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新诗的传播

来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虽然处在战火前沿的原有文化重镇陆续沦陷,使得原有的现代新诗传播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但依赖于经济、文化、教育及人口聚集而发展起来西南大后方,为新诗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土壤。其中,全面抗战的八年,重庆、桂林、成都、昆明等地的出版发行机构占全国80%以上,迁入和陆续新增发行报刊总数约达到2000余种,这为新诗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基础。而在战时特殊生态和特殊条件制约下出于抗战救亡文艺动员工作的需要,也迫使诗人们因地制宜、克服资源限制,拓展形成了诗朗诵、街头贴诗等新诗传播途径,促进了新诗传播和大众化运动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4种检查方法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经IVP、超声、MRI、螺旋CT检查,分析其敏感性。结果:静脉肾盂造
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大环境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8年7月拟诊肺癌的152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评价CT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比较肺癌CT灌注参数与肌肉
黄文,十岁读二年级!  黄文是一名很特殊的学生。父亲是个无业人员,父子俩靠领取低保过日子,母亲在他只有七个月大时就离开了,直到人口普查才发现,他十岁了,是私生子没有户口。居委会跟学校联系后,学校原来安排他读一年级,他觉得自己比别的同学高出了一个头,死活不肯读,后来安排他读二年级,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一年级的课程,他很聪明,到第二学期已有中等水平了。他的自理能力很好,父亲经常见不着面,没有钱买食
针对增量型超限学习机(increment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I-ELM)中大量冗余节点可导致算法学习效率降低,网络结构复杂化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层学习(multi-learning)优化克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