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冲突,相反,汉语言文学教育本身就该归属于语文教育。但是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被割裂开来,在教育过程中过于重视语文教育却忽略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笔者结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在阐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应用和发展上的融合对接问题,希望能够促进语文教育水平的发展,满足新时期、新文化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
  相比于语文教育来说,我们不难发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教学内容是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而这些内容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二者本应该是一个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汉语言文学被割裂出去成为了一门单独的专业性课程。这种方式固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性能力,但是却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实现更多方面的共通和交流,应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这样才能够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精髓。
  一、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由于语文教育是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因此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一直有着不同看法,笔者从自身的实际工作出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认为现阶段的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区别于其它自然学科的人文性;二是很强的实践性;三是与实践相结合的生活性;四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性。而先阶段的语文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偏重知识点的教育却忽略了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掌握了知识,却无助于自身素质上的提高。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相比于语文教育来说,汉语言文学教育更侧重于写作、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可以说在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二者之间,汉语言文学教育处于一个“龙头”地位,因为它关乎到语文教育的习惯和质量。但是我国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缺少实践课程。教师虽然掌握了文学知识和教学方法,却由于教师经验不足,缺少实践,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很大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可能性
  从上文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补性关系,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因其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对语文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实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是可行的,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育目的上的对接。不论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发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者在教育目的上是有着共通之处的,因此欲实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育目的上的对接,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诗词歌赋的品读和学习,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能力,而在语文教育中也要把握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诗词歌赋的能力进行培养。
  (二)教育内容上的对接。在教育内容上,一直以来语文教育主要侧重于对整个语文知识体系的了解,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则侧重于对学生的专业性教育,但是二者的教育内容有一个共性就是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并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而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语文教师,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思想教学,只有先使教师具有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传递给学生,笔者坚信在未来思想教育将会成为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一个桥梁。
  (三)教育方式上的对接。在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进入了我国教育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学教学,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与网络的融合,再现当时诗人的写作情境和背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当下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将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有机的对接起来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我国在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笔者相信,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不断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一定会实现完美的对接,进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语文知识体系,而国家的社会主要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华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對接性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
  [2]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2013(05)
  [3]韩家胜,康佳琼.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语文建设,2014(20)
其他文献
“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儒效》 “Taoist, non-heavenly path, non-ground way, the reason why people also, the gentlema
期刊
普外急腹症是一种急性的疾病,而且对于它的病因也是十分多种多样的,因此在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的分析,并且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够确定病
近年来陕西各院校共建的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一些文化推广活动中引入了陕西地域文化特色,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总体来看对陕西文化资源的利用仍然不足.从传播效果出
文化产业的兴起,助推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基础理论的创新和转型。中共十八大一个重要“新提法”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表述为“五位一体”,而十七届六中全
期刊
被上帝揉皱的画稿rn上帝是一个画家.大地上的美景都是他的画作,有幸的人们都生活在他的画里,而我只奢望能在那画中漫游.rn我是一只不会飞翔的虫子,毫无厌倦地爬行在滇南的山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临床治疗措施,探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中医医院急诊重症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
摘要:2016年海南省开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大力展开“生态经济”建设行动,乡村组织发展生态旅游业,挖掘各地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魅力的旅游服务基地。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也不容忽视,比如规范的语言文字。普通话的推广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本文将探讨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对于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海南的实际情况提出推广普通话的措施。 
一、目前中专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与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由于中专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导致了许多老师在思想上就不重视,甚至将语文课程列于“副科”的位置,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目标性不强,盲目性较大.教学计划性弱,随意性较大的情况。  (二)教法与学法陈旧  教法陈旧,不知变通,照本宣科的老师也大有人在,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导意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虽然刻苦认真,由于学习方
1960年,父亲在大庆油田的荒原上打井.父亲站在钻台上,硕大的脑壳扣着一顶狗皮帽子,扶着刹把的手戴着一双湿漉漉的棉手套,腰里缠着一条循环着热水的水龙带.这种笨重臃肿的形象
摘要:太阳崇拜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崇拜的重要对象,在西南地区尤甚。绚烂多彩的三星堆及金沙文明、瑰丽的彝族文明在这一地区的文明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试对古蜀人和古彝族人的太阳崇拜做一个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太阳崇拜;蜀人;彝人;三星堆  太阳崇拜自古就有,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绝非我们所能想象。泰勒就曾说过,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都存在太阳崇拜。太阳是原始宗教信仰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愚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