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责任鸿沟——基于归因过程的分析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的行动责任既不能归咎于人类设计者或使用者,也不能归咎于人工智能自身.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设计者或使用者对人工智能的行动不具有引导性控制;二是人工智能系统自身不具有设定目的的能力.责任鸿沟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主体性问题,因此目前基于主体性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都面临着困境.责任鸿沟问题实际上产生于因果归因的过程中.这一归因困难不仅存在于责任鸿沟问题中,而且存在于关于人类主体行动的操纵问题中.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问题也是一类特殊的操纵问题,导致责任鸿沟问题与操纵问题的原因是,具有平等主导性的操纵者与被操纵者的行动机制所造成的平行叙事.通过对行动机制的抽象层次的分析,可以尝试对责任鸿沟问题及操纵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原点,有层次、分类别、成体系地展现了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质,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精神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作为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一环,由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创造,是连缀具体革命精神的历史链条、贯穿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精神脉络、反映党的奋斗历史的理论图谱.这一谱系的发展呈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