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疏导幼儿消极情绪的策略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o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极情绪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不能及时地帮助缺乏心理疏导认知的幼儿疏导消极情绪,极易造成幼儿消极情绪的极端化,使幼儿出现焦躁、狂躁等心理问题。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应该对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的教育实践引起相应的重视,并将其作为重点教研课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协调疏导消极情绪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疏导消极情绪;幼儿园教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005
  
  由于幼兒的心理处于初步的成长阶段,其心理环境较为脆弱,常常因为一些细微的事件而产生特定的消极情绪。而幼儿又不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问题疏导能力,这使得幼儿难以正确应对自身的消极情绪并及时自主疏导,导致消极情绪的积压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具备专业心理教育知识的幼儿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的责任,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幼儿协调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多项因素,以此完成对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
  一、建立师生良性沟通关系,聚焦幼儿情绪源头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不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问题疏导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具备专业心理教育知识的幼儿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的重要责任,辅助幼儿正确地对待消极情绪,并一定程度上引导幼儿掌握自主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为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起和谐互信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与幼儿构建良性的沟通环境。通过幼儿教师与幼儿的良性沟通,幼儿教师能够在沟通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出自身具体的消极情绪以及找到幼儿消极情绪的来源,进而在沟通中聚焦幼儿情绪的源头,利用科学的引导方式辅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
  例如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可以对幼儿的日常状态保持关注,并在幼儿的状态出现与以往明显的差异时,及时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在教师亲切的交流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并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逐渐说出自己近期内状态变化的原因。而教师在幼儿说出如近期因挫折而情绪低靡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后,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幼儿认识到在生活中以此挫折并不能永远地打败我们,帮助幼儿重新建立起信心,勇敢地直面挫折与自身的消极情绪,继而帮助幼儿完成消极情绪的疏导。这一沟通的过程既能够使幼儿直面自身的消极情绪,又能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一部分疏导情绪的方法,使其能够在未来遇到情绪的过程中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
  二、组织幼儿开展趣味活动,缓解幼儿消极情绪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除了对幼儿进行语言层面的直接疏导之外,幼儿园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开展趣味活动的形式,利用客观活动的组织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到趣味性强的游戏等活动之中,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心理状态的调节,帮助幼儿缓解自身的消极情绪。
  例如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能够置身于集体环境之中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为幼儿创设和谐团队环境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幼儿在游戏形式的吸引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趣味游戏的过程中,冲淡幼儿的消极情绪,还能够使幼儿在与团队成员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努力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使其幼小的心理环境受到集体的乐观情绪影响,实现消极情绪的消解。
  三、协调家庭生活和谐环境,感化幼儿心理因素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辅助幼儿心理健康发育,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园班级和谐环境的建设外,还应该积极地与幼儿的家长建立合作共育关系,呼吁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起对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并辅助家长创设起家庭和谐环境的建设。通过家校共育关系的建立,能够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协调好其家庭生活因素,并与班级环境共同构建成完成的客观心理成长环节体系,对幼儿的消极情绪等心理因素进行感化。
  如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交流工具与幼儿家长建立起具有时效性的沟通关系,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家长重视起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关注,辅助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多与幼儿进行沟通,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教育,以此为幼儿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之下,幼儿消极的情绪能够更多地受到家长关爱的感化,或是在家长的引导下于家庭教育环境中得到有效的疏导,以此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校园教育共同构成了环形的和谐教育体系,使幼儿能够在客观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摆脱消极心理。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首先明确消极情绪为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做好对幼儿实际心理成长状况的分析,以此作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策略,使自身的引导职能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之中,辅助幼儿的消极情绪疏导。
  
  
  参考文献
  [1]孙璐,吕国瑶,刘晓晔.引导教师有效调节消极情绪[J].福建教育,2018(21).
  [2]晁岭梅.探索有效培养幼儿情绪调适能力的具体措施[J].商情,2017(18).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中的知识大多要通过计算才能获取。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准确?本文将做详细探究。  关键词:教学模式;算理算法;基本技能;计算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90   计算在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每一
期刊
摘要: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群体协作,研究交流,知识技能互补,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索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  关键词:转变观念;合作学习;合理分组;优化评价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88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使用合作学习,
期刊
摘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础数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应运而生。由于小学生的运算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强,数学部分抽象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数学学科素质的提升,为易于学生理解,增强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生活情境被大量应用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入手,了解更新教学方法后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总体研究生活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学习难度与其他学科相比也较高,且六年级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较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则更高。目前,对于小学阶段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就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掌握良好的解题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在对小学六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期刊
摘要:名著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在初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本文以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为例,具体分析如何在农村初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为各地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典阅读;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指导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93  相较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世界
期刊
摘要:习作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习作教学引起重视,从而培养学生进行习作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教学活动当中,为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增添助力,而本文将会对如何指导小学生习作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直观情境;积累佳句;实际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导致我国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利用趋于紧张,公民的身体健康需求与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构成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绿色道路,有效缓解了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单一供给方式等实际问题,也逐渐暴露出公共空间建设工程“以车为本”、人行空间不断被压缩等不良现象,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违背了打造“宜居城市”的初衷。在我国,以城市绿地为主导的休闲运动占主导地位,但是关于生态绿道发展的
期刊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来说更是如此。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量大任务重,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做到,利用信息工具,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同时开展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还应引导学生注重总结反馈的过程,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对音乐的感知品味以及感情的投入和表现的过程,它既包括欣赏者对于音乐包含感情的体验,又包括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的共鸣。有效的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它对于孩子们乐感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激发兴趣;多媒体;情感体验;欣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91   欣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活动,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这充分说明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所具备的重要作用。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增强其对生活问题的认知度,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并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案,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开展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