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牛蹄病的发生预防及诊治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蹄病在种公牛站和奶牛场中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危害极大。是指蹄底角质长期受粪尿浸渍及其他外界因素刺激,引起腐烂分解的一种疾病,严重时易发生蹄变形、蹄裂和肢蹄跛行病等,当跛行症状明显、站立困难时严重影响采精爬跨。如诊治不力,则减少种公牛使用年限,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公牛丧失种用价值,过早被淘汰。文章主要介绍了种公牛蹄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诊治方法
  【关键词】种公牛;蹄病;防治
  1 病因
  经过近三年的公牛蹄病统计发现,黄牛较水牛蹄病为多,有17例,占总发病数的36.20%;水牛只发现有1例,占2.10%。而黄牛100%都不程度有蹄病。我们将牛蹄病分为10小类,分别为:①蹄叉腐烂;②蹄底溃疡;③蹄叶炎;④蹄底刺伤;⑤蹄底磨损;⑥指(趾)间皮肤增殖;⑦趾间皮炎;⑧蹄裂;⑨蹄糜烂;⑩白线病。其中蹄叉腐烂的占88.20%,蹄底磨损占52.90%,蹄糜烂占70.60%,蹄裂占52.90%,蹄底溃疡占29.4%。而引发种公牛蹄病的主要因素有5个方面,即营养、遗传、饲养管理、疾病和应激。
  1.1营养因素
  1.1.1碳水化合物:日粮中碳水化合物过高,牛采食后可改变瘤胃中微生物的数量,使瘤胃内环境发生异常,导致乳酸菌数量大量增加,瘤胃内ph值下降,引起瘤胃酸中毒,并产生大量内毒素,侵害真皮血管系统,引发肢蹄病。
  1.1.2蛋白质:高蛋白质的日粮结构易引起种公牛肢蹄病发生,原因可能来源于蛋白质毒素或含氮化合物的降解产物。
  1.1.3矿物质: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也是种公牛蹄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一般牛体内钙磷比例为1.5~2.1,当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时,公牛就会动用骨骼中储存的钙磷,导致公牛骨化疏松,蹄部角质软化和蹄形态的改变,而发生肢蹄病。同时,饲料缺铜、锌以及血凝系统变化和内毒素诸因素在病理发生上亦有一定作用。
  在种公牛日粮中矿物质(如钙、磷、铜、锌、锰和硒)供应不平衡、不足或吸收率低,会非常明显地影响蹄的角质化程度,趾间皮肤和蹄冠部位皮肤的抗病能力,容易发生蹄类病。
  1.1.4维生素:维生素A、D不足或不平衡,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而诱发蹄病。维生素E的缺乏也会导致公牛跛行。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的缺乏会影响种公牛的蹄和角质的健康,也易造成肢蹄病。
  1.15粗纤维:饲料中纤维含量高时(占干物质的19%以上)的公牛群蹄病率低于13%粗纤维含量的公牛。
  1.16干物质:当干物质供应不足时 会导致营养物质缺乏,从而引起公牛蹄病。
  1.2遗传因素
  种公牛的体型和品种也与蹄病的发生有关,黄牛较水牛蹄病为多发。郭士权研究不同品种牛蹄病发生率表明,夏洛莱牛的蹄病发生率为最高,达33.8%。因此,蹄病的遗传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1.3饲养管理因素
  1.3.1牛舍、运动场水泥地面有关:公牛长时间站立于水泥地面,种牛蹄底没有缓冲,易造成软化的角质磨损过度,引起蹄底出现挫伤。此时,伤口极易被粪便污染而引起蹄病。
  1.3.2与种公牛体重过大有关:种公牛体重一般在800~1200㎏,这对四肢的负重过大,特别是采精种公牛爬跨台牛时,体重集中在两后蹄,而从台牛身上下来时,两前蹄又重重地一振,加上平时种公牛常在栏圈关着缺乏运动,极易造成四肢损伤。由于平时后蹄接触的粪尿机会大于前蹄,所以发病率略高于前蹄。
  1.3.3与季节和气候有关。春夏季为公牛蹄病多发季节,特别是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的武汉地区此时对种公牛进行喷雾降温,蹄角质被雾水浸泡而变软,加上夏季高温病菌容易繁殖,蹄部很容易受到感染。一般黄牛在春季(3、4、5三个月)夏季(6、7、8三个月)、发病最多,水牛很少发病可能与水牛喜欢下水洗浴、泥浴有关。
  1.3.4与公牛年龄相关:青年牛发病较少,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蹄病的发病率增多。
  1.3.5其他管理因素:没有及时修蹄、护蹄而导致蹄底变形,或蹄踵壁过削、蹄叉多削等均可导致蹄负重不均,使蹄病大量发生。另外,饲槽过低,运动场面积过小,或种公牛日粮不合理,也是引发蹄病的重要因素。
  1.4疾病因素
  由于“精、青、粗”饲料搭配不合理,常造成种公牛前胃疾病等引起体质下降,易发生继发性蹄病;饲料中混入霉变的饲料,常引起种公牛的过敏反应而发生肢蹄病;种公牛采精时打架引起外伤,盛夏时节常引起局部发炎可引起脓毒性关节炎。
  1.5应激因素
  从外面引进的种公牛在长途运输當中受到惊吓,加之公牛个体重、车辆地板湿滑极易使种公牛摔倒,造成四肢和蹄部损伤甚至断裂;有些种公牛采完精仍然不愿回栏,饲养员大声吆喝甚至用竹条鞭打时,也易使种公牛因惊吓乱跑摔倒而导致蹄部受伤。
  2 预防措施
  2.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制日粮
  要保持牛舍、运动场的通风,夏季运动场上要牵遮阳网防晒,雨天做到排水顺畅不积水。运动场上用软质红砖铺制或硬地(地下铺石头)软面(上面铺沙子),不宜用水泥地面。要保证种公牛每天至少3h的运动时间。
  一定要保证“精、青、粗”饲料的科学、合理供给。按种公牛四季采精的不同需求,掌控好精粗饲料的饲喂量,在采精旺季和冬季精饲料量可多些(如8㎏∕头平),不采精和夏季可适当减少(如2.5~3㎏∕头平)精饲料的喂量。种公牛站应每个月对全群种公牛进行一次体重测量,依据体重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精粗饲料喂量,保证饲养管理正常有序,不能突然改变饲料配方与饲养管理制度。种公牛对矿物质需求较高,牛栏要保持足够量的矿物质舔砖数量,用完后及时更换;精料中特别要保证钙磷比例适当。
  2.2搞好牛舍卫生,改善环境条件   保持栏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及时清扫栏舍内和运动场的粪便,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以破坏各种病菌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菌对牛体的侵害。另外,对运动场为沙的地面,要保持其平整不积水,不能有小石块和尖锐的异物,以防牛蹄底挫伤。对牛蹄病严重并刚修过蹄的公牛更加注意地面不能湿滑,以防打滑摔倒,损伤牛蹄。
  2.3坚持定期蹄部保健,减小发病几率
  种公牛每年春秋两季各修蹄1-2次,平时注意观察,发现肢蹄有问题的及时进行修蹄。日常工作中还要对种公牛进行浴蹄,对蹄叉有腐烂、蹄底溃疡、趾间皮肤增殖的公牛牵入消毒液(高碘溶液或4%硫酸铜溶液)中进行浸泡,以达到预防、改善或治疗的目的。对蹄病轻微或无蹄病的公牛,定期用4%硫酸铜溶液进行喷蹄,促进蹄角质硬化,抑制化脓性微生物在蹄部繁殖和入侵,以最大度地减少蹄病的发生。
  2.4搞好选种选配工作,清除一切发病诱因
  可借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找到和公牛肢蹄病相关的基因,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手段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指导选种选配工作,进而培育出对肢蹄病有高度抵抗力的新品种或新品系。在实际工作中尽量选择肢蹄性状在平均值以上的公牛作为种公牛。
  3 治疗
  肢蹄病的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消炎止痛、去除腐败部位,保护好蹄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防止人为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而造成瘫痪过早而被淘汰。
  3.1局部疗法
  主要包括蹄部外用药物疗法、蹄浴疗法、手术疗法和局部注射用药疗法。根据我们牛站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般将以上方法综合起来使用。
  首先,将牛牵入有凹槽含消毒药的保定架内浸泡四蹄,药水以漫过蹄冠为好,先由饲养员将牛全身刷约10min(目的是为了是人畜亲和),使牛安静以免受惊,然后再用棕刷轻刷蹄冠及周围,重点刷拭蹄叉和蹄四周,将蹄上污物洗刷干净后再将牵入另外无水槽的干燥保定架内,然后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修蹄。用药水刷洗后的患蹄,一般先将蹄四周多余的死角层削掉、铲除,重点将蹄叉内的粪污、死皮以及长变形的多余角质层削去,将腐化层用小蹄刀削掉,发现有漏孔的将碘甘油注入少许,然后再将洗干净的蹄冠和蹄叉涂抹一层碘甘油即可,像如此每天对病牛蹄进行1次治疗,持续1周左右,一般牛蹄病会逐渐好转。对于严重感染的牛只,可根据牛趾尺寸,在健趾安装大小适合的木块或橡胶垫,从而使患趾免于负重,得到充分休息,并减轻疼痛刺激,有利于康复。
  修蹄尽可能选在晴天进行,天气干燥有利于蹄病的恢复。牛舍和运动场也要保持清洁卫生,以减少病菌的再次感染机会。治疗期间牛可适当运动。对于无法站立的,应勤换垫草、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
  3.1.1腐蹄病的治疗
  先在有消毒药水的保定架内边浸泡边刷洗患蹄,然后再将蹄底溃疡并伴有肉芽组织增生,角质生长障碍,不能覆盖创面者,用修蹄刀削去腐烂组织和增生的肉芽组织,直至出现鲜嫩的肉芽组织。蹄叉间用双氧水冲洗后,涂以5%碘甘油,对患蹄有空洞的取碘甘油撒布塞入,尽量想办法让纱布不掉落。最后在蹄腐烂部、蹄冠、球关节再涂以5%碘甘油。同时要加强护理,尽量不让牛蹄沾湿,保持清洁干燥,刚治疗的前三天不要运动,以后可逐步加强运动,促进蹄部恢复。
  3.1.2 蹄底创伤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除去刺伤物,排除脓液,冲洗伤口,上药消炎。近些年来此类蹄病有所变化,不再是铁钉刺伤,而多半是由于水泥地面蹄底部磨损较严重,而有各种小异物(小石子、木屑、树枝等)刺伤,当发现这些异物时先清洗蹄部,取出刺伤异物,用双氧水清洗,用碘酊或高碘冲刷蹄底,再向伤口内注碘甘油或碘酊即可,每天冲洗消炎1次,连用3天即可。
  3.2全身疗法
  急性或特别严重时蹄病并伴随着体温升高可采用全身疗法进行,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可使用消炎及镇痛药物。如公牛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kg体重、双氢链霉素60mg、红霉素10mg,混合肌注能有效治疗蹄病。对严重的公牛还可以静脉输液,用头孢类抗生素、碳酸氢钠、维生素C、葡萄糖或糖盐水3~5d,大剂量输液可改善微循环,促进有毒代谢产物的排除有良好的作用。此外使用抗组织胺药物也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口服苯海拉明0.5~1.0g,每天1~2次。
  4 小结与讨论
  牛肢蹄病是种公牛站常见多发病之一,是最影响种公牛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和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种公牛肢蹄病的发病率高低是反映整个牛群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种公牛舍基础设施的配置,种公牛全价日粮的供应,特别是日粮配合应注意合理的精粗比,能蛋比和钙磷比及维生素A、D的补充,日常中注意合理使用矿物质舔砖这些对预防牛蹄病的发生有一定效果。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采精操作、防疫注射、驱虫保健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定期查蹄、浴蹄、修蹄、护蹄,做到平时发现蹄病能及时处理,春、秋两季为重点修蹄季节。
  近年来,由于我們采取了上述综合性的预防措施,种公牛蹄病发病率逐渐下降,经过多年的实践治愈率达到了98%以上,现阶段没有1头中公牛因蹄病而淘汰。
  参考文献:
  [1]王海军,张善芳.奶牛肢蹄病病因及其防治浅析〔J〕.湖北畜牧兽医,2006(3):21-22.
  [2]李振。预防奶牛肢蹄病的日粮营养措施〔J〕.中国奶牛,2007(1):18-21.
  [3]于涛,齐长明。奶牛蹄变形与修蹄〔J〕.中国奶牛,2007(4):56-57.
  [4]张华。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奶牛,2007(5):38-41.
  [5]种代彬,潘振发,张晓霞等〔J〕.北京奶业,2008(3):9-11.
  [6]刘洪杰,王纯净,刘新华.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与防制〔J〕.湖北畜牧兽医,2011(4):22-23.
  作者简介:
  王林波(1963-),男,湖北襄阳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家畜繁育、生产及技术推广工作,
  彭睿(1979-),男,天津杨柳青人,兽医师,从事家畜冻精科研、大型养殖场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了本县的福寿螺现状,并针对其为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福寿螺;农业;为害  福寿螺是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将其列入首批侵入中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黑名单”。福寿螺主要为害水稻、莲藕、茭白、紫云英、甘薯等农作物,尤以对水稻的为害最为严重。  1 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  
【摘 要】在现如今养殖条件下,牦牛巴氏杆菌病已经严重危害到牦牛养殖的发展。笔者结合实际,介绍了牦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牦牛;巴氏杆菌病;病原;流行特点  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常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
【摘 要】马铃薯在古交山区属粮菜兼用作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是古交山区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但在生产中长期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管理粗放,特别是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中防治方法不科学,过多使用化学农药,对马铃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绿色植保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了以预防为主,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调控相结合的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山区;马铃薯;
【摘要】炎热气候,特别是持续高温高湿使种猪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淘汰率与死亡率上升,已成为种猪生产,尤其是规模化种猪场面临的巨大挑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夏季;种猪;热应激;危害;防治  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炎热气候,特别是持续高
近十几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很多丘陵地区的水田因排水不畅,形成了底部较为平坦的水塘,而这类水塘正是芡实理想的高产种植基地。芡实为食药两用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市场前景越来越好。芡实直播栽培用工量少,管理较简单粗放,种植效益年年提高。现以苏芡实2号新品种为例,将长江流域水塘芡实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一、品种特征特性  苏芡杂2号系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
【摘 要】长汀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导致该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威胁着百姓的生存安全。本文在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长汀水土流失区景观治理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构思,从风景与游憩主要树种选择角度入手,并以厦蓉高速长汀段两侧一重山景观化治理作为例证,探讨了长汀县水土流失区景观化治理的基本做法。  【关键词】水土流失区;生态恢复;景观治理;
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近日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  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
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茶叶是竹山县特色主导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目前茶叶的市场与消费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竹山茶叶必须立足竞争、面向市场,围绕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果断地走转型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是竹山茶叶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一、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势在必行  1.建设无性系茶园所栽茶苗在遗传上属“纯系”,其内
石刁柏又名龙须菜、芦笋,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营养丰富,抗癌防癌,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作用明显。石刁柏地下肉质根系特别发达且呼吸作用旺盛,有显著的耐旱、耐高温而不耐涝的特点。在南方高温多雨时期,土壤含水量大,空气湿度高,很容易诱发地下根腐病和地上茎枯病等毁灭性病害,露地栽培3~5年后容易造成全园毁灭。我园区自1999年开始从事石刁柏生产和技术研发,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探索,摸索出了从
【摘 要】目前,传染性疾病仍是我国养禽业的主要威胁,而免疫接种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接种后免疫失败仍时有发生。在什么时期接种什么样的疫苗,是养禽者尤其是大型养禽场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当地实际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免疫程序。  【关键词】养禽场;疫病;科学免疫;疫苗  在什么时期接种什么样的疫苗,是养禽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免疫程序是通用的,生搬硬套别人现成的程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