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协调性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不协调的结论,并提出了优化江苏省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协调性
一、引言
从现实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飞速发展,1988-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1208.85亿元增长到34457.3亿元,增长了27.5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的发展也非常瞩目,到2009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61.85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95.7倍;贷款余额36846.34亿元,比1988年增长48.7倍。可见江苏金融的发展很快,远超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江苏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协调,能否适应经济的增长?如果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加上外在的金融冲击,那么对江苏的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研究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协调性,通过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来推动江苏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协调的研究应以金融效率为中心,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金融及其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收益、成本、风险状态和运动规律(孔祥毅,2001);部分研究则对金融市场内部的各个层次的市场间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例如,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市场和债务市场以及各自的内部协调发展问题,资本市场的外部协调问题(佘运久,2001),我国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均衡发展及二者之间发展速度的比例问题等(彭小泉,2000)。
已有文献关于区域性的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协调性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涉及不多。本文即以江苏省作为对象研究其区域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旨在为今后的区域金融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三、江苏金融发展现状
(一)银行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江苏的银行也在不断发展壮大。1988年江苏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仅为517.81亿元,贷款余额为742.1亿元。到2009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61.85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95.7倍;贷款余额36846.34亿元,比1988年增长48.7倍。
目前江苏中外资银行已经突破了20家,包括15家全国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省级分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13家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类金融机构,机构总数达11416家,从业人员近16万人。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在江苏迅速发展。
(二)保险
保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分散风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保险业为社会经济提供了风险保障,另外保险基金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保险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江苏历年保险深度来看,从1988的0.66到2009年的2.63,有明显增长趋势。但是与人均GDP相比,差距非常大,充分说明江苏保险市场发展还是相对迟缓。
(三)证券
证券市场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债券和股票。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较小,且数据难以获得,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江苏股票市场发展情况。资本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手段,对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改善企业的融资条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作为间接融资的补充,为企业扩大投资创造条件。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一般来说,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它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如图1所示,江苏证券化率平均在20%左右的水平,其间波动幅度较大:2000-2005年,证券化率逐年下降;2005年后,开始稳步上升;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数值明显下降;到2009年危机影响减弱,经济回暖,指标值迅速回升。
(四)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协调性
从各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量的比例均值来看,货币资产占绝对的比重,平均占比83.90%,而非货币资产平均占比仅为16.10%,其中股票资产占比14.45%,而保险资产仅占比1.65%,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比例严重失调(见图2)。由此可知,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极不协调。
四、优化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一)继续巩固和加强银行信贷等货币资产的发展
在江苏地方商业银行发展较快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本土银行的优势,给予本地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风险高、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银行应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案,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以尽可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银行不仅可以直接贷款给中小企业,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供向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信用保证,有实力的银行还可以认购中小企业发行的公司股票、融资债券等。
(二)加快调整保险市场格局,促进保险资产的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加盟江苏市场,江苏保险业将迎来发展的契机。江苏的保险机构要抓住机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努力把保险市场做大做强。首先要加强保险市场的监管和行业自律,政府对保险中介机构要加强培训,规范中介结构的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保险经纪公司发展。其次要推进保险创新,对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服务方式及其组织机构进行变革,拓宽保险销售渠道,针对保险业务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产品开发机制,树立品牌效应。最后要提高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快我国保险经纪人的成长,通过建设高水平的营销队伍,提高保险业的整体水平。
(三)重点发展证券市场,发挥股票资产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证券市场是发展的重中之中,因为直接融资渠道才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最有效来源。政府一方面要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上市指导,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另一方面要对上市公司加强监管,及时透明地公布信息,使得上市公司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直接融资。在上市公司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要及时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和资产的置换,让企业有机会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四)创新金融工具,推动金融资产结构升级
由于目前投资渠道还很有限,投资的品种也不多,资金主要还是流向银行。而金融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作用,必须进行金融创新,同时要加快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建设。尽管由于美国次贷产品出现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但这并不代表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不可行的,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在建立健全合理的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制度下进行资产的证券化创新,或者引入新的投资方式等,不仅能够调整金融资产结构,加快非货币资产的发展,同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荣先恒.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基于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5.
2、王维安.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3、刘湘云,杜金岷.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协调性
一、引言
从现实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飞速发展,1988-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1208.85亿元增长到34457.3亿元,增长了27.5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的发展也非常瞩目,到2009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61.85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95.7倍;贷款余额36846.34亿元,比1988年增长48.7倍。可见江苏金融的发展很快,远超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江苏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协调,能否适应经济的增长?如果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加上外在的金融冲击,那么对江苏的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研究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协调性,通过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来推动江苏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协调的研究应以金融效率为中心,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金融及其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收益、成本、风险状态和运动规律(孔祥毅,2001);部分研究则对金融市场内部的各个层次的市场间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例如,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市场和债务市场以及各自的内部协调发展问题,资本市场的外部协调问题(佘运久,2001),我国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均衡发展及二者之间发展速度的比例问题等(彭小泉,2000)。
已有文献关于区域性的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协调性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涉及不多。本文即以江苏省作为对象研究其区域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旨在为今后的区域金融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三、江苏金融发展现状
(一)银行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江苏的银行也在不断发展壮大。1988年江苏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仅为517.81亿元,贷款余额为742.1亿元。到2009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61.85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95.7倍;贷款余额36846.34亿元,比1988年增长48.7倍。
目前江苏中外资银行已经突破了20家,包括15家全国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省级分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13家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类金融机构,机构总数达11416家,从业人员近16万人。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在江苏迅速发展。
(二)保险
保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分散风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保险业为社会经济提供了风险保障,另外保险基金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保险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江苏历年保险深度来看,从1988的0.66到2009年的2.63,有明显增长趋势。但是与人均GDP相比,差距非常大,充分说明江苏保险市场发展还是相对迟缓。
(三)证券
证券市场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债券和股票。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较小,且数据难以获得,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江苏股票市场发展情况。资本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手段,对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改善企业的融资条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作为间接融资的补充,为企业扩大投资创造条件。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一般来说,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它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如图1所示,江苏证券化率平均在20%左右的水平,其间波动幅度较大:2000-2005年,证券化率逐年下降;2005年后,开始稳步上升;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数值明显下降;到2009年危机影响减弱,经济回暖,指标值迅速回升。
(四)金融资产内部结构协调性
从各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量的比例均值来看,货币资产占绝对的比重,平均占比83.90%,而非货币资产平均占比仅为16.10%,其中股票资产占比14.45%,而保险资产仅占比1.65%,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比例严重失调(见图2)。由此可知,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极不协调。
四、优化江苏金融资产内部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一)继续巩固和加强银行信贷等货币资产的发展
在江苏地方商业银行发展较快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本土银行的优势,给予本地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风险高、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银行应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案,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以尽可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银行不仅可以直接贷款给中小企业,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供向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信用保证,有实力的银行还可以认购中小企业发行的公司股票、融资债券等。
(二)加快调整保险市场格局,促进保险资产的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加盟江苏市场,江苏保险业将迎来发展的契机。江苏的保险机构要抓住机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努力把保险市场做大做强。首先要加强保险市场的监管和行业自律,政府对保险中介机构要加强培训,规范中介结构的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保险经纪公司发展。其次要推进保险创新,对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服务方式及其组织机构进行变革,拓宽保险销售渠道,针对保险业务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产品开发机制,树立品牌效应。最后要提高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快我国保险经纪人的成长,通过建设高水平的营销队伍,提高保险业的整体水平。
(三)重点发展证券市场,发挥股票资产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证券市场是发展的重中之中,因为直接融资渠道才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最有效来源。政府一方面要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上市指导,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另一方面要对上市公司加强监管,及时透明地公布信息,使得上市公司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直接融资。在上市公司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要及时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和资产的置换,让企业有机会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四)创新金融工具,推动金融资产结构升级
由于目前投资渠道还很有限,投资的品种也不多,资金主要还是流向银行。而金融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作用,必须进行金融创新,同时要加快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建设。尽管由于美国次贷产品出现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但这并不代表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不可行的,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在建立健全合理的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制度下进行资产的证券化创新,或者引入新的投资方式等,不仅能够调整金融资产结构,加快非货币资产的发展,同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荣先恒.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基于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5.
2、王维安.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3、刘湘云,杜金岷.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