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立克次体调查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新疆生态环境复杂,立克次体传播媒介、宿主及种类复杂多样,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已给当地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及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交流的不断提升,都有可能成为新疆地区立克次体媒介和宿主更加多样化的潜在因素。近年来,新疆地区一些立克次体病如Q热、埃立克体病、无形体病等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受到普遍关注。目前,已从新疆多个地区检测并分离出多种新型立克次体,其公共卫生学意义也日益受到重视。作者对新疆地区近20年来已报道的立克次体种属鉴定、媒介宿主、流行分布情况等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以期为新疆立克次体及立克次体病的系统研究及其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段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早期感染期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永嘉县人民医院确诊的56例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56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为(5.61 ± 3.18)× 109个/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35.90 ± 19.16)%,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52例有肺内病
目的对新制定的血清碘测定标准方法《血清中碘的测定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简称标准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 3个标准制定和3个验证实验室按照《GB/T 210.5-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对标准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计算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和线性范围,样品测定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及抗干扰能力、样品稳定性等。结果 6个实验室均采用标准方法测定标准曲线线性
目的调查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情况。方法2013 - 2016年在青海省8个州(市)采集藏羊颈静脉全血12 710份,分离血清后采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纸上色谱(GICA)两种方法进行鼠疫F1抗体血清学检测,分析鼠疫在青海省各地的流行态势。结果两种方法均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86份,阳性检出率为0.68%(86/12 710),其中海南州兴海
目的观察重组华支睾吸虫铁重链蛋白(CsFHC)对人肝星状细胞LX-2(简称LX-2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体外培养LX-2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CsFHC重组蛋白[0(对照),1、2、5、10、20 nmol/L]刺激LX-2细胞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sFHC重组蛋白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LX-2
代谢组学是全面系统地描述生物样本中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的一门学科。代谢组学可以通过内源性代谢物整体反映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在疾病的诊断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甲状腺癌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小分子代谢产物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作者就代谢组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在氧化应激诱导的肥大软骨细胞、大骨节病(KBD)儿童和成人关节软骨以及低硒和T-2毒素中毒大鼠膝关节软骨的表达变化,探讨VCAM-1在大骨节病深层软骨细胞坏死以及分化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混合液(含10 mg/L胰岛素、5.5 mg/L转铁蛋白、6.7 μg/L亚硒酸钠)对小鼠软骨前
目的探讨青海省海南州鼠疫菌病原学及耐药性、耐消毒剂菌株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南州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60 - 2009年分离自海南州的75株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因子[荚膜抗原(F1)、鼠疫杆菌素I(Pst I)、毒力抗原因子(VW)、色素沉着因子(Pgm)]鉴定、质粒分析、差异区段(DFR)分型及耐药、耐消毒剂基因检测;选取45株鼠疫菌进行小白鼠毒力测定,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