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引进栽培的日韩梨,为提高梨果品质和商品性能,其中采用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就是果实套袋。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发现梨果实套袋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梨果品质和商品性,直接导致了收益的降低。
1 存在问题
(1)套袋前喷施的杀虫、杀菌剂质量不理想。
(2)选用的纸袋质量差异大。
绝大多数果农在购买果袋时关注的只是纸袋价格,并不在意纸袋质量,往往买纸袋是越便宜越好,而便宜的纸袋大多质量较差。劣质纸袋其柔韧性、通透性、疏水性、光滑度很差。用此类纸袋套的果实明显有漏光现象、果面粗糙。
(3)定果不科学,产生畸形果。
(4)套袋操作过程存在严重不规范现象,产生漏光果实。
(5)套袋时间延迟。
(6)用小型果袋套大型果,在果实生长后期,果袋被撑裂,造成果实漏光。
(7)同等管理条件下,套袋果实降低了含糖量。
(8)盲目套袋,增加了生产成本。
(9)对一些病虫害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10)推迟了果实的成熟。2应对措施
(1)套袋前必须全面细致地喷布一遍杀虫、杀菌剂。重点防治康氏粉蚧、黄粉虫等,以保障入袋果无病虫危害。
可选药剂125%吡虫啉2500-3000倍 70%代森锰锌800倍:1%海正灭虫灵40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
(2)选用较好的纸袋,保障套袋果的品质和商品性。
优良的纸袋通透性、疏水性、柔韧性都比较好,可以保障梨果实的安全生长空间。较低价位的纸袋因其质量、性能远远不及稍高价位的纸袋,所以,难以保障产出标准果实,易失去套袋的本来意义,更难以生产出商品果。
(3)日韩梨每花序有6-15朵花,以第2-4序位的花朵结出的果实综合性状较好,所以,在疏果、定果时应选留第2。4序位上花朵结的幼果,且每序花只留单果,果实间距应在25-35厘米。
(4)套袋操作务必规范。
这是保障套袋果果面光洁度均匀、一致的最根本措施。为便于收拢袋口,套袋前1~2天对袋口喷少许水,稍晾干备用。一株树上的套袋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套袋时先将纸袋口撑开,一手持袋,用另一手握拳由袋口处往里冲一下袋底,微微打开通气孔和雨水口,以保证袋内空气通透。随后将幼果套入袋中。果柄轻轻夹在袋口中间,使果实在袋内悬空。之后将袋口从两侧向中间呈“折扇”式折叠,把扎丝反转900,沿袋口反转l周,扎紧袋口。袋口成“^”形,防止雨水、药液、害虫进入袋内。
(5)选用大小适宜的果袋。
(6)严格掌握套袋时间。
套袋一般在谢花后20天开始进行,7~10天结束。一天中以上午9~11时和下午2—6时套袋最好。对易产生果锈的品种,如黄金梨,套袋时间可适当提前,第1次套白色小蜡袋的时间在花后10天,间隔20天再套双层纸袋。套袋过早,易碰落和灼伤小果:过晚则果锈重,果皮粗糙。
(7)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主要措施有:调整树体结构,尽可能地采用棚架栽培,改善树体的风光条件:严格疏果,科学定果,合理负载;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尤其是秋季要多施、早施优质有机肥;雨季注意及时排涝降渍:果实成熟期控肥控水:科学地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8)有效控制成本。
树体的负载量和套袋数量要科学、合理。
(9)注意观察、预测人袋病害虫,在入袋病虫害发生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因为当病虫害侵害入袋果实时,药液很难进入纸袋内,所以就不能有效防治人袋的病虫害。
(作者联系电话:13961362205)
1 存在问题
(1)套袋前喷施的杀虫、杀菌剂质量不理想。
(2)选用的纸袋质量差异大。
绝大多数果农在购买果袋时关注的只是纸袋价格,并不在意纸袋质量,往往买纸袋是越便宜越好,而便宜的纸袋大多质量较差。劣质纸袋其柔韧性、通透性、疏水性、光滑度很差。用此类纸袋套的果实明显有漏光现象、果面粗糙。
(3)定果不科学,产生畸形果。
(4)套袋操作过程存在严重不规范现象,产生漏光果实。
(5)套袋时间延迟。
(6)用小型果袋套大型果,在果实生长后期,果袋被撑裂,造成果实漏光。
(7)同等管理条件下,套袋果实降低了含糖量。
(8)盲目套袋,增加了生产成本。
(9)对一些病虫害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10)推迟了果实的成熟。2应对措施
(1)套袋前必须全面细致地喷布一遍杀虫、杀菌剂。重点防治康氏粉蚧、黄粉虫等,以保障入袋果无病虫危害。
可选药剂125%吡虫啉2500-3000倍 70%代森锰锌800倍:1%海正灭虫灵40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
(2)选用较好的纸袋,保障套袋果的品质和商品性。
优良的纸袋通透性、疏水性、柔韧性都比较好,可以保障梨果实的安全生长空间。较低价位的纸袋因其质量、性能远远不及稍高价位的纸袋,所以,难以保障产出标准果实,易失去套袋的本来意义,更难以生产出商品果。
(3)日韩梨每花序有6-15朵花,以第2-4序位的花朵结出的果实综合性状较好,所以,在疏果、定果时应选留第2。4序位上花朵结的幼果,且每序花只留单果,果实间距应在25-35厘米。
(4)套袋操作务必规范。
这是保障套袋果果面光洁度均匀、一致的最根本措施。为便于收拢袋口,套袋前1~2天对袋口喷少许水,稍晾干备用。一株树上的套袋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套袋时先将纸袋口撑开,一手持袋,用另一手握拳由袋口处往里冲一下袋底,微微打开通气孔和雨水口,以保证袋内空气通透。随后将幼果套入袋中。果柄轻轻夹在袋口中间,使果实在袋内悬空。之后将袋口从两侧向中间呈“折扇”式折叠,把扎丝反转900,沿袋口反转l周,扎紧袋口。袋口成“^”形,防止雨水、药液、害虫进入袋内。
(5)选用大小适宜的果袋。
(6)严格掌握套袋时间。
套袋一般在谢花后20天开始进行,7~10天结束。一天中以上午9~11时和下午2—6时套袋最好。对易产生果锈的品种,如黄金梨,套袋时间可适当提前,第1次套白色小蜡袋的时间在花后10天,间隔20天再套双层纸袋。套袋过早,易碰落和灼伤小果:过晚则果锈重,果皮粗糙。
(7)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主要措施有:调整树体结构,尽可能地采用棚架栽培,改善树体的风光条件:严格疏果,科学定果,合理负载;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尤其是秋季要多施、早施优质有机肥;雨季注意及时排涝降渍:果实成熟期控肥控水:科学地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8)有效控制成本。
树体的负载量和套袋数量要科学、合理。
(9)注意观察、预测人袋病害虫,在入袋病虫害发生前就采取预防措施。因为当病虫害侵害入袋果实时,药液很难进入纸袋内,所以就不能有效防治人袋的病虫害。
(作者联系电话:1396136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