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藏音乐表演专业与川西民俗音乐传承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羌音乐是藏族羌族人民的智慧结晶。藏羌音乐表演专业对川西民俗音乐的传承是让川西民俗音乐得到传承的有效措施。本篇文章主要从川西民俗音乐的种类入手,对川西民俗音乐的特征、羌藏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研究现状、羌藏音乐专业学习川西民俗音乐的方法和必要性和藏羌音乐表演专业传承川西民俗音乐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羌藏音乐表演专业;川西民族音乐;传承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发展给羌藏音乐表演艺术的形式提出了严格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藏羌音乐表演艺术要通过更高、更新的要求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由于目前国内流行演唱专业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演唱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这就使得演唱教学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发挥。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羌藏音乐表演专业在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综合演唱能力和艺术素质的问题进行关注,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藏羌音乐表演专业与川西民俗音乐传承问题进行探究。
  一、川西民俗音乐种类
  川西民俗音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川西民俗音乐文化主要有川剧、轻音、金钱板、皮影戏、木偶剧、谐剧、闹年锣鼓和变脸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1]。以川剧艺术为例。在川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川剧艺术成功地让以高腔为主体的昆区、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五种声腔实现了有机结合。它通过对古南戏和古弋阳腔的演唱方式进行保留的方式,对传统戏曲中的“曲牌联套”和“集曲”手法进行了运用,这就使得川剧在五种声腔艺术中成为了发展最为完善的戏剧品种。除此以外,羌族、藏族两个民族的民族传统音乐也是川西民俗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川西民俗音乐特征研究
  民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产生活习俗、又以经济习俗、礼仪制度习俗及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一种体现。在川西民俗音乐发展过程中,形象性、客观性和审美性成为了川西民俗音乐的主要特性[2]。我们以羌族音乐舞蹈为例,对川西民俗音乐的特征进行研究,作为川西民俗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羌族的舞蹈艺术自然与羌族民间特有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的。历史上川康地区的艰苦环境让羌族人民在长时期的生活与斗争过程中形成了豪放、热情、勇敢的特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羌族很多民间舞蹈的形成可以说是与原始的农牧业生产和狩猎活动有着一定关联的。例如,在羌族锅庄舞中,很多舞蹈动作都是羌族人民劳动场景的体现,这就说明羌族舞蹈具有一定的形象性。此外,由于羌族有在节日期间跳舞助兴的习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所表演的舞蹈往往具有旋律朴实优美、内容丰富、节奏适度的特点,这就让羌族两族的舞蹈表演有了一种典雅、朴素、豪放之感,同时也表明川西民俗音乐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这样,对于藏羌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本民族的音乐是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传承的一种表现,对川剧等民俗音乐的学习也是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传承的表现,因此,对于羌藏表演专业而言,羌藏表演的专业学习与川西民俗音乐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三、羌藏音乐表演开展学习川西民俗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藏羌音乐表演专业在对本民族的音乐形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音乐形式进行广泛涉猎,可以让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藏羌音乐表演过程中对川西民俗音乐教学进行传承,不仅可以对本民族的音乐形式进行拓展,还可以让本民族的音乐在与川西民俗音乐的融合中得到一定创新。除此以外,藏羌音乐表演对川西民俗音乐的传承也是开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例如川西民俗音乐中的川剧艺术包含了戏曲艺术中的大多数基本知识,这样,对川西民俗艺术的传承就成为了帮助学生普及戏曲艺术基本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方式。第二,川西民俗音乐中包含了以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为核心的孝道、礼仪、责任等文化内容,这样,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传承,可以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第三,对川西民俗音乐的传承,可以让学生的大学生活得到进一步的丰富,通过对民俗音乐进行学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羌藏音乐表演专业开展川西民俗音乐教学的措施
  (一)川西民俗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
  理论学习是学习川西民俗音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以川西民俗音乐中的川剧教学为例,对川西民俗音乐的学习问题进行探究。在理论学习方面,一些学校将川剧课程分成了“川剧知识与欣赏基础”和“川剧表演基础”两部分[4]。在课程的课程设置方面,这门课程的每一个部分都采用了32-36学时的教学方式。在课程目标的设置方面,学校设置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第一,通过川剧理论的教学,让学生对川剧的发展历史、川剧的经典曲目、川剧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和川剧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解。第二,通过川剧理论教学,学生要对川剧的表演手段、川剧的唱段进行熟练运用。通过对这一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要想完成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内容,就需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川剧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在藏羌音乐表演专业的川西民俗音乐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
  (二)川西民俗音乐教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把传统民俗优秀作品学习纳入教学环节,是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有效传承的重要措施。一些学校在开展川西民俗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川西民俗音乐文化与其他音乐文化进行综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对川西民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除了参与课堂学习的方式以外,学校在开展川西民俗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和一些专业的表演团体联系,通过让学生到川西民俗音乐表现现场实地观看表演的方式来让学生增强对川西民俗音乐的了解。我们以绵阳地区的高等院校川剧教学工作为例,当地在开展川剧教学的过程中就采取了让学生在表演现场观看川西民俗音乐表演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实地观看“川剧进高校”这一巡回演出活动,学生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被演员的精彩表演所吸引。这就对学生学习川西民俗音乐的积极性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羌藏表演专业开展川西民俗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较为喜欢的川剧变脸艺术入手,开展以川剧教学为代表的川西民俗音乐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川西民俗音乐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川西民俗音乐的方法
  在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听、记、赏、析、演等环节入手,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学习。其中,“听”这一环节指的是学生要在课堂上认真听从教师的讲解,由于川西民俗音乐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系统性高的特点,学生只有每节课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才能对川西民俗音乐有一种较为系统的认识;“记”这一环节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要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在学习民俗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记录课堂笔记这一传统学习方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通过记笔记的过程,学生可以对川西民俗音乐的一些相关材料进行积累,进而通过对川西民俗音樂产生新的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对民俗音乐的理解进行深化。“赏”这一环节指的是学生在利用课上时间欣赏教师教学过程中展示的川西民俗音乐表演视频的方式[5]。通过欣赏川西民俗音乐相关视频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川西民俗音乐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析”指的是学生在欣赏川西民俗相关音乐视频过程中,要对视频中的表演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欣赏表演视频的过程中要对表演中的一些细节因素进行关注。以川西民俗音乐闹年锣鼓为例,在闹年锣鼓表演过程中,乐队的指挥要通过鼓点和动作的变化,来对乐曲的速度、力度等因素进行控制。在对闹年锣鼓表演艺术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就应该对闹年锣鼓演奏曲牌对应的手部动作进行关注。以闹年锣鼓中的《雕展翅》这一曲牌为例。鼓手在展示这一曲牌的过程中要采用手心向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的动作,即通过这一动作表现出大雕展翅飞翔的形象。这个就要求学生在欣赏相关视频的过程中,要对表演者的手部变化细节进行关注。演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进行表演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通过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表演,学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感受到川西民俗音乐表演艺人在表演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这就可以让学生对表演艺术家的劳动成果进行珍惜。
  五、结语
  川西民俗音乐是中华音乐文化的瑰宝。藏羌音乐表演专业对川西民俗音乐的传承是促进川西民俗音乐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藏族羌族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川西民俗音乐在藏羌音乐表演专业的传承,也是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有效方式。只有对川西民俗音乐进行有效传承,才能让川西民俗音乐中的艺术魅力得到有效传承,进而让学生的意志品质在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岳圣东.20世纪川剧音乐的发展与改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何虑,黄莉.试论四川阿坝州羌族锅庄音乐与舞蹈的文化特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8):177-178.
  [3]耿纪朋,任利嫔,龚珍旭.立足艺术院校推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研究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31-33.
  [4]肖珣.羌族的民间音乐[J].成都师专学报,1996(02):98-102.
  [5]郑毅峰,夺科.羌族民间舞蹈音乐分析[J].四川戏剧,2010(04):125-127.
其他文献
期刊
装饰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中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我国的传统装饰艺术更是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成就充分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装饰艺术在艺
“撩妹”一词的高频出现,丰富了自身的表达方式同时,持续以各种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撩妹”一词意义的解读,追溯“撩妹”的起源,通过与方言的对比揭示出“撩妹”
摘要:本文运用旋律分析法,从曲式结构、主题分析旋律音调三个方面来分析古琴曲《阳关三叠》,通过整体分析,验证《阳关三叠》中主部主题中包含的音调控制整首曲子。  关键词:曲式结构;主题分析;旋律音调;重复变化  一、与分析有关的创作背景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汉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
【摘要】作弊现象的存在是对考试公平公正的严峻挑战,近年来考试作弊呈现普遍化、主体多元化、手段现代化和团体职业化的特点,究其原因在于考生本人考试动机不纯、诚信教育缺失、社会负面因素影响、考试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几个方面,防范考试作弊必须注重诚信教育,强化考试全过程管理,加快考试立法。  【关键词】考试作弊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
01rn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rn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唐山市考察.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活动室,10多位截瘫伤员正围拢成一
期刊
说到革命,人们往往会想到政治上的革命,似乎“革命”这个词已经被赋予改革斗争的意味,而本文所提及的革命是思想或观念上的革命,是类似于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带到人间,而遭受鹰
期刊
【摘要】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和必要性,并通过具体实例阐明其使用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思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1    传统的多媒体语文教学,主要是侧重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实训练内容,提示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等。多以文字为主,有时穿插几幅图片,而且一般都是由教师本人制作。质量上难以
黄文弼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西北考古学家.2012年,黄先生后人将其生前所珍藏的文献无偿捐赠给新疆师范大学,这其中就包括了黄先生批注的《文心雕龙》涵芬楼本和黄叔琳《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