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分析病因,查清病根;关爱后进生,发现闪光点,使其树立自信心;用平等心和公正心转化后进生;培养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家庭配合共同转化后进生五个方面浅谈在转变后进生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后进生 闪光点 自信心 平等心 公正心
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相对某些学生,在某一时期品行差、学习差、不守纪律等。其实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后进生也是暂时的落后,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认为后进生永远后进,则意味着教师永远失职。正如教育家所言:“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追根溯源,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他自身心理的发展,不定性和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的。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转变后进生是教师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严峻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相信“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善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因材施教,建立多元的评价制,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生,还“后进生”于一个“人才”的真面目,我们才能配称跨世纪的合格新型人民教师。
几年来,笔者在转化后进生方面积累了一点拙见,认为转变后进生必须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析病因,查清病根
班主任要深入全面彻底地了解后进生,备有后进生基本情况记录薄,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及生活习惯、爱好、交往、性格等作全面详实的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1.家庭因素2.社会因素3.教育行为因素4.个性特征及心理因素5.非智力因素等,对后进生且忌盲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分析病因,查清病根,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转化后进生。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感站在民族振兴的高度,要付出心血和汗水……
二、关爱后进生,发现闪光点,使其树立自信心
关系爱护是转化后进生心里基本和首要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天职和美德。没有这种爱,就不能接受教育、转化、培养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正如高尔基所说:“只有爱孩子,他才可能教育孩子。
尤其是那些境遇不好,磨难较多,性格内向的孩子,更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特殊的关怀、同情、理解和帮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在工作中,我常常用自己的钱资助那些生活贫困的学生,让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我常常与后进生促膝谈心,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常常蹲下身子与他们平视交流,成为他们良师益友,尽力弥补他们缺少的爱。我的爱心康复了许多畸形变态的心灵,让后进生在爱的暖流中重塑自我,展示自己。实践无数次证明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是转变差生永不衰竭的原动力。
对于后进生要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使其具有自信心,坚信“我能行”“我能赢”“天生我才必有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也,长善而就其失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和一无是处的人。即使是再差的后进生,也不是什么都不行,他们也有着各自的特长,在他们的心灵深入也有着许多美好的东西,随时都会迸发出来。教师要时时处处发现和捕捉闪光灯及时恰当地夸奖表扬,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均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的特长在班集体中得以实施,使其得到成功地满足,胜利的欢乐,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恰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机。
三、用平等心和公正心转化后进生
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平等心和公正心,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喜爱平等的教育权利;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同等的受尊重的权利……
教师应做到眼中无“后进生”心中有“后进生”,要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更不能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否则极易造成他们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给转化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当后进生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或纠纷时,绝不能偏袒好学生,应实事求是,出于“公正|”处理公平、公正、让后进生心服口服,必要时为后进生撑腰争面子,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自尊和利益。
可现实中,往往出现“优先生天天有人找,差生天天无人问”的现象,发差较大。这是不符合师德要求和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教师决不能因教育行为导致“后进生”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必须用平等心、公正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爱“白天鹅”更爱“丑小鸭”。
四、培养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
提高学习成绩是后进生最难逾越的障碍,缺乏学习兴趣,因为他们的基础差,知识贫乏,想学却无从下手。因此,教学时对后进生学习兴趣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给差生创造机会,比如,课堂上优先提问,活动首先想到,实验让他先动手等。特别是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课下,真对后进生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补课,只要差生提出问题,不论深浅都耐心讲解,并给予鼓励,还要培养后进生勤学好问的学风,同时指导他们掌握较为合理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后进生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逐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学习兴趣逐渐浓厚了。
五、家庭配合共同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要使其转化仅靠学校一方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教师要经常家访,要对学生的情况一分为二公正地评价,同时应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有关情况,与家长达到教育目标的统一。也可采用通讯、采访座谈等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让家长加强教育,引导,监督,管理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配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及表现有利于对其进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教育,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必须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持之以恒,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才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后进生 闪光点 自信心 平等心 公正心
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相对某些学生,在某一时期品行差、学习差、不守纪律等。其实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后进生也是暂时的落后,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认为后进生永远后进,则意味着教师永远失职。正如教育家所言:“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追根溯源,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他自身心理的发展,不定性和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的。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转变后进生是教师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严峻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相信“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善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因材施教,建立多元的评价制,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生,还“后进生”于一个“人才”的真面目,我们才能配称跨世纪的合格新型人民教师。
几年来,笔者在转化后进生方面积累了一点拙见,认为转变后进生必须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析病因,查清病根
班主任要深入全面彻底地了解后进生,备有后进生基本情况记录薄,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及生活习惯、爱好、交往、性格等作全面详实的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1.家庭因素2.社会因素3.教育行为因素4.个性特征及心理因素5.非智力因素等,对后进生且忌盲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分析病因,查清病根,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转化后进生。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感站在民族振兴的高度,要付出心血和汗水……
二、关爱后进生,发现闪光点,使其树立自信心
关系爱护是转化后进生心里基本和首要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天职和美德。没有这种爱,就不能接受教育、转化、培养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正如高尔基所说:“只有爱孩子,他才可能教育孩子。
尤其是那些境遇不好,磨难较多,性格内向的孩子,更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特殊的关怀、同情、理解和帮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在工作中,我常常用自己的钱资助那些生活贫困的学生,让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我常常与后进生促膝谈心,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常常蹲下身子与他们平视交流,成为他们良师益友,尽力弥补他们缺少的爱。我的爱心康复了许多畸形变态的心灵,让后进生在爱的暖流中重塑自我,展示自己。实践无数次证明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是转变差生永不衰竭的原动力。
对于后进生要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使其具有自信心,坚信“我能行”“我能赢”“天生我才必有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也,长善而就其失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和一无是处的人。即使是再差的后进生,也不是什么都不行,他们也有着各自的特长,在他们的心灵深入也有着许多美好的东西,随时都会迸发出来。教师要时时处处发现和捕捉闪光灯及时恰当地夸奖表扬,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均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的特长在班集体中得以实施,使其得到成功地满足,胜利的欢乐,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恰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机。
三、用平等心和公正心转化后进生
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平等心和公正心,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喜爱平等的教育权利;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同等的受尊重的权利……
教师应做到眼中无“后进生”心中有“后进生”,要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更不能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否则极易造成他们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给转化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当后进生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或纠纷时,绝不能偏袒好学生,应实事求是,出于“公正|”处理公平、公正、让后进生心服口服,必要时为后进生撑腰争面子,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自尊和利益。
可现实中,往往出现“优先生天天有人找,差生天天无人问”的现象,发差较大。这是不符合师德要求和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教师决不能因教育行为导致“后进生”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必须用平等心、公正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爱“白天鹅”更爱“丑小鸭”。
四、培养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
提高学习成绩是后进生最难逾越的障碍,缺乏学习兴趣,因为他们的基础差,知识贫乏,想学却无从下手。因此,教学时对后进生学习兴趣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给差生创造机会,比如,课堂上优先提问,活动首先想到,实验让他先动手等。特别是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课下,真对后进生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补课,只要差生提出问题,不论深浅都耐心讲解,并给予鼓励,还要培养后进生勤学好问的学风,同时指导他们掌握较为合理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后进生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逐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学习兴趣逐渐浓厚了。
五、家庭配合共同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要使其转化仅靠学校一方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教师要经常家访,要对学生的情况一分为二公正地评价,同时应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有关情况,与家长达到教育目标的统一。也可采用通讯、采访座谈等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让家长加强教育,引导,监督,管理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配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及表现有利于对其进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教育,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必须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持之以恒,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才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