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何解?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shao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执政高层频频强调注重中国政治传统的古老智慧,学习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经验。执政精英定期或不定期学习经典,讨论经史的治国启示,其实是中国历史绵延不绝的惯例或制度。当今政治生态的回归传统,于现代中国意义尤其不凡。
  概因近代以来,由于政治及外交上屡受打击,国人对于传统历史和政治逐渐形成一番悲观、丑恶的观感与认知。“封建专制”、“压迫剥削”云云,大多生搬硬套西方舶来的概念和理论来理解自身。其实,无论中西,治乱兴衰的周期更替,都是政治社会的常态图景。中华文明在过往数千年间的积累,成就并不逊于他人。仅仅因为遇到新贵,就把自家过去贬得一无是处,这种激愤心态大多是浇现实中的块垒吧。
  这份不平,却渐孳生出一种历史和政治的妄见,要彻底推翻传统,而建设一个全新而完美的理想秩序。负资产全部清零,轻装上阵,趟出一条通往极乐世界的新路来。说是妄见,其激情在于蔑视传统,不能正视政治事业作为实践过程的累积性和延续性。而民族基因、民情风土、历史沿革,不是说要改造就能彻底重装的。无视这个基本前提,就只能不断折腾,劳而无功,甚或带来灾难。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延续、实现繁荣与扩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因承损益的道路审慎,把握到旧邦新命的政治更化之义。三代之礼相承损益,秦汉、隋唐、唐宋之制易代因革,深谙酒瓶新酒之艺,不取全盘革命之途。这其中自然养成了先民面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谦卑。
  因此,摘下现代国人审视故国历史的墨镜,清明而理智地把握传统实践脉络,是当下补课的题中之义。惟有如此,才能明了现实中国问题的来龙去脉、鉴往知来,也才能最充分地激活传统中的有益资源,来推进现实问题的解决。
  欲成此,首先需要基本认知的廓清与辨明。举例来说,执政高层列举传统政治智慧,首提“民惟邦本”。这四个字,什么意思?作为一个政治学的从业人员,坦率地讲,近年来考试诸生,很少有人能清晰阐发其中的意思。学者们是否已讲清?也不好说。
  对此有所了解的,一般将它概称为“民本”。并且,往往是在与“民主”比较时,拉过来陪练。比较一番,实则批判一番,指出民本充其量是君主专制政体下基于政策考量对民生的垂注和关切,距离现代民主甚为遥远。
  其实,考“民惟邦本”的文献出处,意思并非如此。有夏第二代君主太康不理朝政,遭到驱逐,其兄弟由此重申祖宗典训,批评失德之政,这就是《尚书》中的《五子之歌》。当时“黎民咸贰”,太康已经失去民众支持,这样才被有穷氏的后羿发动政变,导致失国。五子贵族在这里申明的夏禹祖训,也就是后世所谓“祖宗之法”,第一条就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并申述了唐尧确立的纪纲、大禹的典则与训诫。
  可以说,这是一份在政治危机时刻出现的夏代宪章,从统治集团成员的反省视角申明了有国者如何面对开国者、先王的政治训命,确立权力行使之大法,与现代西方念念不忘的英格兰大宪章颇为神肖。而宪章的第一条就强调“民惟邦本”的宪制意义,不敬民,不修政,是要亡国覆宗的。天下平常百姓,都可胜我,大禹的这份政治清醒,绝不仅仅是民生政策意义上的考量,而是关乎政权根本的存亡。太康失国的政治现实,就是这个宪制原理的活生生印证。
  这个宪制原理首先是在政治正当性意义上的规范立言。一个政权确立与否,在于是否正视“民惟邦本”这个关键事实。大禹之训云“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虽然《五子之歌》未必是夏政的精准反映,却不妨碍民本之道深深刻印在华夏先民的宪制信念之中。近代刘师培将其引作中国的古典“民约”之一,指出“上古之时,政悉操于民,故民为邦本之言载于夏训”“以民为国家之主体,以君为国家之客体”。换言之,天下不是某个人、某部分群体的私物,天下乃众人之天下。“天下为公”“民惟邦本”,是尧舜以来的中华道统精神之所在。
  当然,夏以来的“家天下”格局,已逊于尧舜时期的“公天下”,世袭取代了禅让。秦汉以后,君主力量上升,专制性有所强化。然而,在基本宪制原理上,仍然不能背离“民惟邦本”这个公道古训。除了王朝革命路径的民本体现,在常态治理之中仍然需要落实公共精神。毕竟,在传统政治理解中,君主乃代天理物,权可寄于出于天子,政却不能自用自专。其中的公共精神,不仅在正当性意义上,也在政体维度上有所体现。
其他文献
米兰达·可儿 冶艳迷人  近日,澳大利亚超模米兰达·可儿在悉尼为某品牌优雅走秀。T台上,米兰达换装6次,无论职业装、礼服裙还是性感镂空皮衣,均得到完美演绎。米兰达13岁时从《Dolly》杂志的封面女郎甄选赛中脱颖而出,开始模特生涯。芭芭拉·史翠珊 重返奥斯卡  按原计划,2月24日两届奥斯卡奖得主芭芭拉·史翠珊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献唱经典电影曲目。史翠珊上次登上奥斯卡舞台是1977年,当时她深
1月14日早上,雾霾笼罩下的古城保定能见度只有100余米,整座城市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灼烧喉咙的味道。  这天,王金甫犯了哮喘,不停咳嗽,说话的声音有些发颤。几天来,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雾霾天气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二氧化硫是诱发哮喘主因,但王金甫否认说,他的哮喘是因为遗传,每个冬天都难逃过。  或许出于职业敏感,作为河北省保定市环保局副局长,似乎不希望把自己和天气联系在一起。但在保定市人民
没有太多悬念,苏贞昌赢得了民进党主席的选举。  甫一上任,苏贞昌即去台北监狱探望陈水扁,并安抚挺扁民众。面对民进党内林立的派系,苏贞昌开始展现柔软的身段,包括与曾视若路人的前“行政院长”谢长廷也展开合作意向。党内人事布局,这几天就将有所眉目。在接连两次大选败北后,掌舵民进党的苏贞昌开始把握方向。  在蔡英文输掉年初的选举后,民进党内也曾产生检讨党内两岸政策的呼声,认为过于刻板与意识形态化的所谓“台
由铁道部长到阶下囚,刘志军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大人物”的辉煌与落幕。  在缺少监督的封闭系统里,养路工人出身的刘志军精心编织了他的权力之网,他将农民的勤奋带入工作,也用江湖气浸染了官场。  有人称他是高铁王国的“独裁者”,寡权独断;又有人称他讲江湖义气,为人圆滑;他在反腐倡廉会议上称干部要有法纪观念,自己却在项目招标中以权谋私。他一边大刀阔斧地推进高铁建设;一边又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  功与罪之
9月11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开始了上任后的第二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之行,并首次对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为期9天的中亚南亚四国之行,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 (“一带一路”)的构想正在变成现实。  一年多来,习近平的足迹遍及中亚、东南亚、东北亚、南亚地区13个国家。在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习近平还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10月14日,法国巴黎Paris le Bourget 展馆人声鼎沸,首届世界核能展在这里开幕。中国展区内,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展台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这是今年继莫斯科核工展、维也纳展会后,中国自主品牌“华龙一号”第三次“走出去”。  刚满二十周岁的中广核集团最近动作频频。除了携“华龙一号”参展之外,当地时间10月14日,中广核成为罗马尼亚核电项目的最终投资者,积极推进国家
不久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愤怒在微博上比任何情绪传播得更快,而愤怒信息大多数与中国的社会问题或中国与外国的外交问题有关。对于愤怒,从来就有两种看法,一种将愤怒视为一时的癫狂,令人迷乱和失去理性。例如,柏拉图认为,“人绝不应该对两种事情动怒,第一种是他自己有能力去做的,第二种是他无能为力的。”爱因斯坦说,“愤怒只存在于傻子的心里。”  另一种是在愤怒中看到某种合理的道德冲动,例如,亚里士
每天早晨8点,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上,会准时出现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花白的头发,微弯的身体,穿着深绿色的、背上印着“中国邮政”四个字的制服,费力地骑行在宽阔马路边,挂在腰上的钥匙“咣当”“咣当”地响。  他是北京市邮政公司西城区邮政分公司西外支局的开筒员米守成,今年55岁。从2005年进入西外邮政支局开始,已经做了十年开筒员。  他是全北京58名邮务开筒员之一。这个工作毫无技术含量,通常由投递员代开
一场春雨降临长三角平原,麦子已长到一巴掌高,从张小弟家窗户望出去,满目青翠。张小弟在农机库房里边抽烟边干活的时候,妻子王引芳坐在堂屋地上,全神贯注织十字绣。农闲时候,风调雨顺,除了保养一下拖拉机和收割机,张小弟没别的正经事做,198亩农田可以悉数交给老天。职业农民  张小弟夫妻是这片总面积198亩的家庭农场的承包人,也是唯一的劳动力。在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像他们一样的家庭有162户,承包土地的面积
一年前的9月,在首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访问中亚四国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时隔一年,习近平主席在结束此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之行以及对中亚南亚四国的访问后,这一战略构想已开始“落地”。  “一年来,‘一带一路’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9月19日,习近平主席结束了为时9天的出访行程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对媒体谈起习主席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