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策略探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dra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博物馆,与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志愿者,两者之间的合作自产生以来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对社会的文化服务做出了极大贡献。然而这种合作也同样存在着多种问题,如何建设良好的志愿者队伍是各地方性博物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博物馆及志愿者工作的性质及问题入手,对地方博物馆的规则制定、管理体制运行、工作内容以及改革策略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
  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博物馆在满足展示,传播文化及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受其性质影响,博物馆往往人手缺乏,因而对志愿者有极大需求。但博物馆志愿者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尚不够长久,在各方面还存在缺陷和问题。因此,建设一支良好的志愿者团队是博物馆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众多地方性博物馆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一、我国的地方博物馆及志愿者工作现状
  博物馆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文化机构,包含了诸多社会文化资源,承担着收藏,展示,传播,教育等职能,可分为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等。目前在我国有超过四千座博物馆,并且每年还在以数百座的数量增长。博物馆的规模,发展状况与其所在地方的文化历史及经济发展都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也造成了各地方博物馆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此外,博物馆属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由于编制的限制,博物馆人员有限,再加上免费开放,客流量巨大,博物馆常常要面临人才资源缺乏,资金缺乏,接待能力不够等问题。再加上有些落后地方的博物馆规模小,设施不完备,展馆质量较差,更加难以发挥博物馆传播文化的作用。因此,志愿者成为了各地方博物馆重要的人员补充来源。采用大量志愿者,既能弥补博物馆的人员短缺问题,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而且志愿者来自于社会各行业,不仅与观众群体联系紧密,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不同的观众群体,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职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而志愿者是不追求物质报酬,自愿无偿贡献社会服务的人。这些人往往都具有某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志愿服务既能实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对某一行业的热情,又能积累实践经验,获得知识。成为志愿者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服务于博物馆的志愿者能通过工作丰富自身的知识,锻炼语言能力,积累社会活动经验,提升自我。因此,在博物馆做志愿活动无疑是一种双方互利的工作。
  二、目前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因为博物馆这一机构其具有的文化特性,因而对志愿者也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尽管志愿者存在已久,但在博物馆志愿者这一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尚未成熟,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志愿者服务水平,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博物馆对志愿者的要求涵盖多方面,不仅仅要具备历史文化知识,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对语言表达能力,讲解技巧,乃至礼仪方面也有一定要求。而目前,博物馆的志愿者主要来源有退休职工、干部,以及学校教师、学生等。诸如退休职工或教师这些通常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经验及专业技能,能够达到博物馆对志愿者的要求,但像在校学生这一志愿者群体往往缺乏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经验也较为欠缺,往往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比如讲解,知识缺乏或语言表达能力差都会影响讲解质量。而缺乏健全的制度又导致这样的问题难以解决。
  (二)制度缺乏,考核、管理不规范
  时至今日,国家层面上的志愿者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尽管在某些地方有出台相关的志愿者条例,但仍只限于一些较发达城市,对于大多数的地方性博物馆志愿者来说,他们依然是“无法可依”。除過法律法规方面的缺乏,博物馆本身针对志愿者的管理制度也不够规范。由于志愿者不获取薪资报酬,不属于博物馆的正式编制人员,因此大多数地方博物馆在志愿者管理上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或标准,对待志愿者如同临时工,通常“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此外,很多地方博物馆也没有形成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安排,保障这一规范合理的流程,导致博物馆人员安排混乱,志愿者水平低等问题。
  (三)服务单一,志愿者流失
  博物馆志愿者最普遍的工作是日常讲解与导览,以及参观人员的秩序维护等较为基础性的工作,志愿者通常很难接触到博物馆较为核心的工作部分。而志愿者由于没有薪资报酬,投入该项工作多是出于对这一工作的喜爱与向往,没有明确的激励或约束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博物馆长期重复单一的、尤其像观众秩序维护,问卷调查,答复咨询这类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往往会很快失去兴趣消磨热情,最终导致志愿工作半途而废,不了了之,人员流动性极大。
  (四)博物馆对志愿者缺乏重视度
  尽管志愿者为博物馆提供无偿服务,但也正因为如此,志愿者付出了自己的劳动与时间,也应得到尊重与良好的待遇。但由于博物馆对志愿者工作缺乏明确标准的管理体系,对于这一工作也缺少正确的认识,只把志愿者当做免费劳动力,甚至助长了正式员工的依赖性,这些随意的对待容易打击志愿者积极性,对志愿者的心态有极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加剧志愿者流失的情况。
  三、建设志愿者队伍的合理策略
  上述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于各地方博物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博物馆的职能发挥和未来发展。建设一支规范、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是地方博物馆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涵盖了多方面的要求:比如志愿者的录用标准,招募平台的建设,管理制度,志愿者权益保障等。地方博物馆需要更加健全的方法,更合理的策略来建设志愿者队伍。笔者在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都有出台过志愿者相关的法规条例,为当地的志愿者工作提供了管理标准和制度保障。这一点值得其他地方学习,规章制度是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于缺乏规范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尤其重要。完善相关的法规条例有利于博物馆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   (二)设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有了地方政府的法规条例,还需要博物馆本身有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建设志愿者队伍。目前由于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均,博物馆水准高低不齐,对于志愿者一直没有统一的招募及管理标准。而志愿者本就是出于自愿的组织行为,没有薪资这种激励与约束机制,又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管理力度难以掌握——既不能过度严格否则会打击积极性导致人员流失,也不能过度松散否则难以满足博物馆的工作要求。因此各地方应加强联系,建立联动平台,制定规范的、统一的标准要求,从志愿者的招募,到考核,工作安排,权益保障等都有准则可循。在招募志愿者方面科学高效地管理志愿者,从而建设高水平的服务队伍。
  (三)提高志愿者素养
  由于博物馆性质特殊,不仅肩负着展示,传播文化的职能,同时也包含对文物的研究与保护等,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因而人才较为缺乏,而志愿者的教育背景,技能经验等差别较大,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对博物馆一无所知仅凭兴趣和热情而来的人。因此博物馆需要有建立完整的考核及培训体系。招募到志愿者后要进行水平考核,考察志愿者的各项素质,之后再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志愿者对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在工作中能体现出专业的水平及素养,避免科学性的错误误导观众,或不规范的操作等。而定期的考核、评优则能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鼓励志愿者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提高工作质量。尽管系统的培训对需要耗费博物馆的人力物力资源,但博物馆不应局限于这类成本的付出,因为高品质的志愿者团队不仅能更好地服务大众,于博物馆的形象,实际功能的发挥以及未来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增加工作的吸引力
  上文提到工作的单一性和低技术含量容易消磨志愿者的热情,事实上,博物馆除了讲解导览之外还有多样的工作可以由志愿者担任,比如活动策划,资料整理归档,观众调研,甚至,对于专业技能突出的志愿者,还可以交付诸如文物的收藏与研究等专业领域的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对志愿者的吸引力招募更多人手,还有机会发掘具有潜力的未来工作人员,并促进博物馆这一专业领域内的改革创新。
  (五)加强沟通,增加团队凝聚力
  沟通在团队建设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出色的志愿者队伍,博物馆与志愿者双方的交流至关重要。此前由于工作随意,志愿者的流动性极大,人员流失严重。因此在工作安排方面极需要双方及时充分的沟通,这样不仅能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也能加深博物馆方与志愿者间的联系,促进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团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活动,加强各志愿者群体之间的交流,志愿者无偿付出劳动,原本就是充满热情、社会责任感与无私奉献精神的行为,打造志愿者团队间的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建设和谐友爱的志愿者团队,也将会是博物馆面向观众所展示出的最好的“名片”。
  (六)加强人文关怀
  尽管志愿者不要求物质上的回报,博物馆依然可以从其他方面为志愿者提供别样形式的“回报”,例如,可以用感谢信的形式對志愿者无偿的服务表示感谢,或者定期举办表彰大会,肯定志愿者的工作,或者为志愿者提供社会推荐或评奖资格,在各种平面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先进事迹等,这类“精神鼓励”能提升能让志愿者感受到社会的肯定,感受到自己的付出的价值,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提升他们对自我的肯定和认同,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他们个人的未来发展也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四、结语
  博物馆志愿者作为一类特殊的志愿者服务,在不够成熟的发展背景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也正因此,志愿者的团队建设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地方各机构共同努力,探索适合的管理方法和发展规划,建设优秀的志愿者团队,促进地方博物馆的发展,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陈曾路. 博物馆里的“微革命”——“博物馆志愿者”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博物馆,2012,03:12-19.
  [2]韩慧妤.加强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11:129-130+132.
  [3]步雁. 浅析博物馆志愿者的规范化管理[J]. 文博,2014,05:73-75+72.
  (作者单位:韶关市博物馆)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脂质体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局部晚期、术后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脂质
现阶段,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学校对初中生的培养更加趋向于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学生成功心理的培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深入探索
摘 要: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打破了旧观念,为女性在职场工作中开辟了新天地,同时还存在很多的无形障碍束缚着女性的职场晋升道路,即为“玻璃天花板”效应,女性在职场中由于自身能力及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了其晋升缓慢,本文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有利于女性职场晋升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女性;职场晋升;玻璃天花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给现代女性带来了更多地参与社会发展与竞争的机会。在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领高等人才思想观念发展的重要活动,要不断进行强化与改进,为大学生提供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指引;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优秀
锌液净化除钴过程反应机理复杂、工艺流程长,锌粉和砷盐的添加凭人工经验设定,造成锌粉的大量浪费,甚至导致净化后液中钴离子浓度超标。为此,从现场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净化过程的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市场和行业环境日趋复杂,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企业价值创造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基础,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已无法获得充足的资
摘 要:藏传佛教给人的感觉一直是神秘的,深沉的,因此带有藏族风情的首饰也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对于中国当代首饰的创作来说,藏传佛教影响下的首饰设计,不仅仅在装饰上体现了藏族宗教含义,从首饰的选材、造型以及花纹上也能体现出藏传佛教对于当代中国首饰设计的影响,突显出藏传佛教对于当代中国首饰设计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藏传佛教;当代中国首饰;影响  1藏族首饰材质的神奇色彩  藏传佛教影响之下的首饰设
在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在检测路面抗滑性能时,应根据竣工验收和路面养护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试验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8所高校38名体育教师的风险管理认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场地器材、医疗救护、教学训练等3个维度风险因子的认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