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殇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准备撰写年末最后一期卷首文章的时候,发生了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所以不能不把话题转移到这里来。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车祸,19个孩子在校车与大货车的迎头相撞中死于非命,景象惨不忍睹。更骇人听闻的是。这辆核定9座的面包车,里面竟然“装”进了62个孩子,全部非死即伤。
  之后的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悬念:领导指示批示,部门高度重视,通知迅速下发,会议及时部署,整治立即展开……举国通行的这样一套做法本身无可指摘,体现了一种应急响应机制的日臻成熟,但如果相关的举措总是发生在血淋淋的惨剧之后,还是让人无法释怀,因为这样的事故不是没有前车之鉴,也不是不可避免的。
  校车存在的问题已非一日,类似正宁的车祸悲剧在全国也不是一起两起。时至今日,每天都有无数不合格的校车,超负荷地承载着弱小的生命。穿行于城乡之间,在危险的车流之中时刻与死神玩着游戏。正宁的这出悲剧,并不属于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因为其中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发生这样的悲剧有着很大的必然性,即便不在正宁,也会出现在国内其他什么地方。很显然,各级政府理应对此早作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杜绝类似灾难的发生。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悲剧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华夏大地上不断上演。有一位从事校车问题研究的专家报料,近年来全国死于校车事故的学生多于死于矿难的人数。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事后怎样的“高度重視”,似乎都难以抒解人们内心的愤懑,批评之声不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现在街上行驶的所谓“校车”,车况好、不超载的基本不多见。要问为什么,说来说去两个字:差钱。好车买不起,只能“滥竽充数”;车多养不起,只能把一辆车当几辆用,把孩子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码放在里面。公众纷纷质疑:咱国家不是有钱吗?光美国国债就买了几万亿呢,每年花在公车上的钱也都是天文数字。为什么配备校车就差钱呢?美国虽然欠着咱中国人的钱,可人家的校车却是最好的,走在路上也是“最牛”的,其他车辆见了都得让行,靠得太近就是违法违章,而在我们这里最好的和“最牛”的都是一些有权有势的特权车。我们常常讲要和国际接轨,而真正需要接轨的地方却怎么也接不了轨,岂不怪哉?
  在我们的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看了这样的话,不能不感叹我们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他们生活在一张编织细密的美丽大网之中,走到哪儿都是温馨一片。而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一再地付出血的代价。比现实更残酷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明白贴在墙上的东西是靠不住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包揽“一切”,也没有人能够包揽“一切”,这里的“一切”不是必须如此的郑重承诺,只是表达“爱心”的宣传口号。然而弦子们终归会长大成人的。那时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一起起事故,一桩桩血案,让一拨又一拨天真烂漫的孩子魂归天国。他们远去的背影,很快就会在世俗的喧嚣中变得模糊不清,而我们却只能对着这样的一出出悲剧,一遍遍地发着无人理会的感慨。一次次地写下一些没有多少用处的文字,每念及此,实在是惭愧莫名。
  记得2008年“5·12”地震后,面对一所所成为瓦砾的学校,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如果一场如此强烈的地震,必须要房倒屋塌的话,我们宁可相信,承栽着那些花季生命的建筑是最后一个倒下去的,否则,我们的内心将永远无法安宁。而现在我们依然面临着同样的心灵煎熬。因为我们清楚,除了这些无助的孩子们,一辆9座面包车出事却有60多个乘客伤亡的“人间奇迹”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其他人群当中!对此,我们还怎么好意思说“一切为了孩子”?
  如何对待孩子,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不关爱孩子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为此,有人提议,在“三公”改革中,应该让校车成为真正的“公车”,享有最高的“特权”,从而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此言不差。如今“三公”消费饱受诟病,如果最好的公车变成了校车,相信广大群众是会衷心拥护的。
  尽管不愿看到一项制度的确立或措施的出台,总是在付出血的代价之后,但我们还是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够唤醒社会的良知,能够让各级政府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在其主导下彻底消除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严重安全隐患,使正宁悲剧不再重演,使孩子们的求知之路不再充满风险和辛酸。也许,这是我们面对未来必须要做的自我救赎吧!
  2011年即将过去,祈愿在新的一年里,这样的情景不再出现,这样的话题不再谈起!
其他文献
由于社会生活日益纷繁复杂,要想说清楚一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容易。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习惯了听之任之,对一些本该批判和质疑的现象熟视无睹,使其渐渐变成了为社会所接受的现实,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也就变得日渐淡薄,似是而非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对于一些事情的道德评价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边界。  比如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已成多年积弊,尽管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干预,依然得不到有效解
参照苜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衣壳蛋白基因vp39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约1.3 kb片段。通过将该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进行探讨。方法: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合理科学护理措施。结果:85例脑卒中患者中42例发生卒中后抑郁症,经过合理护理后42例患者症状均得以明显改善,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在官场”,这样的一个发现,既让人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感到意外,是因为它超出了一般的常识,通常人们都认为最大的高学历群体应该在学校和科研机构,而不可能在官场;说它又在情理之中,是除了近年来一些高学历人才热衷进入官员队伍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高学历成为官员升迁的一个重要砝码,因而也就成了许多官员的一种追求,而这种需求又很容易通过手中的权力变为现实,官员博士群体日益庞大也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在得到全社会的广泛热议,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这就是校长队伍的建设问题。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话虽显偏颇,但不为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身体力行者,校长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
前不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度征求意见,又一次引发民众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各种意见建议虽然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民众关注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  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时曾经指出,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但长期以来,教育公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一定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之外,全国范围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