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占鳌头,高效教学抒情散文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抒情散文有文笔优美,富有抒情韵味的特点,要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抒情散文的独特魅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可以感受文章的内容;在研读中可以了解文章的形式,体会文章的意境;在品读中可以锤炼语言。这些方法都能提高学生阅读抒情散文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抒情散文;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抒情散文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然而,抒情散文的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学者王绳媛提出抒情散文具有写景的绘画美、抒情的真挚美和语言的艺术美这些特点,也正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若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抒情散文的真善美,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进行合理的文章解读,在注重整体性的基础上体会散文的意境,感受词句的精妙,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一、通读,引起意向,明释内容
  通读指的是对文章进行初步感知的阅读,在引导学生通读散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引起意向,明释内容。所谓引起意向指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对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为阅读进行铺垫,要让学生体会到散文的独特性。明释内容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不要盲目地进入阅读状态。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尝试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
  以《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为例子,教师在学生开始学习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秋天的图片,并且让学生回忆经典的展现秋天景物的词句,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又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继而用引起意向的话语促使学生感受文章:“不同的人对于秋天有不同的感想,那么作者的眼中又有怎样的秋天呢?尝试跟着郁达夫一起感受一下他心中的秋天吧。”这样便起到了引起意向的效果。此后则可以用明释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在阅读完毕后总结一下作者笔下的秋天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说说哪些段落最能展现秋天的特色。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文眼所在,“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这样便起到了整体阅读的效果。
  通读看似比较粗略,但是如果教师能将引起意向、明释内容和通读融合起来使用,便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时若能有一定的阅读兴趣,且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某些问题,则学生的阅读更具有整体性,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也给学生下一步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读,调适形式,感悟意境
  研读指的是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研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调适形式,指的是根据文章的形式用更合适的方式促使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正如学者叶圣陶所说的那样,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其自己去探索。感悟意境指的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的意境进行感悟,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的感悟进行适当点拨。
  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感受文章中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从朦胧美、和谐美和节奏美这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唯美的意境。如作者没有简单地写“满月”这个意象,因为这样就显得过于清晰,缺乏朦胧美,作者特别添加了“淡淡的云”,增添了朦胧的艺术效果。又如作者笔下的荷塘和月光形成光影和谐的美,作者发现荷塘中的月光其实并不均匀,但是这并未体现出不和谐,反而还显出一种变化中的和谐,这种和谐更具有动感。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作者通过拒绝外界环境干扰,找到内心超脱后在自己头脑中塑造出来的,就如同桃花源一般。此外,学生还通过文章重叠词的使用等感受到了文章的节奏美,通过一步步探究对文章的意境有了更多了解。
  在研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情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文章的意境来体现情感,研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和作者形成共鸣,这对学生的进一步解读有很大的帮助。研读是文章解读的过渡阶段,对于下一阶段的品读能起到启发作用。
  三、品读,关注结果,锤炼语言
  品读指的是细细品味,感受文章的语言,满足审美诉求的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结果,让学生将自己在品味文章过程中体会到的内容在迁移运用中用到写作训练中去。锤炼语言则是指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之妙,并提高自己的语言掌控能力,在实践中加以運用。
  再以《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为例子,教师可以在学生鉴赏文章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进行遣词造句的练习,巩固学习结果。教师首先让学生感受文章洗练的语言风格,品味用词之妙。如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听得到青天下驯鸽飞声”这个句子的妙处,为何作者不说听见鸽子的叫声,又如“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阳光为何可以“数”,能否用其他动词代替。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关注文章的句式,了解作者如何将短句和整句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则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写一下自己对《故都的秋》遣词造句特点的分析,写出作者如何运用词句展现秋景;另一种方法则是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故乡的秋”的写作,在写作中同样也要注意斟酌词句,要写出故乡独特的秋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品读是一种能促使学生走入课文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到抒情散文文字之凝练,体会其表现手法之独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揣摩运用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深处的人文关怀。
  抒情散文以情为主,若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教师要促使学生更好地通读、研读、品读,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感受文字的魅力。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想象力之必要性,然后从课型研究的一般范式出发,分别介绍了想象力训练课型的育人价值,序列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展开逻辑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力训练;课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是构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意义,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与想象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与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同仁应当想方设法地优化教学方法,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语文天赋,从而不断提升学业水平。  【关键词】多元情境;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创设适合小学生实际并且同时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已经成为我们小学教师共同探讨的焦点。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
【摘要】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基础且必修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来面对毕业之后的社会发展需求。在中职院校要重视语文教学,根据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运用多种教学新策略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不管是在教育改革,
【摘要】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个人汇报展示的时间、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独立学习,有效地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以学为主;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汇报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根据课程教材和学生的学情,统筹安排,凸显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回归渐进式的简约化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简约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是一个与现代汉语在词义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的语文体系
【摘要】一年级识字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将其看作一道美食,则要引导学生进行“细嚼慢咽”式识字,“细嚼”体现在初识生字上导入生字的方式和方法上,“慢咽”体现在巩固生字和复习结构上,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为使得孩子们更好地识记住生字而努力。  【关键词】识字;细嚼;慢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年级置于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的一个特殊点,作为衔接幼小的桥梁,看似简简单单,实
【摘要】课堂教学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苏式课堂”应该是“尚智”“精简”和“致远”的。有必要聚焦 “苏式课堂”,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精简”语文课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苏式课堂;“精简”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苏式课堂”,苏州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
【摘要】在小说阅读的教学中,阅读能力的获得,就不仅仅靠阅读训练,还要靠比较、类推等思维活动,通过反思获得体悟,从而获得真正的体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说;阅读比较;类推;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钟启泉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同职业上的实力与人生的成功直接相关的,涵盖了社会技能与动机、人格特征在内的统整的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在于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所
【摘要】小学的语文课属于主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作文是学生小学语文学习中较难攻克的一个方面,也是老师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策略,选取时下较为热门的互动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文章分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存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境教学策略这两个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