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对于空间的认知研究最早开始于心理学领域的图形-背景理论。Talmy首次把图形-背景理论纳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Levinson的空间参照系三分法理论推动了语言与认知的空间研究的步伐。文章尝试在空间参照系理论的视域下梳理语言与认知空间性的研究成果,阐释空间认知在时间域研究领域的拓展。
【关键词】空间性;时间性;时间拓展
一、引言
心理学最先关注对空间的认知研究,Talmy(1978;2000)首次把图形-背景理论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Levinson(1996;2003)的关于空间认知参照系的三分法理论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域。本文尝试依据Levinson的空间参照系理论,梳理语言与认知空间性的研究成果,阐释空间认知在时间域研究领域的拓展。
二、语言的空间认知
Lakoff和Johnson(1999)认为,空间认知是最基本的概念。空间认知基于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是人对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在及运动状态的能动反应。外界事物间的空间及相互关系需要经由观察者的认识及解读来实现。但人在观察外部事物的空间认知关系时是带有主观性的。例如:
(1)The school is near the park. 学校位于公园附近。
(2)The school is on the right of the park. 学校在公园的右边。
可以看出,说话人对学校和公园之间的空间及其相互关系的观察带有主观性。
(一)图形-背景理论视域下的语言空间认知
Talmy分析和研究了图形-背景理论后发现,在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方面,图形是一个定位概念,背景是一个实施定位的概念。某个移动或方位事件中两个相关物体的空间关系可以用这两个概念来解释(Talmy, 2000: 311)。
(3)Baby is in the room. 宝宝在房间里。
(4)Tom is between Mary and Tiffany. Tom位于Mary和Tiffany之間。
在例(3)中,the room为背景,baby为图形,baby的空间位置的确定是以room作为参照。在例(4)中,Mary和Tiffany一起组成背景,Tom为图形,此例句说明Tom的位置是在Mary和Tiffany的中间。
空间位移是一种动态性的空间认知,空间参照系为“起点-路径-终点”(Lakoff
【关键词】空间性;时间性;时间拓展
一、引言
心理学最先关注对空间的认知研究,Talmy(1978;2000)首次把图形-背景理论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Levinson(1996;2003)的关于空间认知参照系的三分法理论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域。本文尝试依据Levinson的空间参照系理论,梳理语言与认知空间性的研究成果,阐释空间认知在时间域研究领域的拓展。
二、语言的空间认知
Lakoff和Johnson(1999)认为,空间认知是最基本的概念。空间认知基于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是人对事物在空间中的方位、存在及运动状态的能动反应。外界事物间的空间及相互关系需要经由观察者的认识及解读来实现。但人在观察外部事物的空间认知关系时是带有主观性的。例如:
(1)The school is near the park. 学校位于公园附近。
(2)The school is on the right of the park. 学校在公园的右边。
可以看出,说话人对学校和公园之间的空间及其相互关系的观察带有主观性。
(一)图形-背景理论视域下的语言空间认知
Talmy分析和研究了图形-背景理论后发现,在本质特征和联想特征方面,图形是一个定位概念,背景是一个实施定位的概念。某个移动或方位事件中两个相关物体的空间关系可以用这两个概念来解释(Talmy, 2000: 311)。
(3)Baby is in the room. 宝宝在房间里。
(4)Tom is between Mary and Tiffany. Tom位于Mary和Tiffany之間。
在例(3)中,the room为背景,baby为图形,baby的空间位置的确定是以room作为参照。在例(4)中,Mary和Tiffany一起组成背景,Tom为图形,此例句说明Tom的位置是在Mary和Tiffany的中间。
空间位移是一种动态性的空间认知,空间参照系为“起点-路径-终点”(Lak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