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初始条件的建构及其意义——20世纪50年代制度变迁、转型与发展的绩效及其对长期增长的影响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z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制度变迁和长期经济增长的起点。这一时期,新政府结束了无政府状态和不公正的社会游戏规则,建立了高效率的政府管理机制,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统一了全国的财政经济,提高了汲取财政资源的能力,推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的制度变迁与经济积累不仅对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
其他文献
2016年4月10日,由江西警察学院主办的“治安学学科暨专业建设高层论坛”在江西省鹰潭市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博导李健和教授应邀到会作主旨发言,来自中国人民公
政策时滞就是从政府为实现某种目标,决定实施某种计划或政策到该种计划或政策对经济活动产生实际影响之间的一段时间间隔,导致计划或政策与经济活动之间出现因果不同步现象。经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自由竞争,而自由竞争就会导致垄断的产生,垄断是竞争的消极表现,它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是经济繁荣发展的障碍。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从总体指导思想、责任意识、注重实效、评价体系、教育培养等入手,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
从外观性状、组织、粉末特征等方面对土槿皮和紫荆皮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