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引领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尝试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在目标实施方面,往往会陷入“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的困境之中,以至于目标模糊,学科理性缺失。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引领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尝试,恰恰是对语文教学理性的一种回归,通过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分解、探究、反馈,落实高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浅谈高中语文引领式教学实践的尝试与步骤。
  引领式阅读教学,是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既是基于目标学习理论而提出的教学范式,又是一种教学理念,其倡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领而不灌输,启发而不传递,督促而不命令,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1.目标引领,突出阅读理性
  语文阅读教学,切忌笼统整体感知而不能分析,切忌分析而缺乏整体统领,以至支离破碎,对文学形象的审美毫无感觉。在高中引领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既要感性审美,又要理性解读。《荷塘月色》作为写景抒情的典范之作,细细读来,一幅月色中的荷塘美丽景象,如在眼前;朦胧月色中作者淡淡的惆怅,如在心头,轻轻叹息,如在耳畔。通篇来看,语言优美而典雅,构思巧妙而独到,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在作者的笔下,月色与荷塘融为一体,实是一篇意味隽永而蕴藉无穷的美文。作者将荷塘与月色描写巧妙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以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写景抒情,形成文本特色。基于大纲要求与教材内容,设定总体目标为:感悟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诗化语言,理解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
  2.目标细化,落实阅读感性
  引领式目标从分解到体现要在问题设计之中,而具体目标的落实,要在语文情境与文本阅读之中。在核心目标的引领下,教师以学生的基础、能力、接受等特点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细化学习目标,或以问题设计的形式强调,或以情境创设的形式突出,或以阅读感悟的形式贯穿。从《荷塘月色》的教材分析中可以发现,语言与修辞是教学的总体目标。据之细化学习目标如下:①通读文段,概括大意,文段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美景;(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写荷塘月下美景)②在文段中找出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构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③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赏析其作用?“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等词的使用,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内在的韵律美。在语调方面,叠词的发音较轻,常常轻声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应和,渲染出一种淡雅而诗意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3.目标探究,关注阅读个性
  教师应通过课前设计、构思、论证,对教材的内在思路进行把握,并将其体现在目标探究方面。小组合作中的探究,往往是将个性化的阅读及心理活动,勇敢展示并积极分享,这既是合作精神的渗透,也是阅读个性的培养。在《荷塘月色》中,因为“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尤为关键,为此,教师不妨将其视为一个单独的教学板块,设计相应的学习内容,引领学生思考:“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深入句子内在语言逻辑深度解读,对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更容易得出结论: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教师再次引领,使学生进一步探究:荷塘四面,“蓊蓊郁郁”的树,“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是写景。针对这一荷塘月色之景,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探讨:你所看到的景物的色调是什么?流露了怎样的心情?学生通过深入文本的阅读,欣赏荷塘月色下的淡雅而朦胧的色调,感受作者的淡淡的哀愁。
  4.目标反馈,关注阅读效能
  引领式教学的成效如何,其教学实践的自我优化路径,需要在目标反馈环节中得以实现。在《荷塘月色》引领式学习中,作者在写荷塘月色之美景,却又暗含着情感的变化,从“心里颇不宁静”到在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接着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然而最后却以 “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终结全文。这种融情于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不但教材中有,其它散文中也常见,为此,教师可以拓展延伸,或引入课外语段,或佐以其它语段如“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热闹的蛙声与“我”宁静的内心相互映衬,用以检验学生对情景交融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当然,目标的及时反馈对于阅读效能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可以在文本阅读中渗透,可以在语文情境中强化,也可以在课堂练习中巩固。
  总之,新课标形势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从目标引领,突出阅读理性;目标细化,落实阅读感性;目标探究,关注阅读个性;目标反馈,关注阅读效能积极尝试并实践引领式阅读教学,进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君. 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郝志宏. 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10)
  【3】董宜忠. 谈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评价——读《宁静的课堂改革》有感【J】.中国校外教育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居多,留守儿童就多,以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跟不上。加上家中的课外读物匮乏,阅读量自然就少。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了《同步阅读》这本书,让每一位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人手一本。《同步阅读》一书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内容与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的内容同步。那该如何让学生爱上《同步阅读》,爱上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
研究生教务秘书在研究生学习科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原有的研究生教务秘书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管理方
现代科技在一步步发展,计算机也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所以,普及计算机知识是每位小学教师的责任。普及计算机知识便离不了信息技术课堂。为了让计算机课堂更高效,教师需要带动每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心理设计相与学生符合的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并且提升教师课堂效率。  一、激发兴趣,夯实小学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平常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
【摘 要】  语言是人们交流最重要的媒介,而语文学习便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是学生们最先接触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们培养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但是,现阶段教学下,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明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所以,探究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是目前的最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是中华人民学习母语最直接的学科,语文
本文在对广西永福罗田“百姓话”音系调查的基础上,借助语音软件—praat,对“百姓话”的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调域、调型、调值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对双音节变调进行分析,总结出变调规则。  百姓话单字调双字调变调广西永福罗田“百姓话”系属桂北平话,经实地调查,确定其声调有7个,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入声,因声母清浊的不同,入声又分为阴入和阳入。  一、关于“百姓话”声调的研究  关于“百姓话”声调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和难点所在,因此寻找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对策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提升初中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意义,并针对初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的学习成绩。但是在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将就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 运用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合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较高的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基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了全方面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合作学习这项新的教学法。本文从价值和实施两个方面研究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0.引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互助性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已经受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