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养的培养。目前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工程,从单纯地追求分数上升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越来越引起了数学界的关注。
一、追求分数是普遍现象
现实的社会中,分数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衡量成功的标准。每年高考状元的大肆宣传其实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最佳体现。高校扩招后,高考的比拼由"上线率"变为"重点率",而重点还是按分数划定的,只要高考存在,分数就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分数的重要性就不容置疑,我们还是处在"分数决定未来"的阶段。为了分数,很多学生昏天黑地地补课,教师不得不采取各种办法把知识灌输给自己的学生,把学生推进"题海战术"的深渊,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数学成绩。单纯追求分数的教育实质上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本无法体会到数学教学的快乐,学生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数学,相当数量的学生因过不了数学这把"筛子"而有了"失败者"的心态。
二、为什么学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究竟何在?
其实我们都在问一个很低级的问题,为什么学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究竟何在?很多中国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做题,应付考试,没什么用处,很多的数学教师也不一定清楚为什么学数学。数学家李大潜说过:"在工作中真正需要用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结论其实并不很多,但所受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仅仅将数学作为知识来学习,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就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意义."日本一位数学家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教学,通常在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具体地说:
1.通过学习数学,对数学学科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在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包括对数学带来的美感,有一个基本的认同和体会。因而对数学有一种仰慕和敬重,有一种向往和热爱,有一种亲和力。
2.通过学习数学,特别是通过数学严格的训练,能逐步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一些优良的素质,造就自己的数学修养,对今后一生的发展都会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通过学习数学,不仅积累了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掌握了必要的工具和技巧,而且提高了将数学有效地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种种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今后能够和他人合作或想到和他人合作,运用数学思想和工具来解决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三、什么是数学素养
英国大学里,律师专业的学生至今要学许多数学课程,尽管律师与数学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但是,经过严格数学训练,能使人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种严格而又精确的思维习惯,所有这些都是成为一个好律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美国西点军校,许多高深的数学课程都是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并不在于未来的实战指挥中要用到这些数学知识,而是基于以下考虑:只有经过严格的数学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把特殊的活力与灵活的快速反应互相结合起来。
柏拉图在雅典学院的门口大书"不懂几何学的人不得入内"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素养?南开大学数学科学院副院长顾沛这样解释道,通俗地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1.树立明确的数量观念,"胸中有数",会认真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及其变化规律。
2.提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头绪纷繁的工作。
3.数学上的推导要求每一个正负号、每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含糊敷衍,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习惯。
4.数学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广泛)的结论、最低的条件(代价)以及最简明的证明,可以使学生形成精益求精的风格。
5.使学生知道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6.可以增强学生拼搏精神和应变能力,能通过不断分析矛盾,从困难局面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
7.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逐步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8.使学生具有某种数学上的直觉和想象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能够根据所面对的问题的本质或特点,估计到可能的结论,为实际的需要提供借鉴。
四、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现在教育制度的自主招生,平行志愿的实行,其实就在努力探索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途径与方法。大量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提前进入大学的门槛,也在改变人们对分数的理解。成功者的体会指导我们:
1、无论是弘扬数学文化,还是培养数学教养,都应该是也只能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必须以认真学习数学知识、严格加强数学训练作为载体来完成的。
2、一定要使数学文化的思想融化到现有的数学课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自觉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養成良好的数学教养。
3、教师可以抓住一些数学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起过或(和)起着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内容来充分阐述,学生能主动地接受与学习,也就一定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了,培养数学素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追求分数本身并没有错,分数是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的量的描述,它比等级评价更精确,更能刻画学生在数学上的个体差异,追求分数有强大的社会文化支持。只是我们在注重分数的同时,也应该渗透素养的培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数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我们有责任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努力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变化。有总是从无开始的,从追求分数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养的培养。目前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工程,从单纯地追求分数上升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越来越引起了数学界的关注。
一、追求分数是普遍现象
现实的社会中,分数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衡量成功的标准。每年高考状元的大肆宣传其实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最佳体现。高校扩招后,高考的比拼由"上线率"变为"重点率",而重点还是按分数划定的,只要高考存在,分数就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分数的重要性就不容置疑,我们还是处在"分数决定未来"的阶段。为了分数,很多学生昏天黑地地补课,教师不得不采取各种办法把知识灌输给自己的学生,把学生推进"题海战术"的深渊,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数学成绩。单纯追求分数的教育实质上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本无法体会到数学教学的快乐,学生也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厌烦数学,相当数量的学生因过不了数学这把"筛子"而有了"失败者"的心态。
二、为什么学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究竟何在?
其实我们都在问一个很低级的问题,为什么学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究竟何在?很多中国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做题,应付考试,没什么用处,很多的数学教师也不一定清楚为什么学数学。数学家李大潜说过:"在工作中真正需要用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结论其实并不很多,但所受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仅仅将数学作为知识来学习,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就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意义."日本一位数学家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教学,通常在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具体地说:
1.通过学习数学,对数学学科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在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包括对数学带来的美感,有一个基本的认同和体会。因而对数学有一种仰慕和敬重,有一种向往和热爱,有一种亲和力。
2.通过学习数学,特别是通过数学严格的训练,能逐步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一些优良的素质,造就自己的数学修养,对今后一生的发展都会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通过学习数学,不仅积累了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掌握了必要的工具和技巧,而且提高了将数学有效地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种种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今后能够和他人合作或想到和他人合作,运用数学思想和工具来解决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三、什么是数学素养
英国大学里,律师专业的学生至今要学许多数学课程,尽管律师与数学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但是,经过严格数学训练,能使人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种严格而又精确的思维习惯,所有这些都是成为一个好律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美国西点军校,许多高深的数学课程都是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并不在于未来的实战指挥中要用到这些数学知识,而是基于以下考虑:只有经过严格的数学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把特殊的活力与灵活的快速反应互相结合起来。
柏拉图在雅典学院的门口大书"不懂几何学的人不得入内"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素养?南开大学数学科学院副院长顾沛这样解释道,通俗地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1.树立明确的数量观念,"胸中有数",会认真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及其变化规律。
2.提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头绪纷繁的工作。
3.数学上的推导要求每一个正负号、每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含糊敷衍,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习惯。
4.数学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广泛)的结论、最低的条件(代价)以及最简明的证明,可以使学生形成精益求精的风格。
5.使学生知道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6.可以增强学生拼搏精神和应变能力,能通过不断分析矛盾,从困难局面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
7.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逐步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8.使学生具有某种数学上的直觉和想象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能够根据所面对的问题的本质或特点,估计到可能的结论,为实际的需要提供借鉴。
四、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现在教育制度的自主招生,平行志愿的实行,其实就在努力探索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途径与方法。大量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提前进入大学的门槛,也在改变人们对分数的理解。成功者的体会指导我们:
1、无论是弘扬数学文化,还是培养数学教养,都应该是也只能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必须以认真学习数学知识、严格加强数学训练作为载体来完成的。
2、一定要使数学文化的思想融化到现有的数学课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自觉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養成良好的数学教养。
3、教师可以抓住一些数学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起过或(和)起着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内容来充分阐述,学生能主动地接受与学习,也就一定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了,培养数学素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追求分数本身并没有错,分数是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的量的描述,它比等级评价更精确,更能刻画学生在数学上的个体差异,追求分数有强大的社会文化支持。只是我们在注重分数的同时,也应该渗透素养的培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数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我们有责任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努力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变化。有总是从无开始的,从追求分数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