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故事的弦外之音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68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决定6月底在芝加哥举行代表大会,并选出他们的总统候选人。当时美国民权运动的领头羊之一霍夫曼认为是个宣传“异皮士”运动的好机会,于是率众奔赴芝加哥,最终爆发冲突。《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讲的就是这场冲突的后遗症故事。具体说来,是以霍夫曼为代表的七位反越战和平聚会组织者,在冲突中被逮捕并接受审判的故事。影片早早交代了美国上层建筑的阴暗心理——他们恨不得不经审判就把这些人关进监狱,史称“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半世纪过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2020年又是一个美国大选年,这个发生在所谓民主美国的老故事显得特别有弦外之音。当年七君子和平抗议的申请一再被拒,他们占领了芝加哥城市公园,并最终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天道轮回,52年后的美国大选,又发生了大规模的“集体散步”事件,这一次特朗普的支持者们直接冲进了国会,新一轮审判在所难免,只不过后者与“君子”无关,倒是和“小人”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联。
  都说美国国会骚乱事件,撕掉了美国最后一块遮羞布。看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的人,或说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如果非要谈论美国民主的遮羞布,早在52年前的那场审判就被上层建筑撕成了一地鸡毛。不仅公诉人被上司下了死命令,大法官毫无法治社会的公义可言,连陪审团也是被精心设计过的。审判的结局基本提前写好,审判过程只剩下“七君子”发挥他们“奇葩说”之能事,怼天怼地怼法官。为期数月的审判,就像是一系列“异皮士”的脱口秀表演。

  说是“七君子审判”,其实还有第八位,即黑人组织“黑豹党”创始人西尔一同受审,法官甚至连律师出庭的机会都没给他,还一度殴打、捆绑、使他堵嘴出庭。法庭多少还给足了白人“七君子”基本的体面,但对黑人民权代表的“黑豹党”领袖,却是毫无民主、人权和法治可言。半个世纪前美国法庭对黑人的态度,一直照进了2020年美国举国动荡,可惜当年没有人喊出“黑人的命也是命”,而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也在“七君子审判”那年被害。
  冷战背景下的60年代,仿佛全世界都突然进入了青春叛逆期,美国的嬉皮士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捷克斯洛伐克的学生运动……尤其美国,嬉皮士、异皮士、新左派、黑人民权、摇滚乐队等齐聚芝加哥,最终以暴乱和审判为拐点,美国民运土崩瓦解,资本家和政治家躲进民主的虚壳中,成为横行霸道的寄居蟹。再看现在的美国,只有伟大的混乱,没有伟大的民主,美军所到之处,留下的是贫穷和战争。艾伦·索金和他的幕后推手此时推出这么一部影片,不知可否算是好莱坞的一个忠告或警告。
  萨莎·拜伦·科恩在片中饰演男配角,对位的角色正是霍夫曼。巧的是,由萨莎·拜伦·科恩编剧并主演的《波拉特2》也公映了。15年前的2006年,他主演的《波拉特》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位叫波拉特的哈萨克斯坦節目主持人赴美拍摄风光片,一路上洋相尽出的故事——本片有一个高级的反转,观众在影片最后才恍然大悟,出洋相的其实是美国人。当年有不少资深影迷提出,波拉特的做派,满满当当都是霍夫曼的影子,没想到15年后,萨莎·拜伦·科恩真的在《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化身为霍夫曼。
其他文献
再过几天,就是女儿玛莎的 10 周岁生日了。玛莎精心筹划了一番,打算在攀岩馆举办自己的生日聚会,已经向朋友们陆续发出了邀请。这天晚上,玛莎闷闷不乐地告诉我,她最好的朋友吉娜说自己恐高,不打算来。玛莎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你知道,妈妈,吉娜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她不能来,或者即使来了也不会玩得开心,我会觉得很遗憾。可是如果取消攀岩计划,一则消息已经普遍发出,二则我也不乐意这样做。”为此,玛莎嘟囔
摘要:目前,高中音乐教学结构日益完善,需要综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音乐技能、音乐鉴赏与创造活动,且要不断优化学生的审美情趣,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与情感发育状态,让学生真正实现全面进步。本文将从创设鉴赏情境,解放学生;关联现实生活,启发学生;完善审美讨论,突出学生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如何组织丰富的音乐鉴赏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效策略  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一直都是围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为了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学校越来越注重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方式,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发展更加全面的学生。本文基于终身学习视角,对家校合作路径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终身学习;家校合作;路径  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终身学习是指为个体和社会发展而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状况?作者认为可尝试探究性历史教学方式。探究性历史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以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义,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学生探究历史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着手,真正保证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初中历史是孩
隱瞒疫情、办公室霸凌、性骚扰女下属、威吓同僚……纽约州长科莫的“抗疫英雄”人设随着陆续揭露轰然坍塌。“史”乱“中”弃  台湾“立法院”所谓“三余吟社”闽南语吟唱汉诗开课,“立法院长”游锡堃致辞时将中华民族的历史胡乱编造,称唐宋不是中国,还声称现在讲的“中华文明”在学术上称为“东亚文明”,唐诗、宋词等都是“东亚文明”的一部分……荒诞言论引发岛内媒体痛批。蓝媒痛骂:彻头彻尾的伪史论!单“盗”直入  美
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德斌在闭幕式上道出了此次创新大赛的作用、以及上海金融国企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责任和担当。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的关键年。在2021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中,提到上海将在2025年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海的国资国企无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8月12日,历时
摘要:有人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无论是在什么年龄段的教育进程中,家长教育的作用都无法被取代。因此,中学教师需要借助家校合力对学生实施道德品质教育,以期建立家庭、校园一致的德育培养环境,进而有效地将学生培养成为道德品质高尚、道德素养健全的优秀中学生。  关键词:初中;家校互动;德育  家校互动能有效提升中学生德育的教育实施力度、保证学生们在家庭与校园的一致德育氛围中实现进步和成长。因此,
(2021年第2期)  上期关于量子力学的报道,是一个筹备了很久的专题,我也为此恶补了很多功课。可是对于一个文科生而言,要想进入这么高端的物理话题,的确是有难度的。我真的是像傅园慧一样用尽洪荒之力,试着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来解释这个看上去匪夷所思的量子世界。  當我满怀信心地把稿子拿给第一读者——我家先生——典型的理工男看时,他表示,没太看懂。  周二的编辑部意外地热闹,同事们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古诗博大精深,乃中华之国粹。但现阶段小学生对古诗的意境理解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它的抽象,导致学生往往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所谓“入其境,方能知其意。”意境就如山核桃里那美味的果肉,要品尝,就得剥开它坚硬的果壳,如何启发学生用智慧剥开这层坚硬的果壳,让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渐见灯明出意境”呢?我试图从古诗背景、音乐吟诵、借画悟诗、巧抓“诗眼”、以诗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