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坚持“以德立校、素质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自1999年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高中分别开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目前已做到全体教师员工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魏善庄中学的老师们注意在细微处“做文章”,从教育教学的点滴中积累“教育的智慧”……
走进学生的 情感世界
刘瑞金
人的心理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这个世界既丰富又隐蔽,也复杂多变、五彩缤纷。恩格斯曾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然而这美丽的花朵也需要精心呵护。
张某,男,高三年级的学生,我校学生会主席,是老师们非常看重的学生,在各方面非常优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领导、老师、同学眼中都非常优秀的孩子,竟然在开学不久在学校的厕所里吸烟,对此,学校给予了他“留校察看处分”。做出这个决定,对于一个一直关注并一手提拔他的我来说,内心的感受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件事情过后,我没有倾心地和他交流过一次,因为我感到失望之极,不想听任何的解释。
就在这件事过去半个月后,张某突然找到我,问我能不能给他个机会,面对略显憔悴的他,我点了点头。随后,我们来到谈心室。
“老师,我有许多问题要问您,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张某低着头说。
“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我因吸烟被您和学校处分,我以为它已经过去了,可不知怎么,我觉得它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现在非常自卑,常常连续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总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我更对不起您,我谁都对不起。”
听到这里,我说:“我想和你探讨一个故事《火车应该向哪个方向开》。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有一条火车轨道,由于道路改建,原来的轨道不用了,但轨道并没有拆除,同时新的轨道建好并开始通车。在新修建的轨道旁,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严禁在此轨道上玩耍’。几个学生放学后来到了这里,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上的警告后,劝另外三个学生不要在新建的轨道上玩儿,但那三个学生不予理会。为了安全,他自己则跑到原来的旧轨道上去玩。这时,一辆火车突然急驰而来,速度太快,那三个学生已经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
“假定在新旧两个轨道岔道口前面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即让火车沿着新的轨道或者是沿着旧的轨道上开。你会选择哪个方向?为什么?”
他想了想说:“我会选择向新的轨道上开,如果我是在新的轨道上玩的学生之一,我仍然会这样选择,因为违反了规则,就要承担责任。”
“好,我佩服你的勇气,那你觉得这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有共同点吗?”我又问。
“有,我吸烟,就应该受到处分,我应该为我的行为负责。”他此时的语气充满了平和。
“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他抬起头来对我说:“可我总是问自己,您和班主任都对我这么好,我为什么会这样,我特别希望您和班主任骂我一顿,可你们都没有,这让我不安。”
我说:“我知道你行。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就是最棒的。今后,对于你和学生会,我都会一如既往支持的,请你放下包袱去学习和工作吧!”
听了我的话,他重新露出了笑容。这件事过后,我进行了反思。教育工作者,实际上也是一个心理工作者,只有学会倾听,懂得沟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
无怨无悔的背后
□石 影
2005年10月的一天,高三年级的小远走进了咨询室。他进来后第一句话是:“老师,我心理有问题了。”
我笑了笑,对他说:“说说看,我能帮你什么!”
他开始述说他的烦恼。“我特别喜欢学政治,甚至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为了学好政治,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了,为此,老师、父母都和我谈过,让我不要偏科,但我一直告诉自己和他们,我选择政治无怨无悔。可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成绩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我复习得非常充分,可成绩却越来越差。我也曾找过老师,老师说可能是方法问题,给我介绍了一些方法,但是一点儿作用都不起!”
听着他的述说,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他影响非常大,于是我问:“能否告诉我为何这么痴迷于政治?”
“我是在初二的时候开始喜欢政治的,政治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是如果要学好政治,就要站在比别人高的点上。这几年,我一直在用行动证实着这句话。
听到这里我好奇地问:“怎么证实的呢?”
小远自豪地说:“从初二开始,我的政治成绩一直非常好,直到高二,我每次的成绩都能超过别人几十分。”
“老师和同学怎么看你呢?”我提高了声调问。
他更加自豪地说:“他们当然觉得我很优秀!”
“那现在你的成绩下降了,他们又怎么看呢?”我又问。
他低下头说:“他们一定很看不起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问过他们,他们都是很敷衍地告诉我说‘还行’,但是我知道他们说的不是真的。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才考了这个成绩!”
“你认为别人的看法对你很重要吗?”我微笑着问。
他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好像也不太重要,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只要我付出了、尽力了,最终的结果我应该接受。”
我高兴地说:“你说得非常好,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不管现在的成绩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先接受现状,因为你已经尽力了。
此刻的他一脸的轻松,面带笑容地说:“老师,您说得对,在我刚开始学政治的时候,我得到了太多人的赞赏,这让我觉得很有面子。现在成绩不能比别人高出几十分,我就觉得很没面子,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只要尽到我最大的努力就行了。”
听着他的总结,我也会心地笑了,他从此卸下了一个沉沉的包袱。
他,成绩优异,是老师心中的“骄子”;他,精明能干,是老师得力的助手;他,反映机敏,是老师眼里标准的“好学生”。我这个班主任同样喜欢他——我班的班长李凌(化名)。
但出乎我的意料,初二上学期的班长竞选中,他落选了,以9票之差输给了一个成绩远不如他的孩子——高明。
高明成绩平平,却是一副热心肠,人缘不错。大家选他当班长,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没太在意,不管是谁,锻炼一下也是好事嘛!我怕影响李凌,于是找了他谈话,想借机开导开导他,李凌表现得很大度、很坦然,他说:“这次落选肯定是我做得不够好,我会努力的,老师您放心,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的。”我笑了,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可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
周一例行财务检查时,我班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桌椅钉短缺,这在我班可是史无前例的,我听罢火冒三丈,真想大发雷霆,但理智告诉我要“冷静”。我找来了班长和周五的值日组长,“老师,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门是我俩亲自锁的……”我冷静了一下说:“你们先回去吧,班中事务一切照常。”
二、准确把握学生实际,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所带的这个班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知如何听讲,常常语言不文明,个别学生还敢与老师顶撞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努力培养生健康、完整的人格,营造团结向上的班风。
⒈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境,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乃至身体健康等。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意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使学生在一种和谐、活跃的气氛中生活,并通过各种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适当引导,使学生把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用到学习上来。
在学生不愉快或愤怒时,我注意正确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驾驭情绪的能力,决不能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因不愉快而情绪低落。例如,我班有一个男生,疼爱他的奶奶去世了,整天没精打彩,无心学习,总沉浸在痛苦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告诉他:“你失去亲人的痛苦老师能理解,想哭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老师不会笑话你,但你不能永远沉浸在悲痛中,要化悲痛为力量,振作起来。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才是对奶奶最好的悼念。”第二天,这个男生恢复了往日的状态。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培养学生做情绪的主人。
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基础。我现在带的这个班成绩不理想,有的学生比较悲观,认为自己基础太差,再学也跟不上,产生了放弃的念头。针对这个问题,每次考完试,我都会对那些哪怕只有点滴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刚组建新的班集体时,我反复教育学生,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学生忘记带胸卡了,进不来,我去校门口接他,他说什么还是不肯进来,说不能给班里扣分,弄得执勤老师答应他不给扣分他才进来。班集体凝聚力增强了,自觉为班集体争光的同学自然就多了。班内互相帮助、团结向上的风气很快形成了。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应用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到班主任工作中去,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能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本栏目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
编辑/于 洪
走进学生的 情感世界
刘瑞金
人的心理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这个世界既丰富又隐蔽,也复杂多变、五彩缤纷。恩格斯曾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然而这美丽的花朵也需要精心呵护。
张某,男,高三年级的学生,我校学生会主席,是老师们非常看重的学生,在各方面非常优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领导、老师、同学眼中都非常优秀的孩子,竟然在开学不久在学校的厕所里吸烟,对此,学校给予了他“留校察看处分”。做出这个决定,对于一个一直关注并一手提拔他的我来说,内心的感受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件事情过后,我没有倾心地和他交流过一次,因为我感到失望之极,不想听任何的解释。
就在这件事过去半个月后,张某突然找到我,问我能不能给他个机会,面对略显憔悴的他,我点了点头。随后,我们来到谈心室。
“老师,我有许多问题要问您,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张某低着头说。
“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我因吸烟被您和学校处分,我以为它已经过去了,可不知怎么,我觉得它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现在非常自卑,常常连续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总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我更对不起您,我谁都对不起。”
听到这里,我说:“我想和你探讨一个故事《火车应该向哪个方向开》。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有一条火车轨道,由于道路改建,原来的轨道不用了,但轨道并没有拆除,同时新的轨道建好并开始通车。在新修建的轨道旁,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严禁在此轨道上玩耍’。几个学生放学后来到了这里,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上的警告后,劝另外三个学生不要在新建的轨道上玩儿,但那三个学生不予理会。为了安全,他自己则跑到原来的旧轨道上去玩。这时,一辆火车突然急驰而来,速度太快,那三个学生已经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
“假定在新旧两个轨道岔道口前面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即让火车沿着新的轨道或者是沿着旧的轨道上开。你会选择哪个方向?为什么?”
他想了想说:“我会选择向新的轨道上开,如果我是在新的轨道上玩的学生之一,我仍然会这样选择,因为违反了规则,就要承担责任。”
“好,我佩服你的勇气,那你觉得这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有共同点吗?”我又问。
“有,我吸烟,就应该受到处分,我应该为我的行为负责。”他此时的语气充满了平和。
“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他抬起头来对我说:“可我总是问自己,您和班主任都对我这么好,我为什么会这样,我特别希望您和班主任骂我一顿,可你们都没有,这让我不安。”
我说:“我知道你行。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就是最棒的。今后,对于你和学生会,我都会一如既往支持的,请你放下包袱去学习和工作吧!”
听了我的话,他重新露出了笑容。这件事过后,我进行了反思。教育工作者,实际上也是一个心理工作者,只有学会倾听,懂得沟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
无怨无悔的背后
□石 影
2005年10月的一天,高三年级的小远走进了咨询室。他进来后第一句话是:“老师,我心理有问题了。”
我笑了笑,对他说:“说说看,我能帮你什么!”
他开始述说他的烦恼。“我特别喜欢学政治,甚至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为了学好政治,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了,为此,老师、父母都和我谈过,让我不要偏科,但我一直告诉自己和他们,我选择政治无怨无悔。可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成绩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我复习得非常充分,可成绩却越来越差。我也曾找过老师,老师说可能是方法问题,给我介绍了一些方法,但是一点儿作用都不起!”
听着他的述说,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他影响非常大,于是我问:“能否告诉我为何这么痴迷于政治?”
“我是在初二的时候开始喜欢政治的,政治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是如果要学好政治,就要站在比别人高的点上。这几年,我一直在用行动证实着这句话。
听到这里我好奇地问:“怎么证实的呢?”
小远自豪地说:“从初二开始,我的政治成绩一直非常好,直到高二,我每次的成绩都能超过别人几十分。”
“老师和同学怎么看你呢?”我提高了声调问。
他更加自豪地说:“他们当然觉得我很优秀!”
“那现在你的成绩下降了,他们又怎么看呢?”我又问。
他低下头说:“他们一定很看不起我。”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问过他们,他们都是很敷衍地告诉我说‘还行’,但是我知道他们说的不是真的。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才考了这个成绩!”
“你认为别人的看法对你很重要吗?”我微笑着问。
他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好像也不太重要,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只要我付出了、尽力了,最终的结果我应该接受。”
我高兴地说:“你说得非常好,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不管现在的成绩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先接受现状,因为你已经尽力了。
此刻的他一脸的轻松,面带笑容地说:“老师,您说得对,在我刚开始学政治的时候,我得到了太多人的赞赏,这让我觉得很有面子。现在成绩不能比别人高出几十分,我就觉得很没面子,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只要尽到我最大的努力就行了。”
听着他的总结,我也会心地笑了,他从此卸下了一个沉沉的包袱。
他,成绩优异,是老师心中的“骄子”;他,精明能干,是老师得力的助手;他,反映机敏,是老师眼里标准的“好学生”。我这个班主任同样喜欢他——我班的班长李凌(化名)。
但出乎我的意料,初二上学期的班长竞选中,他落选了,以9票之差输给了一个成绩远不如他的孩子——高明。
高明成绩平平,却是一副热心肠,人缘不错。大家选他当班长,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没太在意,不管是谁,锻炼一下也是好事嘛!我怕影响李凌,于是找了他谈话,想借机开导开导他,李凌表现得很大度、很坦然,他说:“这次落选肯定是我做得不够好,我会努力的,老师您放心,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的。”我笑了,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可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
周一例行财务检查时,我班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桌椅钉短缺,这在我班可是史无前例的,我听罢火冒三丈,真想大发雷霆,但理智告诉我要“冷静”。我找来了班长和周五的值日组长,“老师,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门是我俩亲自锁的……”我冷静了一下说:“你们先回去吧,班中事务一切照常。”
二、准确把握学生实际,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所带的这个班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知如何听讲,常常语言不文明,个别学生还敢与老师顶撞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努力培养生健康、完整的人格,营造团结向上的班风。
⒈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境,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乃至身体健康等。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意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使学生在一种和谐、活跃的气氛中生活,并通过各种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适当引导,使学生把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用到学习上来。
在学生不愉快或愤怒时,我注意正确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驾驭情绪的能力,决不能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因不愉快而情绪低落。例如,我班有一个男生,疼爱他的奶奶去世了,整天没精打彩,无心学习,总沉浸在痛苦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告诉他:“你失去亲人的痛苦老师能理解,想哭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老师不会笑话你,但你不能永远沉浸在悲痛中,要化悲痛为力量,振作起来。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才是对奶奶最好的悼念。”第二天,这个男生恢复了往日的状态。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培养学生做情绪的主人。
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基础。我现在带的这个班成绩不理想,有的学生比较悲观,认为自己基础太差,再学也跟不上,产生了放弃的念头。针对这个问题,每次考完试,我都会对那些哪怕只有点滴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刚组建新的班集体时,我反复教育学生,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学生忘记带胸卡了,进不来,我去校门口接他,他说什么还是不肯进来,说不能给班里扣分,弄得执勤老师答应他不给扣分他才进来。班集体凝聚力增强了,自觉为班集体争光的同学自然就多了。班内互相帮助、团结向上的风气很快形成了。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应用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到班主任工作中去,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能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本栏目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