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水利专业学生的专业要求逐渐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发展奠定知识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教学
实践环节本身的存在意义即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和理论知识的联系,更加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水利教学实践环节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影响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以下本文就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1.当前高校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问题
1.1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就目前我国高校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高校开设了水利水电专业相关的实验课程,也设置了相应的实验模型,开辟了诸多实验室,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专业了解和实验训练,但是教师在实践环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却依然较为单一、落后,这是各高校在实践环节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实践环节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示范-学生模仿操作-实验操作完成,结束。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学生虽然自己动手进行了实践操作,但却是在教师指导和示范下进行的模仿实验操作,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足,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1.2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实践环节而言,水利专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方面的难度较大,这也是导致水利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利专业的实习基地主要为各地的水电站或者水利工程,如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岳阳铁山水库等。如果要进行水利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就必须要带领班上的学生到实际的水电基地进行观摩和实践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要经历山路的崎岖,而且所经过的地方很有可能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包括交通安全问题、实习现场安全问题以及设备安全问题等。这些对于师生而言均是一大挑战,教师无法完全保证学生的安全,而实验教学能够发挥的教学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教学效果有所影响。
1.3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由于水利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实践环节和生产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够通过口头讲解进行教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不利,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够强,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毕业之际,学生想要找到合适的实习基地的难度较大,这也使得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持消极态度,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对策和建议
2.1加强对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视
新时期要提高水利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发展的必要教学程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此外,学校也必须要加强对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视,加大对水利教学实践环节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投入,为水利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未来的实践发展。
2.2深化水利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水利水电行业和社会发展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而就当前我国水利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际情况来看,水利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要实现树立教学的改革,要坚持以人才素质提高为核心,重视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因此,高校可以采用课外和课内、校外和校内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创新和技能的培养为基础,设置技能、知识和情感态度为主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同时,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学龄阶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促进学生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3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基地实践教学效果受限的前提下,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以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教学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尽量减少教师示范这一教学步骤,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摸索和创新,让学生在自己主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水利实践知识,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学习效果也才能够得到保证。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水利教学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水利实用型人才。就目前我国高校水利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不足以及水利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要求高校领导和教师能够加强对水利实践教学的重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颖辉,朱友聪,金斌斌,彭晓兰.高职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51-252.
[2]潘景副,姚帮松,裴毅,王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5,(10):166-167,170.
[3]杨胜敏,韩敏琦,杨林林,张海文.高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实施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03):84-87.
[4]姜海波,刘焕芳,金瑾.“以学生为中心”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J].高教学刊,2017,(01):26-28.
作者简介:
丁荟瑾(1990—),女,漢族,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城市水利,软件工程,2011年荣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后毅然投入高职院校工作,曾荣获“四川科技职业学院,2016年师德师风标兵”,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首届班会课大赛第二名,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辅导员考核中多次荣获优秀。
关键词:水利教学
实践环节本身的存在意义即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和理论知识的联系,更加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水利教学实践环节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影响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以下本文就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1.当前高校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问题
1.1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就目前我国高校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高校开设了水利水电专业相关的实验课程,也设置了相应的实验模型,开辟了诸多实验室,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专业了解和实验训练,但是教师在实践环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却依然较为单一、落后,这是各高校在实践环节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实践环节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示范-学生模仿操作-实验操作完成,结束。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学生虽然自己动手进行了实践操作,但却是在教师指导和示范下进行的模仿实验操作,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足,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1.2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实践环节而言,水利专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方面的难度较大,这也是导致水利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利专业的实习基地主要为各地的水电站或者水利工程,如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岳阳铁山水库等。如果要进行水利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就必须要带领班上的学生到实际的水电基地进行观摩和实践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要经历山路的崎岖,而且所经过的地方很有可能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包括交通安全问题、实习现场安全问题以及设备安全问题等。这些对于师生而言均是一大挑战,教师无法完全保证学生的安全,而实验教学能够发挥的教学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教学效果有所影响。
1.3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由于水利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实践环节和生产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够通过口头讲解进行教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不利,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够强,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毕业之际,学生想要找到合适的实习基地的难度较大,这也使得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持消极态度,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对策和建议
2.1加强对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视
新时期要提高水利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发展的必要教学程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此外,学校也必须要加强对水利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视,加大对水利教学实践环节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投入,为水利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未来的实践发展。
2.2深化水利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水利水电行业和社会发展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而就当前我国水利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际情况来看,水利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要实现树立教学的改革,要坚持以人才素质提高为核心,重视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因此,高校可以采用课外和课内、校外和校内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创新和技能的培养为基础,设置技能、知识和情感态度为主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同时,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学龄阶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促进学生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3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基地实践教学效果受限的前提下,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以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教学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尽量减少教师示范这一教学步骤,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摸索和创新,让学生在自己主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水利实践知识,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学习效果也才能够得到保证。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水利教学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水利实用型人才。就目前我国高校水利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不足以及水利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要求高校领导和教师能够加强对水利实践教学的重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颖辉,朱友聪,金斌斌,彭晓兰.高职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51-252.
[2]潘景副,姚帮松,裴毅,王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5,(10):166-167,170.
[3]杨胜敏,韩敏琦,杨林林,张海文.高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实施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03):84-87.
[4]姜海波,刘焕芳,金瑾.“以学生为中心”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J].高教学刊,2017,(01):26-28.
作者简介:
丁荟瑾(1990—),女,漢族,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城市水利,软件工程,2011年荣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后毅然投入高职院校工作,曾荣获“四川科技职业学院,2016年师德师风标兵”,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首届班会课大赛第二名,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辅导员考核中多次荣获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