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当钢结构在中国公建领域呈现发展高发势头,杭萧钢构就已开始钢结构住宅相关技术的开发。以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为起点,杭萧钢构先后历经钢梁与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钢筋桁架楼承板及装配式整体墙板研发、CCA板灌浆墙建筑物理力学性能与施工工法试验研究、新型装配式抗侧力结构研发、“四节一环保”为主的绿色建筑与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经济性的总体评估研究,找到了安全、经济、防火性能好的竖向承重结构构件和抗震性能好、易施工、易实现机械化制作、经济指标好的梁柱连接方式,探索出性能等同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却无需支模的施工方法、既满足了住宅对墙体建筑物理力学性能与环保节能要求,又能与钢结构施工相匹配的墙体施工方法和满足主体结构抗側力要求,又能与钢结构一起装配式施工的方法,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符合产业化特点的“节能省地型”完整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此期间,杭萧钢构还承担了国家级研发项目,如2000年承担国家经贸委下达、建设部主持的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产业化”试点工程——杭州瑞丰国际商务大厦,2005年该项目被评为“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技术类三等奖;2002年承担了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钢梁与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其研究成果入编国家标准;2004年承担了建设部“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型钢结构住宅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承担了建设部“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钢管混凝土在住宅中应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承担了建设部200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的科技示范工程“武汉世纪家园住宅小区(二期)”等。
在研发过程中,杭萧钢构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先后申请并获批了28项专利,其中,一项发明专利正在公示中,参编、主编30多项国家、地方、行业规程规范。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杭萧钢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在柱、梁、梁柱连接节点、楼板、内外墙体、钢构件防火与抗侧力结构体系等构成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完整体系。其中柱采用冷弯成型高频焊接方矩型钢管混凝土柱,相比常用的由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柱,冷弯高频焊接方矩管仅有一条通长焊缝,焊接变形影响范围小,焊接质量稳定,高频焊接方矩型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节材、抗震与耐火性能好等优点。梁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其截面尺寸灵活,翼缘与腹板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自动化生产,焊缝质量稳定。梁柱连接节点采用横隔板贯通式刚接连接,相对于内隔板式连接节点,该节点避免了柱壁内外两侧施焊引起柱壁板变脆的缺陷,柱壁不会发生层状撕裂,提高了节点的抗震性能,解决了柱壁板较薄时内隔板式连接节点的制作难题。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混凝土现浇板,施工简便,不需要模板及脚手架,简化了钢筋绑扎,安装快捷,现场废料少,施工质量优,其下部的薄钢板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方便拆除,直接作抹灰,不需吊顶。
内外墙体采用杭萧钢构自行研发的汉德邦CCA板灌浆墙,墙面平整,不需抹灰,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且施工速度快。为保证灌浆墙使用效果,杭萧钢构对其防火、隔声、保温隔热、防雨水、耐老化、抗风压等性能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墙体性能的各种因素,着重探讨了墙体的材料、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进行了52项次墙体材料及性能检测。经检测,各项性能不但达到了国家制定的相应标准,且优于传统墙体,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钢构件防火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外包CCA板,在保护防火涂料的同时还有装修作用,也提高了钢构件的耐火极限、改善了钢构件的防腐性能。抗侧力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现浇混凝土筒体体系、钢框架——现浇剪力墙体系、钢框架体系、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钢框架偏心支撑体系、钢框架——预制钢板剪力墙体系、钢框架——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等。
杭萧钢结构住宅体系定位多高层,是以钢结构作为主要承重骨架,以轻质材料作为内外墙体,以不需要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的混凝土楼板作为楼板,满足钢结构建筑在适用、节能环保、经济、安全、耐久等性能方面的综合要求,能充分体现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好、节地、节材、节能,环境影响小,材料可再循环利用,易于实现产业化与性能价格比高的特点。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抗震性能好。钢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在动力冲击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多能量,可消减地震能量;同时杭萧钢结构采用的汉德邦CCA板整体灌浆墙重量轻、整体性好、抵抗地震能力强,也能减轻地震灾害。
节约能源。墙体采用传热系数低的CCA板灌浆墙,200mm厚墙体的保温性能与600mm厚砖墙等同,节约住宅运行成本。因钢材可以循环再生利用,建造杭萧钢结构住宅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比混凝土建筑下降11.0%(仅原材料加工和建筑构件制造阶段,不含现场施工)。
绿色环保节约资源。钢结构住宅门窗开洞不受限制,采光通风效果好;采用CCA板等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无毒无害。建造杭萧钢结构住宅单位面积的CO2排放和混凝土方案持平,比混凝土结构节约26.8%左右的矿物和天然资源(仅原材料加工和建筑构件制造阶段,不含现场施工)。
建设周期短。钢构件工厂加工,施工现场工作量大幅度减少;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实现立体交叉作业,使工期缩短1/3左右,CCA板墙体施工速度快。
施工质量优。钢构件工厂自动化生产,产品精度高;施工过程中,钢构件外露,隐蔽工程少,易于工程质量控制。
综合建设投资省。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自重减轻约1/3,基础造价降低约30%;地震作用减小,主体结构材料用量少,尤其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经济效益尤为突出。对于地下室为车库的住宅或底商住宅,可避免采用的转换结构,降低造价。
布局灵活。钢结构住宅采用梁柱体系,套内无承重墙体,空间通透,室内可灵活布置。
得房率高。由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断面小,CCA板灌浆墙体较薄,所以住宅有效使用面积较传统形式住宅增加4%〜8%。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工厂化生产
形成一套完整的杭萧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思路后,杭萧钢构在不断试验研究的同时,也注重新技术的产品化及其规模化生产,组织进行国内外考察、收集资料,在世界范围内搜索先进设备和生产线,组建厂房,准备试点工程。从2001年开始,杭萧钢构组织人员先后考察了日本、韩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进国家,收集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同时引进了国际一流的设备和生产线,如引自美国的高频焊接设备,组建了3条高频焊接H型钢生产线、1条冷弯成型自动排辊直接成方高频焊接方矩形钢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60万吨;引进钢筋桁架自动焊接机和桁架板焊接设备,组建了8条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平方米;从德国引进2条CCA板生产线,该生产线由PIC系统控制,从纤维素分散、砂碾磨处理到板成型、堆跺、加压、蒸养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平方米。在参观考察、引进吸收的基础上,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不断修正完善杭萧钢构的研发思路。
2003年,经过充分准备,杭萧钢构开始建设厂房、安装、调试设备和生产线,2004年底至2006年底的两年间,各生产线逐次完成调试投入使用。建成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二期生产厂房,主要布设高频焊接H型钢生产线、冷弯成型自动排辊直接成方高频焊接方矩形钢管生产线和钢结构机加工线,进行钢结构加工;占地800亩,厂房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全资子公司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厂房,主要布设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和CCA板生产线,进行楼板与墙体材料的加工。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节能环保
杭萧钢构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绿色建筑性能状况,初步探讨了新型钢结构体系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特点,并在分析中部分引入了LCA分析法。钢结构住宅体系在建筑节材、建材生产运输以及建筑节水等3个方面有明显优势,在建筑节地、围护结构保温性能2个方面略占优势,尚待进一步挖掘潜力。
目前,杭萧钢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在不少工程中得到应用,在这些工程中,柱采用的是冷弯成型高频焊接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主要是口(350mm×350mm〜500 mm×500mm)×(8〜14 mm);梁主要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采用直通横隔板式的刚接连接;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墙体采用汉德邦CCA板灌浆墙,墙厚选用65〜220 mm;钢结构构件防火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外包CCA板。
浙江杭萧钢构员工宿舍是地下2层、地上22层的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总高73米。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混凝土筒体体系。
武汉世纪家园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地下1层,其中1、3、11号楼为地上24层点式高层住宅,2、
4〜9、12号楼为地上14〜24层板式高层住宅,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混凝土筒体体系,最大柱距8.5米。在筒体中设置H钢柱、H钢梁形成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采用高频焊接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主要是口(350mm×350mm)×(8〜14 mm)梁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梁。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
一般混合结构的施工顺序是待混凝土筒体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再开始安装钢框架,此次是在筒体中设置钢柱、钢梁,改变了施工顺序,钢框架安装先于混凝土筒体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钢柱、钢梁与混凝土剪力墙形成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提高混凝土剪力墙的延性。
安哥拉安居家园工程。本工程位于非洲安哥拉,由A型和B型两种独立户型组成,建筑高度均为45.8米,地上15层,底层为广场架空层,层高为5.1米,标准层均为居住用房,层高为2.8米。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
四川广元沙河镇小学教学楼与宿舍楼。教学楼地上4层,宿舍楼地上3层,建筑层高3.7米,总建筑面积3075平方米,结构采用纯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该工程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杭州电力公司出资为四川广元沙河小学捐建的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宿舍楼。
都江堰上海援建指挥部办公楼。该工程地上3层,建筑层高4.5米,建筑面积2078平方米。该工程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援建都江堰的指挥中心。
四川广元中学杭萧钢构教学楼。该工程地上4层,建筑层高3.7米,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结构采用纯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杭萧钢构出资捐建的一幢教学楼。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实施
目前杭萧钢构正积极向第二阶段的企业发展目标——从构件制造供应商向钢结构住宅集成商转变。建立国家住宅产业基地,可以支持和引导住宅产业化先进技术、成果在住宅示范工程以及其他住宅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形成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相互促进的市场推进机制。最终形成以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以工厂化生产为核心、以装配化施工为手段以及以工业化住宅为最终产品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
另外,依据国际通行看法,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才算是集约内涵型发展的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转变住宅建设粗放型生产方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住宅发展道路,是杭萧钢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公司,杭萧钢构希望能通过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立与实施,推动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促进住宅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依托杭萧钢构住宅产业化研发中心强大技术支撑和较完善的住宅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工业化住宅为最终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装配化和规范化的住宅生产模式,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钢结构住宅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在此期间,杭萧钢构还承担了国家级研发项目,如2000年承担国家经贸委下达、建设部主持的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产业化”试点工程——杭州瑞丰国际商务大厦,2005年该项目被评为“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技术类三等奖;2002年承担了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钢梁与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其研究成果入编国家标准;2004年承担了建设部“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型钢结构住宅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承担了建设部“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钢管混凝土在住宅中应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承担了建设部200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的科技示范工程“武汉世纪家园住宅小区(二期)”等。
在研发过程中,杭萧钢构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先后申请并获批了28项专利,其中,一项发明专利正在公示中,参编、主编30多项国家、地方、行业规程规范。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杭萧钢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在柱、梁、梁柱连接节点、楼板、内外墙体、钢构件防火与抗侧力结构体系等构成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完整体系。其中柱采用冷弯成型高频焊接方矩型钢管混凝土柱,相比常用的由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柱,冷弯高频焊接方矩管仅有一条通长焊缝,焊接变形影响范围小,焊接质量稳定,高频焊接方矩型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节材、抗震与耐火性能好等优点。梁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其截面尺寸灵活,翼缘与腹板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自动化生产,焊缝质量稳定。梁柱连接节点采用横隔板贯通式刚接连接,相对于内隔板式连接节点,该节点避免了柱壁内外两侧施焊引起柱壁板变脆的缺陷,柱壁不会发生层状撕裂,提高了节点的抗震性能,解决了柱壁板较薄时内隔板式连接节点的制作难题。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混凝土现浇板,施工简便,不需要模板及脚手架,简化了钢筋绑扎,安装快捷,现场废料少,施工质量优,其下部的薄钢板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方便拆除,直接作抹灰,不需吊顶。
内外墙体采用杭萧钢构自行研发的汉德邦CCA板灌浆墙,墙面平整,不需抹灰,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且施工速度快。为保证灌浆墙使用效果,杭萧钢构对其防火、隔声、保温隔热、防雨水、耐老化、抗风压等性能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墙体性能的各种因素,着重探讨了墙体的材料、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进行了52项次墙体材料及性能检测。经检测,各项性能不但达到了国家制定的相应标准,且优于传统墙体,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钢构件防火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外包CCA板,在保护防火涂料的同时还有装修作用,也提高了钢构件的耐火极限、改善了钢构件的防腐性能。抗侧力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现浇混凝土筒体体系、钢框架——现浇剪力墙体系、钢框架体系、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钢框架偏心支撑体系、钢框架——预制钢板剪力墙体系、钢框架——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等。
杭萧钢结构住宅体系定位多高层,是以钢结构作为主要承重骨架,以轻质材料作为内外墙体,以不需要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的混凝土楼板作为楼板,满足钢结构建筑在适用、节能环保、经济、安全、耐久等性能方面的综合要求,能充分体现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好、节地、节材、节能,环境影响小,材料可再循环利用,易于实现产业化与性能价格比高的特点。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抗震性能好。钢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在动力冲击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多能量,可消减地震能量;同时杭萧钢结构采用的汉德邦CCA板整体灌浆墙重量轻、整体性好、抵抗地震能力强,也能减轻地震灾害。
节约能源。墙体采用传热系数低的CCA板灌浆墙,200mm厚墙体的保温性能与600mm厚砖墙等同,节约住宅运行成本。因钢材可以循环再生利用,建造杭萧钢结构住宅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比混凝土建筑下降11.0%(仅原材料加工和建筑构件制造阶段,不含现场施工)。
绿色环保节约资源。钢结构住宅门窗开洞不受限制,采光通风效果好;采用CCA板等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无毒无害。建造杭萧钢结构住宅单位面积的CO2排放和混凝土方案持平,比混凝土结构节约26.8%左右的矿物和天然资源(仅原材料加工和建筑构件制造阶段,不含现场施工)。
建设周期短。钢构件工厂加工,施工现场工作量大幅度减少;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实现立体交叉作业,使工期缩短1/3左右,CCA板墙体施工速度快。
施工质量优。钢构件工厂自动化生产,产品精度高;施工过程中,钢构件外露,隐蔽工程少,易于工程质量控制。
综合建设投资省。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建筑自重减轻约1/3,基础造价降低约30%;地震作用减小,主体结构材料用量少,尤其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经济效益尤为突出。对于地下室为车库的住宅或底商住宅,可避免采用的转换结构,降低造价。
布局灵活。钢结构住宅采用梁柱体系,套内无承重墙体,空间通透,室内可灵活布置。
得房率高。由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断面小,CCA板灌浆墙体较薄,所以住宅有效使用面积较传统形式住宅增加4%〜8%。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工厂化生产
形成一套完整的杭萧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思路后,杭萧钢构在不断试验研究的同时,也注重新技术的产品化及其规模化生产,组织进行国内外考察、收集资料,在世界范围内搜索先进设备和生产线,组建厂房,准备试点工程。从2001年开始,杭萧钢构组织人员先后考察了日本、韩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进国家,收集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同时引进了国际一流的设备和生产线,如引自美国的高频焊接设备,组建了3条高频焊接H型钢生产线、1条冷弯成型自动排辊直接成方高频焊接方矩形钢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60万吨;引进钢筋桁架自动焊接机和桁架板焊接设备,组建了8条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平方米;从德国引进2条CCA板生产线,该生产线由PIC系统控制,从纤维素分散、砂碾磨处理到板成型、堆跺、加压、蒸养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平方米。在参观考察、引进吸收的基础上,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不断修正完善杭萧钢构的研发思路。
2003年,经过充分准备,杭萧钢构开始建设厂房、安装、调试设备和生产线,2004年底至2006年底的两年间,各生产线逐次完成调试投入使用。建成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二期生产厂房,主要布设高频焊接H型钢生产线、冷弯成型自动排辊直接成方高频焊接方矩形钢管生产线和钢结构机加工线,进行钢结构加工;占地800亩,厂房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全资子公司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厂房,主要布设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和CCA板生产线,进行楼板与墙体材料的加工。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节能环保
杭萧钢构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绿色建筑性能状况,初步探讨了新型钢结构体系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特点,并在分析中部分引入了LCA分析法。钢结构住宅体系在建筑节材、建材生产运输以及建筑节水等3个方面有明显优势,在建筑节地、围护结构保温性能2个方面略占优势,尚待进一步挖掘潜力。
目前,杭萧钢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在不少工程中得到应用,在这些工程中,柱采用的是冷弯成型高频焊接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主要是口(350mm×350mm〜500 mm×500mm)×(8〜14 mm);梁主要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梁柱连接节点采用直通横隔板式的刚接连接;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墙体采用汉德邦CCA板灌浆墙,墙厚选用65〜220 mm;钢结构构件防火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外包CCA板。
浙江杭萧钢构员工宿舍是地下2层、地上22层的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总高73米。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混凝土筒体体系。
武汉世纪家园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地下1层,其中1、3、11号楼为地上24层点式高层住宅,2、
4〜9、12号楼为地上14〜24层板式高层住宅,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混凝土筒体体系,最大柱距8.5米。在筒体中设置H钢柱、H钢梁形成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采用高频焊接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主要是口(350mm×350mm)×(8〜14 mm)梁采用高频焊接H型钢梁。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
一般混合结构的施工顺序是待混凝土筒体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再开始安装钢框架,此次是在筒体中设置钢柱、钢梁,改变了施工顺序,钢框架安装先于混凝土筒体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钢柱、钢梁与混凝土剪力墙形成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提高混凝土剪力墙的延性。
安哥拉安居家园工程。本工程位于非洲安哥拉,由A型和B型两种独立户型组成,建筑高度均为45.8米,地上15层,底层为广场架空层,层高为5.1米,标准层均为居住用房,层高为2.8米。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
四川广元沙河镇小学教学楼与宿舍楼。教学楼地上4层,宿舍楼地上3层,建筑层高3.7米,总建筑面积3075平方米,结构采用纯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该工程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杭州电力公司出资为四川广元沙河小学捐建的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宿舍楼。
都江堰上海援建指挥部办公楼。该工程地上3层,建筑层高4.5米,建筑面积2078平方米。该工程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上海援建都江堰的指挥中心。
四川广元中学杭萧钢构教学楼。该工程地上4层,建筑层高3.7米,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结构采用纯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杭萧钢构出资捐建的一幢教学楼。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实施
目前杭萧钢构正积极向第二阶段的企业发展目标——从构件制造供应商向钢结构住宅集成商转变。建立国家住宅产业基地,可以支持和引导住宅产业化先进技术、成果在住宅示范工程以及其他住宅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形成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相互促进的市场推进机制。最终形成以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以工厂化生产为核心、以装配化施工为手段以及以工业化住宅为最终产品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
另外,依据国际通行看法,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才算是集约内涵型发展的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转变住宅建设粗放型生产方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住宅发展道路,是杭萧钢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公司,杭萧钢构希望能通过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立与实施,推动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促进住宅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依托杭萧钢构住宅产业化研发中心强大技术支撑和较完善的住宅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工业化住宅为最终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装配化和规范化的住宅生产模式,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钢结构住宅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