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氨化后生物技术处理的工艺

来源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最佳条件氨化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对菌种的诱变筛选、固体培养基的组合实验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等,确定质量分数为70%氨化秸秆末、20%的麸皮与15%的鲜酒糟配料比,采用黑曲霉(经处理)与面包酵母菌种比质量分数为1∶1,经32 ℃、28 h通气发酵,可使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并获得较满意的植酸酶、酸性蛋白酶、淀粉糖化酶酶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长周期光栅表面组装了聚丙烯胺盐酸盐(PAH)/聚苯乙烯磺酸钠(PSS)薄膜,并探索了覆膜的长周期光栅对异丙醇、乙醇、甲醇、水、空气的响应性能。实验表明,聚合物薄
一、存在的现实问题金融机构把贷款业务作为主营资产收益项目来实行像普通商家一样的营销战略,遇到许多难点:一是对外宣传承诺无从"启口".目前各金融机构均未出现像商家那样
党的十五大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加入WTO后,民营经济更将面对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了各种因素之后,指出民营经济要在不断创新中寻求更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