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江西行 一生江西情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15日,陈宇炜博士第三次来到江西省定南县水保局老宿舍旁的小平房,看望租住在这里的贫困学子蔡文超。5年前,由于母亲生病,父亲离家出走,孤苦无助的蔡文超被迫送往外公李华春家带养,时刻面临辍学的风险。而如今品学兼优的蔡文超初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定南中学。这样欣喜的结果,离不开这些年陈宇炜等一批來赣博士服务团成员的倾情帮扶。正是博士团的真心真情帮扶,为这些贫困学生撑起了一片澄净明亮的天空。
  离赣后开展捐资助学
  陈宇炜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博士,也是第12批来赣博士服务团的团长。2011年10月,由中组部、团中央选派全国11家不同单位的11人组成的第12批来赣博士服务团,开始挂职服务于江西省11个部门单位,时间为期一年。
  一年后,这11名博士尽管陆续离开江西返回各自工作岗位,但这些年来,他们始终心系江西,助力江西发展。2012年11月,博士团成员与定南的18名贫困学子开展结对帮扶,决定一直资助他们完成从小学至高中的学业。5年来,博士团坚持每年8月以小学1至3年级每人每年800元,4至6年级1000元,初中1200元,高中1500元的标准资助学生,累计捐资约10万元。
  1月20日至22日,带着博士服务团其他成员对这些贫困学子的嘱托和期许,陈宇炜再次南下来到定南,密集走访了这18名贫困学子,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家庭和学习近况。走访中,陈宇炜不仅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向学生们传授学习方法,而且为他们送上鼓励、提出期望,用真情助力他们成长。
  激励受助学生积极向上
  “陈宇学博士的话语,当年给了我巨大的学习动力,我要以这些博士叔叔阿姨们为榜样,努力学习,考取心中理想的大学。”今年就读于定南中学高一年级的龙丰跃说。5年前,正在读小学的龙丰跃还是个淘气的“熊孩子”,他喜欢玩游戏、看电视,不及时完成作业,甚至试图中途辍学外出务工。
  当年走访中了解到龙丰跃的情况后,与他结对帮扶的中央党校博士陈宇学5年来坚持汇款到当地教育局资助中心再转交到他手中,并悉心指导,耐心引导,为他加油打气。如今,龙丰跃已然“脱胎换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变得懂事,做事踏实,而且顺利考取定南中学,且成绩优异稳定。
  蔡文超和龙丰跃是来赣博士服务团第一期捐资助学取得不俗成绩的缩影。如今,受博士团资助的18名学子中目前已有5名学生顺利步入高中,有10人在初中就读,他们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乐观自信,许多学生还是优秀班干部,成了他们同学中的榜样和老师的好帮手。
  爱心温暖更多贫困学子
  “‘输血’不如‘造血’,扶贫要先扶智。”这是第三次来到定南走访贫困学子的陈宇炜博士一直强调的理念。他说,5年来,来赣博士服务团11名成员不仅坚持对这些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帮扶过程中从精神上给予孩子们以鼓励和支持。“我们很多人都来自农村,是靠着自己的奋斗走到今天,我们希望用自身的经历去激励和感染受助的学生,不惧一时之窘困,努力奋发、乐观向上、追寻梦想,改变自身命运。”
  陈宇炜说,下一步他们博士团将发动更多的博士参与这项公益助学活动,扩大资助范围,让博士服务团的爱心火苗温暖更多赣南贫困学生,为这片美丽的土地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江建,定南县扶贫和移民办。
  ■责任编辑:邵猷芬
其他文献
当漫山的果树还沉浸在花海绽放的愉悦中时,食用菌种植基地里的茶树菇已经乘着生长的“快车”,带着菇农夫妻向着致富出发……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镇枧桥村村民聂元根改造后的茶树菇大棚里,一朵朵饱含营养的小茶树菇从菌包中挤出,慢慢伸展开来,撑起了一把把“小伞”,一层层鲜丽的茶树菇长势喜人,几个菇农正忙着采摘,熟练地将茶树菇轻轻放到筐内。  采摘分类、烘干、装袋……当看着一包包干菇被打包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出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議。  会议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最难实现的就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期刊
时隔90年,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井冈山战胜贫困,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宽广大道;相隔半世纪,焦裕禄为之奉献全部身心的河南兰考,如今终于摘下了贫困帽。放眼全国,脱贫攻坚正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应该保持怎样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最终战胜贫困、如期实现目标?  位于江西省东部的抚州市,地处3个国家战略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原中央苏区)
期刊
家住廣昌县甘竹镇罗家村阳陂组的贫困户罗龙华今年总算是喜上眉梢、笑逐颜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的野兔养殖场给那些活蹦乱跳的兔子喂食。去年,通过发展杂交野兔养殖,罗龙华的家庭年收入达到3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并且还带动了周边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参与到野兔养殖中来顺利实现脱贫。那么,罗龙华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开展成规模的野兔养殖并且顺利的实现脱贫呢?  据了解,现年42岁的罗龙华只有初中文化,妻子何红英
期刊
[提 要]侗戏是中国传统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现今的戏剧类书籍装帧形式还是单纯以传统书籍形式居多,缺少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尝试挖掘中国传统戏剧大概念下,基于传统书籍的表现形式和规律,研究书籍封面、背景图案、内容版面和展示效果设计,发现并创造书籍之美,展现出另一种新形态书籍装帧形式,使读者有一种新的阅读翻阅空间和心灵感动。   [关键词]侗戏;书籍设计;概念性   一、关于侗戏   侗戏,我国民
期刊
[提 要]根据理工类独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实施历史人物专题参与式教学模式,总结历史人物专题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从而改变教师“独白式”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专题;参与式教学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
期刊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临近年关,在头陂镇羡地村一排排白色的蔬菜大棚内,一垅垅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忙着收菜,大家要趁着节前行情紧俏的时候,把自家大棚里的无公害蔬菜赶紧收获了,然后将菜装车,送到县城的超市或农贸市场。他们繁忙中透着喜悦,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羡地村位于广昌县头陂镇东南部,距离集镇5公里,全村有农户386户1795人,有耕地面积2222亩,是“十二五”国家贫困村,也是 “十三五
期刊
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坐落于大沩山东南、铜鼓县西南,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距离县城14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6.44平方公里,人口6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8户68人。周围大山环抱,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的小山村。长期以来,虽然坐拥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水资源,但因山村闭塞、信息不畅、产业发展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除了一些土特产外,基本依赖于外出务工,脱贫致富
期刊
“今天,省厅领导组织省舞蹈家协会红舞团来到大港镇,举办了一场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演出活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文化大餐。大港这片红色土地浸染着当年新四军烈士的鲜血,以红色基因注入脱贫攻坚,可以丰富‘扶贫+’载体。”这是江西省审计厅派驻都昌县大港镇繁荣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刘国晨,在2016年3月21日这天所记的一则扶贫日记。自2015年9月开始担任驻繁荣村“第一书记”以来,刘国晨的扶贫日记已记录了
期刊
江西是革命老区,2015年底全省仍有200万贫困群众。让贫困群众脱贫是我们摆在首位的责任和担当,必须以更务实的作风、更扎实的举措,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  ——刘 奇  书堂,一个位于湘赣边陲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的小山村,一个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过的小山村。在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里,这个小山村为中国革命牺牲了53名优秀儿女,可谓家家有英烈。  曾几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