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音乐不仅能给人们心旷神怡、身心愉悦的心情,还能对人类的道德与智慧文明起到熏陶的作用。因此,在生活中掌握对音乐的欣赏本领,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音乐要素为出发点,并对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欣赏进行分析,以提高人们对音乐欣赏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理论;音乐要素;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G712
  音乐也是一种艺术交流形式,与语言不同,音乐具有社会特征。另外,音乐还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沟通的桥梁。音乐理论包括音乐要素、音乐史等内容,本文主要从音乐要素出发,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
  1、音乐要素的概述
  音乐要素是构成音乐的基础,主要包括音乐中的旋律、音色、节奏及音准等方面,而不同旋律、音色、节奏构成的音乐所带给人们的听觉刺激也是完全不同的,如音色甜美、旋律舒缓及节奏轻快的音乐会带给人们一种身心舒畅的感觉;而音色深沉、旋律紧凑及节奏动感的音乐会带给人们一种精神紧张的感觉。同时,音乐要素还是人们对音乐风格进行区分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要素,我们能从美国的乡村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清扬悠远的感觉。因此,要想从音乐中体会出旋律的美感,必须先了解音乐中的各种要素,以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
  2、音乐理论中的具体音乐要素
  2.1音乐节奏
  作为音乐构成的基础要素,音乐节奏对音乐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世界上所有物体具有其自身的节奏,而音乐也一样,其运动的节拍、律动都离不开音乐节奏。音乐节奏最主要的表现为音与音之间具有不相同的长短关系。作为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拍能通过不停的变换,使人们感受到音乐节奏带来的刺激。当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极易感受到音乐中的强拍与弱拍之间的交替变换,而这就是音乐节拍,通过将不同的节拍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就能产生节奏。节奏主要是由节拍、节奏型及时值等要素组成,在把握音乐节奏的过程中,要清楚地分出音乐的节拍与时值。如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其节拍就是四分之二拍,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振奋人心、铿锵有力的感觉。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基础,是音乐形成的主要构架。简单有力的节奏对人的意识具有唤醒的作用,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如在嘈杂发热会场中,当主持人需要上台讲话史,首先会拍拍手掌,通过掌声节奏,能迅速将整个会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音乐的节奏能有效带动人们律动,如《西班牙斗牛圆舞曲》的节奏动感鲜明,使人在听完音乐后会不自觉地随节奏跳动起来,并想象自己立身于斗牛场,随着节奏变化,而进行躲闪,置身于情景之中,使人融合到音乐的情景中。
  2.2音乐旋律
  作为音乐构成的又一主要要素,旋律是表达音乐的主要方式。音乐的旋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声音的高低、音色的特性及音强的高低。高音是音乐旋律表达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旋律不断地听取与试唱,以找出声音的音准,从而正确区分声音中的高中低音,并通过思考对旋律进行理解。同时还可以进行级进与跳进,以更加理解音乐中的旋律。另外,人们要想获得更加良好的音乐享受,就必须加强对音乐旋律的认识与理解,以了解旋律在音乐中作用。因此,在读阅乐谱的过程中,都要提高对乐谱中音高及符号之间关联性的认识。
  2.3音准
  在音乐欣赏中,对音准的正确把握,能体会到音乐所要表达的事物。就算有人对音乐的视听具有很高的天赋,也必须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真正把握音准。而对音准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应从最基本的音节体会开始。由于音阶是构成音乐的基础,因此能有效掌握基本音阶的音准后,就能慢慢提高自身的音准水平。
  2.4音感
  音感是相对于音乐欣赏者而言的,好的音乐能带给人一种美感,而人在拥有良好的音感后就能对音乐进行更好的欣赏。音感可分为相对音高与绝对音感,相对音感是指获得事先规定的音节,用来体会与学习对音乐的感觉;而绝对音感是指不用进行事先规定,就能获得的美好音乐享受,以获得良好的音乐享受感觉。相对于相对音感,绝对音感能让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使让对音乐产生共鸣,激发人的内心感受,提高人的精神享受。
  3、将音乐要素融合到音乐欣赏中
  3.1音乐要素融入到音乐场景变化中
  音乐场景变化是音乐欣赏的重点要素,也是音乐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不能只考虑到所听到的旋律变化与乐器变化,还要将音乐要素融合到音乐场景中。如在《泰坦尼克号》的背景音乐欣赏中,既有欢快的乐曲,也有悲惋的乐曲伴奏,主要是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音乐的变化来展示场景的变化,是将音乐要素融入到音乐场景中的最好体现。
  3.2将音乐要素融入到音乐情绪中
  美好的音乐能打动人的心灵,并通过震撼人的内心深处,以获得音乐情绪。因此,在音乐表达上必须对音乐要素的音色、音调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演绎,使音乐情绪变化带动音乐欣赏者的情绪变化,以达到打动人心的作用。
  3.3将音乐要素融入到音乐欣赏载体中
  如在《解放军进行曲》中,其音乐要素表达为节奏鲜明,音色浓厚,突出了进行曲的体裁形式。有如在《小小少年》中,其音乐要素表达的节奏具有欢快性,且音色尖细,突出了儿童歌曲的体裁形式。通过对两首歌曲进行比较发现,音乐的体裁形式不同,所体现出来的音乐要是也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音乐的体裁,以对音乐要素与音乐情感进行掌握,从而提高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必须将各种音乐要素融入到音乐欣赏中,并结合音乐体裁,以掌握音乐情感,使人获得更好的视听效果,从而提高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以获得音乐带给人们的最佳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媛.浅谈如何欣赏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12(2):65-66.
  [2]李媛.探讨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6(5):165-166.
  [3]楚青梓.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渗透分析[J].科学教育,2011,11(2):84-85.
其他文献
目的:桩核冠修复是临床牙冠大部分缺损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口腔材料学的发展,纤维桩因其生物相容性好、美观效果佳、机械性能良好,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似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
摘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下提出的更多要求,高职的音乐教育和声乐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革新,转变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成为当下高职音乐教育和声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模式转变的必然措施。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与声乐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较其他专业而言,就高职音乐教育以及声乐教学相关专业的
顶-底极性是上皮细胞的一项主要特征,参与细胞形态、迁移、功能维持等多个生物学事件。上皮细胞顶-底极性复合物包括PAR复合物、SCRIB复合物和CRB复合物。丧失极性是细胞癌化
摘要:进行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欣赏教学方式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在欣赏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使得欣赏教学模式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音乐教师需要严格关注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审美能力的掌握程度。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从而将音乐所蕴含的魅力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
目的本课题旨在制备有助于口腔牙周骨组织再生的可载药海藻酸钙凝胶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检测材料物理性能,同时检测体内和体外生物学性能,最后研究复合材料的抗菌能力。为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