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三层面”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2002c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呼吁教师和学生“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执著于挖掘沉睡在内心世界却不被感知的自我力量,并使之发挥作用,积极指导行为。弗洛伊德也将“认识自己”作为座右铭,并阐述了意识这一精神活动的巨大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应用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这三层人类的精神活动,通过对学生意识形态的了解,可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总结,还可使学生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在的、不被自己所感知的力量,并将该力量回馈学习生活。
  一、挖掘意识力量,为语文学习保驾护航
  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和谐互知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单方地进行意识力量武装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我意识力量的配合。而且,学生的意识力量才是实现教学有效的主体力量。可以说,意识这种人类心理状态最高的表现所散发出的力量常常被我们忽视,甚至我们还不曾发现是何种意识力量主宰我们的行为,促成一系列的结果。这是因为,这种促成失败或成功结果的意识常常体现为性格、道德规范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意识自己却隐姓埋名,继续主宰人类的整个精神世界。关于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意识力量,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充沛着向上、乐观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催化剂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的进程。
  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不论是想象,还是措辞、格律,抑或艺术表现手法、中心主题、思想情感、哲学意味,这首词都堪
  称精妙之作,让人欣赏,爱不释手。但应试教育下,学生遵照教师的教学大纲,有意识地将吟诵、翻译、概括主题作为学习这首词的首要任务。这就淡化了该词的境界、哲学味道和艺术表现力。如果学生在诗词上只能获得死的知识,而汲取不到美的元素,那么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就如覆土的灿金,它的光彩被掩盖。所以,在这里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意识力量,让他们有意识地追寻诗词中的美感,当“追寻”的意识占据整个精神世界,欲望加之兴趣都卷土重生,牵引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在学习文本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挖掘诗词的美感。例如,针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句诗句,让学生有意识用现代化的语言说说这几句诗的意思,要求要带有诗意,要有美感,并以现代诗将这首精妙的古代诗的境界表现出来,分享给同学,让同学间互评互赏。
  二、呼唤前意识力量,让语文学习登峰造极
  前意识是人类大脑中所储存的暂时不被忆起的先验性的东西,教师可以将这些从意识层面退隐而隐居在意识的边缘的东西利用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呼唤学生自身的这种前意识力量。可以说,前意识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属于意识的“国民”,但在一定的情景下,人的精神层面会不受人类自身理性思维的控制而召回那些前意识记忆,这也是为什么在经历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觉得它似曾相识一样。这是一种近似“神性”的东西,如预言一般,在你的心理背景上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被人察觉,甚至人无法感知其存在。在这里,教师要重视这种意识,使其通过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作用来对其行为进行干涉,为学生语文学习登峰造极奠定基础。
  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学生通过读,脑海中呈现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小景,百草园的奇花异草、山海经里的珍奇百怪、三味书屋里的教书先生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时代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童年没有界限。静心阅读,大脑中所构建的情景空间会使我们穿越到前意识里,将那些先验性的、曾经不知其存在的记忆召唤出来,并突破前意识层,回归意识层。实现童年趣事的一次盛宴分享。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畅所欲言,突破有限的记忆空间,回到前意识里,唤醒沉睡的童年生活。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练笔,想象自己以现在的身份穿越到童年,并遇到童年时自己的所悟和所感,所悔和所乐。
  三、唤醒潜意识力量,翱翔语文学习天地
  潜意识只能被写进上了锁的日记,它是一种长期被压抑的东西,储存在人类的内心生活之中,也是一种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潜意识常常想突破道德规范和意志力的牢笼,回归到精神表层表现出来,但理性意识却抑制它们破土而发,强迫它们继续隐藏。虽然如此,潜意识也在冥冥之中规定人类心理最细微的活动。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应该唤醒潜意识这一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强大系统,并引导学生驾驭其积极的一面,冲浪语文知识领域。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示了血浓于水的父子真情。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爱真情动天,这是一种最为原始的本能,是潜意识里迸发出的情感,是源自内心生活的能量。没有这种潜在的内心生活能量作为后盾,学生是不会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髓。所以有的学生说:“不就是买几个橘子吗!”在这里,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潜意识,进行立场的对换,让学生将自己看成是看到父亲蹒跚背影的儿子,也就是文章中的“我”,然后说出立场对换之后“我”的感受。这时候,学生的情感就会奔涌而发,不会再疑惑“不就是买几个橘子”。
  内心世界总会指导行动方向,教师要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认识学生,并运用弗洛伊德关于意识三层面这一精神分析法指导学生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在的意识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隆政初级中学(226600)
其他文献
鹤望兰(Strelitzia reginae)又名天堂鸟花.原产南非,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大型盆栽名贵观赏和切花花卉,素有鲜切花之王的美誉.成型植株全年开花不断.根粗壮、肉质,茎不明
【正】近日,农业部在京召开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15个督导组、专家组和联席会议办公室就科技入户工作进行了工作汇报。自去年10月科技入户工程启动特别是今年春季
“学为主导”,就是“以课标为主线、学习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谐高效的“理想课堂”。《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三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如果能得到有效运用,就可以构建“学为主导”的“理想课堂”,也可以实现“唤醒、开掘与提升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目标。这里,学生在“理想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以“学”为主导,就会有所“
自<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实体越来越多,他们纷纷从全国许多育种单位引种、代销,形成了多家引种、试验、示范、经营推广的局面.同时,由于基层农技力量削弱,造成了局部地区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子行业诚信的含金量越来越重,只靠推销不能做大、做强市场,还必须靠服务,让高质量的优良品种种子直接进入村级市场.
新课程指出,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除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维目标。苏教版语文教材所选择的素材都是经典美文,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受其中的“美”,继而投入更多的情感来学习语文,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在阅读中感受“美”进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一、品读《紫藤萝瀑布》的生命美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