,就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原则展开分析,并指出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的具体策略。期望能实现任务驱动法与计算机教学的有机结合,继而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职
【摘要】 本文针对5G无线通信网络及关键技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先分析了5G网络的内涵及特点,接着探讨了5G的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最后论述了5G通信网络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5G无线通信网络是新时代发展的新技术,和4G相比,5G无线通信网络在传输速度、传输容量、延迟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在医学、航空、工业生产、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  【关键词】 5G 无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