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现行培养方案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始创办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国的教育技术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是,在发展中却隐含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教育技术学培养方案的改革。
  关键词: 就业动态 教育技术学 培养方案
  
  一、对培养目标的分析
  
  本專业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软件、教育资源、教育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维护,学习支持,帮助服务等工作。
  这是大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有的学校偏重于理论的学习,有的偏重于技能的学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各种类型的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可以说是莫衷一是。例如,一些师范类院校,很可能侧重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媒体的设计与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等方面,而一些理工类,职业技术类或是军事类院校很可能侧重于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媒体的开发与维护等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等方面。
  
  二、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主要有: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视听教材的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原理等课程。分析这些课程的设置,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
  多数院校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12%—18%,并且可选修的课程类别少,只有单一的模块,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1]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必须打破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必要的选修课。
  2.课时安排不合理,有的课时过多,有的课时过少。
  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感觉到很累,但又没有学到他们想学的知识。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也为了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笔者觉得应该压缩一些课程的课时,比如,纯粹的相关理论课,可以适当压缩课时,或者调整课程安排。
  3.某些学科只注重理论学习,轻视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现实操作的训练。
  比如很多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开办了局域网构件技术,但是很少有重视技能的,特别是一些刚开办这个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而没有适时地给予实践的机会或者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造成学生们在面对具体的实例时,仍很茫然,不知所措。
  4.理论课与其对应的实验课相脱节,实验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在某些院校,课程安排都得听从学校教务处的,这无疑是统筹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将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统一、正规的秩序中来,对于统筹全局的教学能否顺利、平稳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这样集中的管理模式下,学校下属的各个二级院校就相应地失去了灵活自主的课程安排。通过我们自身的体会,以及走访调查,各个下属的二级院校或多或少地存在理论课与其对应的实验课安排脱节的情况。
  
  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师资队伍不健全,出现有课无人上、有人无课上、因人设课的现象。教育技术人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表现失常。教育技术就是使教学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是教育技术的“宣传队,播种机”,同时也是“示范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手段上首先实现现代化,在这场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育技术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教育技术系的教师和学生们交流时常常面对这样的提问:“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令教师身处尴尬的境地,确实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际上却非常切中要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现代教学思想作指导,没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仍然是用旧方法讲授新知识,仍有不少教师照本宣科,长篇累牍,甚至有的教师尤其是年龄稍微大点的教师更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用传统方式讲授“现代教学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同时也是我们的悲哀。我们的教师长年讲授固定的几门课,津津乐道,对教育技术学其它领域很少涉猎,讲授的内容陈旧,方法简单,对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方法也不甚了解,所以也就产生了讲投影幻灯课不用投影幻灯教材,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用计算机的怪现象,难怪有人感叹,在教学改革中思想最顽固的教师、教学方法最原始、教学手段最为传统的是搞电教的教师,满堂灌、“人灌加机灌”最严重的仍然是电教教师和计算机教师。
  虽然是每个学校都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但是在实行中却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学校是刚开办这个专业,教师结构还不是很合理,很多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但在技能方面就有所逊色了。在课堂演示中总是出现错误,课堂的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对电子教学媒体的利用总是不尽如人意,停留在表层;另外,很多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们不能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在学术讲座或者该专业所涉及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没有及时向学生们输送,专业建设问题多多。
  
  四、教育技术专业本身发展缺乏表准化的系统设计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有个别学校开始招收电教专业学生,到80年代中期发展到大约有10所院校,进入90年代中期达到30多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国家把专业设置的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后,各地兴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校如雨后春笋,到90年代末,大约达到60多所,每个省区一般有2—3所,有的甚至4所,现在全国究竟有多少学校设有这个专业,说明白的人不多。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固然是好事,但细细想来却有很大的忧虑。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它的自身规律,过快、无节制、无自律的发展很可能自毁长城。一些新招生的学校,本来师资、设备等条件就有限,但它的招生人数往往很多,每届100多人甚至达到200人,这样的自我膨胀,前景甚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有的院校都鉴于国家这些年的“扩招”政策,又出于学校利益考虑,例如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增加学校学科建设,增设新型专业,但又出于对学校财力及人力资源的顾及,所以多方筹办文科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投资较小、收益较快、不需大量实验设备与仪器,就人为加大该专业的文科性,理论性。以至于很多师范类院校、非师范类院校和一些专科类院校都很乐意筹办该专业,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一时间让人搞不明白。
  
  五、现代教学环境建设浪费严重
  
  这里所说的现代教学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常规教学媒体的购置,譬如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等;其次是指各种教学系统,譬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等。各级各类学校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现代教学环境大大得到改善,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大多建有各种教学系统,这些靠大量资金投入建设起来的系统,有许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一部分甚至是为达标、装门面而建成的,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校园网,这几年国家花费几十亿,在中学、大学里建了许多校园网,但真正用起来的、发挥效益的,为数不多,浪费非常严重。有的学校的校园网陈旧、漏洞太多、淘汰率太高,因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需要。所以校园网的建设,一要讲究时效,二要讲究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杰.现代教育技术与“3 1”模式高等师范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
  [2]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值得全体初中生为其付出全部的力量,用心学好这门课程,增进自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分析能力,令自我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好学生,令自己的未来
信息技术教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早在多年前,“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已经影响到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在新课标发展多年以来,对中小学计算机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大学面临着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 同时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社会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关键词: 现代大学 社会责任 教育责任 学术责任 国际责任    早期西方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有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
体育教学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可以更有效地发展他们的体育素质.并且因为学生主动性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增强,体育意识和体
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会更加的复杂,教学目标也会更加的全面.当代英语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自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