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渗透音标教学,通过游戏,激发兴趣,让学生掌握纯正的语音;鼓励学生自我探究,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
语音、词汇、语法是学英语的三大要素,音标的学习又是语音学习中的重点。学好了音标,那么学单词、拼读单词和记单词就容易多了。但是现在小学高年级就已经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跟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背,就这样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学生对这种无休止的死记硬背极其讨厌,从而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不会运用拼读规律学习单词
英语单词的拼读和书写是有规律可循的,小学生因为不知道音标,没有相应的语音认知基础,在教师范读单词发音的时候,有些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而又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标记时,只得借用汉字或拼音来注音。
2.形成单词识记障碍
不懂发音规则,记忆单词就慢,遗忘率高。完成单词练习时,学生常凭机械记忆回忆单词,而很少是联系单词发音,利用读音规则来完成。例如“birthday”这个单词,如果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来记忆便很容易记牢,如光是死记硬背就很难完全记牢了。
3.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阻碍了他们语言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
不懂音标,预习与课外学习难度就会很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对将要学到的新内容都很有兴趣了解。有些学生想看看英语故事、英语动画等,扩充课外知识,扩大词汇量。但是由于学生未掌握音标,无法通过词典掌握读音、意思,给新课预习带来了困难,限制了他们的知识面。一部分学生就养成了“等着老师来教”的依赖心理。但反之,学生就会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兴奋异常,他们会主动尝试所有的拼读机会,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去读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4.导致学生辨音能力很差
在练习或考试中,判断两个单词划线部分字母发音是否相同,或从四个单词里选出一个划线部分字母发音不同于其他三个单词的词,这类型的题是失分最多的。有些看上去很简单的辨音题目,由于学生没学音标,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辨。如果学生稍有点音标知识就能做出这类型的题目了。
二、学习的策略
1.教学形式多样性、趣味性,摆脱枯燥
都说国际音标难教、枯燥。是的,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确实比较乏味。因此老师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增强语音知识的趣味性和可学性,使知识“活”起来,在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鼓励学生查词典,拓展知识
学生学会了查词典,如虎添翼,学起来就更加“自由”了。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看英语动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自己查词典。他们可以从词典上发现一个单词的多种意思,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扩充他们的词汇量,使他们学的音标有用武之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成绩的提高。这些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预习和自学的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强化拼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认识音标,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从语言学习过程中习得规律并培养他们运用音标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音标过关后,学生增强了自学能力,就能自己拼读出生词,这样记住的单词可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成功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原动力,比老师领读10遍效果还要好,学生上课前很好地预习了新知识,在上课时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高,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促进英语教学良性循环的好措施。
三、持之以恒,抓运用
教完48个音标及拼读方法,并不意味着完成了语音教学任务。许多学生往往在开头学得很好,以后就只重视句型和对话,忽视了音标的巩固,甚至有语音退步现象。音标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每节课都渗透音标的知识、运用音标。教师要在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音标作音、形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使用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
一、存在的问题
语音、词汇、语法是学英语的三大要素,音标的学习又是语音学习中的重点。学好了音标,那么学单词、拼读单词和记单词就容易多了。但是现在小学高年级就已经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跟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背,就这样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学生对这种无休止的死记硬背极其讨厌,从而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不会运用拼读规律学习单词
英语单词的拼读和书写是有规律可循的,小学生因为不知道音标,没有相应的语音认知基础,在教师范读单词发音的时候,有些学生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而又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标记时,只得借用汉字或拼音来注音。
2.形成单词识记障碍
不懂发音规则,记忆单词就慢,遗忘率高。完成单词练习时,学生常凭机械记忆回忆单词,而很少是联系单词发音,利用读音规则来完成。例如“birthday”这个单词,如果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来记忆便很容易记牢,如光是死记硬背就很难完全记牢了。
3.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阻碍了他们语言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
不懂音标,预习与课外学习难度就会很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对将要学到的新内容都很有兴趣了解。有些学生想看看英语故事、英语动画等,扩充课外知识,扩大词汇量。但是由于学生未掌握音标,无法通过词典掌握读音、意思,给新课预习带来了困难,限制了他们的知识面。一部分学生就养成了“等着老师来教”的依赖心理。但反之,学生就会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兴奋异常,他们会主动尝试所有的拼读机会,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去读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4.导致学生辨音能力很差
在练习或考试中,判断两个单词划线部分字母发音是否相同,或从四个单词里选出一个划线部分字母发音不同于其他三个单词的词,这类型的题是失分最多的。有些看上去很简单的辨音题目,由于学生没学音标,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辨。如果学生稍有点音标知识就能做出这类型的题目了。
二、学习的策略
1.教学形式多样性、趣味性,摆脱枯燥
都说国际音标难教、枯燥。是的,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确实比较乏味。因此老师在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增强语音知识的趣味性和可学性,使知识“活”起来,在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鼓励学生查词典,拓展知识
学生学会了查词典,如虎添翼,学起来就更加“自由”了。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看英语动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自己查词典。他们可以从词典上发现一个单词的多种意思,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可以扩充他们的词汇量,使他们学的音标有用武之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成绩的提高。这些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预习和自学的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强化拼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认识音标,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从语言学习过程中习得规律并培养他们运用音标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音标过关后,学生增强了自学能力,就能自己拼读出生词,这样记住的单词可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成功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原动力,比老师领读10遍效果还要好,学生上课前很好地预习了新知识,在上课时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高,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促进英语教学良性循环的好措施。
三、持之以恒,抓运用
教完48个音标及拼读方法,并不意味着完成了语音教学任务。许多学生往往在开头学得很好,以后就只重视句型和对话,忽视了音标的巩固,甚至有语音退步现象。音标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每节课都渗透音标的知识、运用音标。教师要在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音标作音、形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使用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