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能力测量:写作自动化评分研究的核心问题

来源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自动化评分是目前智慧教育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为缓解人工作文评分中存在的经济与时间成本等巨大压力提供了更加量化、及时和稳健的方案。然而,当前写作自动化评分模型大多是以特征值作为预测变量,拟合人工评分的分数预测模型。为了使写作自动化评分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标相匹配,写作自动化评分体系的建构需从能力测量视角出发,厘清测量范畴,突破写作自动化评分向能力测量转向的技术瓶颈。其中,需要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包括:(1)如何以写作评价标准为依据,建立具备解释性的特征体系,解决自动化评分与评价标准脱钩的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于国家发展、社会繁荣和个体成长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功利化的教育环境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集中体现为“窄口径”与“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大概念、聚类思想、深度学习和归纳思维等为理论基础,其学理机制体现在:大概念是居于课程核心位置的抽象概念,是支撑创新能力的基石;聚类思想强调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为大概念提取奠定扎实基础,旨在实现学习的
摘要:数字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教育赋能的不断深化,不仅使教育场域的全景数据成为规训教育的新型权力,而且对教育活动带来更具隐蔽性和诱惑性的异化与控制。借助米歇尔·福柯全景敞视主义的视角,从身体、时间、空间、权力的理论向度对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规训景观进行审视发现,现实身体趋于让渡数据躯体,学习节奏愈加快速高效,真实场域趋于融合虚拟世界,数字权力愈加翻转知识习得。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规训,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应围绕个体发展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因为教育政策具有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独特宗旨。个体的发展受生命周期中事件、资源和角色等多方影响。在当代社会,生命历程自身已經越来越被国家制度化。生命历程理论的框架为理解和解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变迁的历时考察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可以分为萌芽期、拓展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