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hghjhghj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数学教师们都在积极地对数学课堂进行改革,边学边教、边教边思,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教学行为、教学风格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涌现出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课例。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变化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反思
  提高数学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数学课堂只有有效了,才能再谈高效。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产生如下一些反思:
  一、合作学习,运用不够科学
  一提合作学习,往往联想到这样的情景: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甚为热烈,气氛相当活跃,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似乎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但这些“合作教学”只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追求的是形式上、表面上的热闹,是一些“花架子”,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学生收获甚微。
  随着教改的深入,让学生动起来,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已成为所有老师的共识。但我个人认为“动”与“活”也应掌握好“度”。数学最显著特点就是要有严密的逻辑和推理。很多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用心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还要给学生创造“静”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分为知识的学习理解——知识的运用展示——知识的反思巩固三个过程的话,那么第二个环节无疑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动起来。因为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第一个和第三个环节则需要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数学中没有精彩的历史故事,没有有趣的游戏表演,数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和享受探索成功后的喜悦。而“静”能使学生专注的探索,“动”能使学生充分的享受,“静”是为“动”做准备,而“动”是“静”的成果展示。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个良好的数学课课堂氛围应该是四分动而六分静,做到“动而不乱,静而不死”,达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才是数学课堂氛围的最高境界。
  二、导学案,起不到“导、学”的作用
  导学案的设计习题化倾向严重,“导学案”成了简单问题的堆积、累加,没有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导”的作用,也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反而养出了“惰性”。导学案的设计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但绝不是“知识习题化”。习题化的弊端是直接把学生误导到做习题上去了,而把教材抛到一边。实质上,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教材的辅助,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媒介,让导学案喧宾夺主可不行。
  一个好的“导学案”中的问题是经过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教材、结合“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设计出来。因此,“学案导学”要立足在“问题”的“导”上,结合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把学生领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从而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探究性学习开放无度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的新型学习方法。教师不仅要确定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还要确定探究活动的具体方式(是独立还是合作),考虑教如何点拨或引导,尤其对数学实际问题的探究。又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模型。如何解释与验证。这需要教师教育学生只有勤于
  观察、勤于思考、勤于总结,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数学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在解题方法上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它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发散思维,而忽视知识的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题意。“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开放的“度”限定在有利于师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实践。
  四、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五、关于“学生减负”的思考
  “学生减负”已经喊了十几年了。但家长有顾虑,“减负了孩子还能上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吗?”,教师有顾虑“负担减下来后,成绩也跟着减下来怎么办?”,学校有顾虑“中高考制度不改,减负后还有升学率吗?”其实,很多人都陷入了误区,“减负”和“减成绩”并没有必然了联系。只要我们能够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就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达到减负的目的。
  提高课堂效率。就数学这一科而言,每一课时都有2—3个知识点。我们应该把它从课本中剥离出来,清晰的展现给学生。每个知识点都应配有针对训练。此外,教师还要精选5—6道综合题目作为本节课的课堂小测。争取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做到堂堂清。
  在初中新课程改革中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师缺少的不是理论的学习、理念的灌输,而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跟进和改善。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寻找和追踪有效教学的路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甄德山,王学兰.教学成效相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张庆林.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思考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
其他文献
本文以幼儿园语言教育为主体,通过阐述幼儿语言学习规律,得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概念、种类及优势,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措施进行分
期刊
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生命,首先是一个生命体,都是活生生的人。既是活的,就会有生命流,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力。从生命的角度研究语文教学,回归到最为朴素的“人本”,关注生
<正>经行头痛属中医学"经行前后诸证"的范畴,是指每次经期或行经前后以头痛为主要证候的病证。此病经后消失,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西医学认为此病属"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
护理作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高尚职业道德培养、健康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培养、敏锐观察能力培养、良好协作能力
目的:实验将对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结果进行对比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胃
期刊
受经济疲弱、人民币贬值和严控“三公”消费等多重负面因素叠加,航空市场需求不旺。从运力供给来看,飞机增速同比上升和日利用率同比下降。航空公司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丰富
九华膏为湖南省中医院肛肠科自制膏药,全名为“硼贝九华膏”,由滑石粉、硼砂、川贝母、银朱、龙骨、冰片、朱砂组成.一般用于发炎肿痛的外痔、内痔嵌顿、直肠炎、肛窦炎及内
如今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寻求新的发展.在走向城市的人当中,大多处于青年阶段,有很多人在农村已经成家,因此便容易出现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