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发生明显转变,超前消费和信用消费的群体越来越多,高校学生就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之一。然而,当前环境下的高校学生风险意识和诚信意识较差,使得一些非法校园贷现象频频发生。如何进一步管控校园贷风险并进行学生教育管理,本文从风险意识和诚信教育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校园环境和谐、有序发展。
关键词:校园贷 风险意识 诚信教育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观念进一转变,消费行为更加多样化。作为校园热门话题,校园贷以其到款速度快的优点曾受到很多大学生的欢迎。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陷,非法校园网贷平台暴力催款、高利贷、裸条贷款的现象经常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成长及校园环境。因此,对校园网贷中的风险进行研究,并从中探讨如何进行学生管理,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学生校园贷现状
目前,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超前消费和信用消费的现象。据统计,高校依靠部分贷款或完全贷款缴纳学费、培训、日常消费的学生达到了20.7%[1]。在这些贷款学生中,贷款来源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国家助学贷款,支付宝的蚂蚁借呗、以及p2p网贷平台等。通过调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所贷的款项除过学杂费和日常生活外,更多的是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的购买以及游戏娱乐(如图1)。
二.校园贷中高校学生风险意识及诚信意识现状分析
1.学生风险意识缺失
正常情况下,进行贷款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即风险意识和偿还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所学知识和实际压力有限,并没有充分了解网络贷款。大多学生都缺乏必要的金融风险意识和收益风险意识,会被网贷平台宣传的虚高利息所诱惑。那么网贷平台的风险存在于那些方面呢?
第一,一些非法校园贷无原则的降低借贷门槛,加之没有有效地监管机制,使得贷款程序混乱,甚至很多平台自身都存在资金问题;第二,出借人无法详细了解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使得其对借款的投资失去了主动控制其和使用知情权;第三,目前市场上的非法借贷机构较多,这些平台打着借贷的幌子而已欺诈学生,比如很多借贷平台打着零利息的旗号,但手续费、服务费、及违约费较高,变相的加大了利息。但很多学生在借款的时候,根本没有详细阅读贷款条例,使得在将来还款过程中出现各种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事故。第四,在借贷过程中,这些借贷平台获取了借款人的个人信息,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但较多的学生并沒有认识清楚其危害,即便有人知道危害也束手无策。由此可见,学生缺乏网络贷款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引发非法校园贷问题的重要原因。
2.学生诚信观念淡漠
造成非法校园贷暴力收款、非法收款的直接原因是贷款没有进行及时偿还,这与学生的个人诚信有着重要关系。可以说,学生诚信缺失是导致校园贷款乱象的重要原因。在高校学生中,虽然有较多的学生会在贷款到期时通过各种方式还款,但仍有部分同学持默然态度,对此置之不理,这些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违约对个人征信的影响,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诚信教育亟需加强。因此,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今后的工作教学中,就必须加大诚信知识教育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纠正诚信缺失问题。
三.校园贷中高校学生的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校园贷虽然在诸多方面给学生提供便利,但其行业监管中却一直存在诸多弊端。其行业非法借贷平台较多,乱象明显。因此,国家银监部门在2017年停止了校园贷款业务,并责其行业进行全面整顿。虽然校园网贷已被叫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学生缺乏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并且在风险意识和诚信观念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正确教育。
1.科学理性消费,合理正规贷款
高校校园中,较多的学生属于冲动型消费人群,对于自己的月季消费额度不能稳定把控。并且具有较多的同学存在从众、攀比心理,使得面对高端电子产品等奢侈品的时候不能做到正确选择,造成超前消费,这种错误的消费心理为校园网贷提供了条件。
对于学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念,高校需采取多种方式加以引导,通过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高校需要通过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都比较优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对学生要加强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朴素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通过勤工俭学等工作的开展,使得学生认识到赚钱的不易,从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2.提高风险意识,防范校园风险
网站、校园小广告、以及同学交流是高校学生了解校园贷的主要渠道[2]。对学生而言,其没有充分的社会经验,并且缺乏必要的金融常识概念,所以不能认识到校园网贷的风险,造成自身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影响自身成长甚至累及父母。
在校园实践生活中,高校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金融方面的学习和了解,不断增强自己的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金融素养;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使得自己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该组织专业金融知识讲座,或者开设一些金融相关的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使学生金融意识,风险意识进一步提升,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与体会。
3.增强诚信意识,提升个人素养
个人诚信的缺失是引起校园贷违约事件的重要原因[3]。而个人诚信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人的观念会受到周围环境的重要影响,高校学生的诚信观念淡薄和家庭环境、校园及社会环境有着必然联系。比如,父母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孩子的品质,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重诺守信,另外,一旦学校对于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会使得诚信缺失学生心存侥幸心理,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必要的个人诚信档案,最后,部分社会不文明现象会对学生价值观念的行为造成影响,使得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辨别社会不良现象,而在不知不觉中沾染诚信缺失的毛病。第二,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观念,使得其责任意识淡薄,自律性较差,对于个人信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信用缺失。
关键词:校园贷 风险意识 诚信教育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观念进一转变,消费行为更加多样化。作为校园热门话题,校园贷以其到款速度快的优点曾受到很多大学生的欢迎。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陷,非法校园网贷平台暴力催款、高利贷、裸条贷款的现象经常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成长及校园环境。因此,对校园网贷中的风险进行研究,并从中探讨如何进行学生管理,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学生校园贷现状
目前,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超前消费和信用消费的现象。据统计,高校依靠部分贷款或完全贷款缴纳学费、培训、日常消费的学生达到了20.7%[1]。在这些贷款学生中,贷款来源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国家助学贷款,支付宝的蚂蚁借呗、以及p2p网贷平台等。通过调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所贷的款项除过学杂费和日常生活外,更多的是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的购买以及游戏娱乐(如图1)。
二.校园贷中高校学生风险意识及诚信意识现状分析
1.学生风险意识缺失
正常情况下,进行贷款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即风险意识和偿还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所学知识和实际压力有限,并没有充分了解网络贷款。大多学生都缺乏必要的金融风险意识和收益风险意识,会被网贷平台宣传的虚高利息所诱惑。那么网贷平台的风险存在于那些方面呢?
第一,一些非法校园贷无原则的降低借贷门槛,加之没有有效地监管机制,使得贷款程序混乱,甚至很多平台自身都存在资金问题;第二,出借人无法详细了解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使得其对借款的投资失去了主动控制其和使用知情权;第三,目前市场上的非法借贷机构较多,这些平台打着借贷的幌子而已欺诈学生,比如很多借贷平台打着零利息的旗号,但手续费、服务费、及违约费较高,变相的加大了利息。但很多学生在借款的时候,根本没有详细阅读贷款条例,使得在将来还款过程中出现各种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事故。第四,在借贷过程中,这些借贷平台获取了借款人的个人信息,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但较多的学生并沒有认识清楚其危害,即便有人知道危害也束手无策。由此可见,学生缺乏网络贷款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引发非法校园贷问题的重要原因。
2.学生诚信观念淡漠
造成非法校园贷暴力收款、非法收款的直接原因是贷款没有进行及时偿还,这与学生的个人诚信有着重要关系。可以说,学生诚信缺失是导致校园贷款乱象的重要原因。在高校学生中,虽然有较多的学生会在贷款到期时通过各种方式还款,但仍有部分同学持默然态度,对此置之不理,这些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违约对个人征信的影响,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诚信教育亟需加强。因此,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今后的工作教学中,就必须加大诚信知识教育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纠正诚信缺失问题。
三.校园贷中高校学生的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校园贷虽然在诸多方面给学生提供便利,但其行业监管中却一直存在诸多弊端。其行业非法借贷平台较多,乱象明显。因此,国家银监部门在2017年停止了校园贷款业务,并责其行业进行全面整顿。虽然校园网贷已被叫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学生缺乏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并且在风险意识和诚信观念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正确教育。
1.科学理性消费,合理正规贷款
高校校园中,较多的学生属于冲动型消费人群,对于自己的月季消费额度不能稳定把控。并且具有较多的同学存在从众、攀比心理,使得面对高端电子产品等奢侈品的时候不能做到正确选择,造成超前消费,这种错误的消费心理为校园网贷提供了条件。
对于学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念,高校需采取多种方式加以引导,通过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高校需要通过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都比较优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对学生要加强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朴素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通过勤工俭学等工作的开展,使得学生认识到赚钱的不易,从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2.提高风险意识,防范校园风险
网站、校园小广告、以及同学交流是高校学生了解校园贷的主要渠道[2]。对学生而言,其没有充分的社会经验,并且缺乏必要的金融常识概念,所以不能认识到校园网贷的风险,造成自身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影响自身成长甚至累及父母。
在校园实践生活中,高校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金融方面的学习和了解,不断增强自己的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金融素养;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使得自己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该组织专业金融知识讲座,或者开设一些金融相关的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使学生金融意识,风险意识进一步提升,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与体会。
3.增强诚信意识,提升个人素养
个人诚信的缺失是引起校园贷违约事件的重要原因[3]。而个人诚信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人的观念会受到周围环境的重要影响,高校学生的诚信观念淡薄和家庭环境、校园及社会环境有着必然联系。比如,父母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孩子的品质,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重诺守信,另外,一旦学校对于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会使得诚信缺失学生心存侥幸心理,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必要的个人诚信档案,最后,部分社会不文明现象会对学生价值观念的行为造成影响,使得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辨别社会不良现象,而在不知不觉中沾染诚信缺失的毛病。第二,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观念,使得其责任意识淡薄,自律性较差,对于个人信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信用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